【翻譯文】清水寺-已有千年歷史的清水寺,為了400年後所做的準備
久沒更新,最近團少,想來挑戰一下翻譯,把平常在看的、與日本有關的文章,翻譯成日文。目的有三:1)加深自己的印象,以便以後帶團時可以使用;2)練習日文;3)可與不懂日文但想去日本玩的人分享,希望可以提供一些不同於一般旅遊書籍的、更深度的內容,讓自由行也能玩得更有感覺。
第一篇就以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清水寺做為開頭,希望之後能再有更豐富的內容。文章的最後會有資料來源的網站連結,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自行連結參考更多的有趣文章。
清水寺是京都代表性的觀光景點,自從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之後,吸引世界各地各個年齡層的觀光客來訪。免費電子郵件「有趣的京都案內」有別於一般的觀點,改由「建築樣式」的角度來探討清水寺的魅力與先人過人的智慧結晶。
清水寺~預知遙遠的未來~
大多數日本人一定至少有來過一次的清水寺,要稱他為日本最有名的觀光名所之一也不為過吧。免費電子郵件之前也曾介紹過清水寺的魅力,詳細可參考「清水寺(音羽山清水寺)世界文化遺産 京都観光ランキング1位(日文網頁:http://gakuhanabusa1.seesaa.net/article/429985487.html)」。
這一次,則是要為大家介紹藏在清水寺建築樣式中的先人智慧與來龍去脈。
從清水舞台往下望,便可看見山谷裡的「錦雲溪」。而從錦雲溪往上仰望清水舞台時,便可看見許多謹然有序排列的櫸木支撐著舞台。這些由櫸木所建造的柱子數量,以遠超過必要的數量密集排列著,因而讓人有種舞台非常堅固的安心感。
清水寺是京都重多觀光景點中的不動第一名,可看之處非常多。然而,這些由人為建造而成,支撐著舞台的柱子與其建築樣式反而不是這麼有魅力的觀光重點。如果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清水舞台,便可從前人的智慧與過人的技術中,感受到前人對後代子孫著想的深厚感情。
清水舞台的面積相當於100帖的塌塌米大小,由檜木所鋪成;而舞台的則是由高度約13公尺共18根櫸木所支撐著。同時,彷彿鑲在險峻懸崖斜面上的柱子,被許多稱為「枋」 (日文:「貫(ぬき)」)的檜木材水平連接著。
這種傳統工法被稱為是「懸造(懸造り)」。由格子狀的木頭互相支撐以分散衝擊力道,造出高度持久的特殊建築樣式。至今幾百年來就算有無數的參拜者到訪,也從來沒有崩塌過。甚至,在這其中即使遭遇幾次的地震,也沒有因此而龜裂與搖晃到需要補修的程度。柱與枋的接合部份以稱為「連接軸」(日文:「繼手」)的手法組合起來,並在細微的隙縫中嵌入楔子,用這種方式,便可在完全部使用任何一根釘子的情況下,加強結構的強度。清水舞台舊是這樣由先人深思熟慮的技術結晶所支撐著。
木頭的弱點就是火與水。清水寺興建以來的1000多年中,也經歷過不少次的火災與重建,現在的建物是1633年由德川家光所重建的。
但是,對水的侵蝕則是必須建立起如銅牆鐵壁般的防備才行。因此前人們一直努力於避免支撐舞台的木材表面受到雨淋,從地面往上仰望便可看到舞台的懸造構造在防雨水上的技術結晶。
首先,從舞台本身開始,便可看到不讓雨水堆積在舞台上的排水設計。為了讓舞台上的雨水自然而然往懸崖的方向流下,整體設計是朝著屋簷的方向傾斜的。
有些來過清水舞台的人應該也有注意到舞台地面的微幅傾斜吧。舞台本身的功能,其實就是支撐舞台的堅固櫸木柱的屋頂。
在柱子與枋的結合處,有著許多小小的楔子縝密地鑲嵌在上面。這樣的設計,可以達到水平方向插入的的木頭先端,就算被與淋濕也不會腐蝕的目的。因為橫的枋主要目的是要用來加強支撐屋頂的骨架強度,如果被腐蝕了就失去他的用途了。因此,在每次修建的時候也非常重要,看起來只是簡單地抽換小小的楔子,卻是讓舞台可以不用經歷大整修的重要關鍵。
這1000年以來,在歷屆職人的細心堅持下,才能讓世界遺產清水寺得以支撐這麼久。看著這一個一個只能靠手工作業替換的楔子,便可感受到職人們對清水寺的守護之情。
因為些微的腐蝕或蟲害而受損的柱子,木工們會將其受損的部分切除後,再以新木材鑲嵌的方式來加以修復。清水舞台便是在前輩們代代流傳下來的技術與智慧守護下,保存至今。
但是,雖是這樣說,櫸木柱子的壽命還是有限的。支撐現在舞台的櫸木柱子是用樹齡400年的木頭所做成的。櫸木材的使用年限大約是樹齡的兩倍左右。換句話說,支撐現在舞台的櫸木柱子使用年限約為800年左右。上一次重建是400年前,所以400年後必須進行下一次的重建才行。
為了400年後的清水寺而植樹
因為無法保證400年後能找到樹齡400年的櫸木,所以為了400年後的重建,現在清水寺便開始著手買山林的土地,並種植櫸木的苗木。這樣可以將這麼久以後的事情,視為跟每天日常生活一般,應該每天執行的思考模式,也是京都另人佩服的地方。
別以為古都・京都就只是會守著古老的東西而已。如何努力使從自古至今珍惜的東西,能夠在未來也能永遠保存下去,是無論哪個世代的京都人都在做的事。同時,生活在現代的京都人也為了遙遠的未來做了許多的準備,並非執著於過去的事物,而是為了想將其超過本身價值的美好事物傳給後世而努力不懈。隨時走在時代的先端並維持對新事物的發信力,同時,具備維持事物不斷向前、歷久不衰的促進力,我想這正是過去曾做為日本首都的、「京都」的實力。
清水寺在2000年的時候適逢每33年一次的御本尊開帳。當時所想到的想要流傳給後世的東西,就是種植櫸木的苗木。當時種植的苗木約6000棵左右,其中,在400年後可成功長大並做為櫸木材的大概只有10%左右。現在,這些苗木樹齡還只是20年左右的小樹,在京都府北部的山區裡被細心地呵護著。
不僅是在日本,在世界上也非常著名的清水寺。舞台的背後有著無數人的努力與行動,才足以支撐著清水寺千年不墜,這些力量在往後也將持續下去。在知道過去職人的精密工作與技術結晶之後,相信下次去清水舞台時所看到的風景應該也會有所不同吧。
原文資料來源:翻譯自免費電子郵件「有趣的京都案內」文章,http://www.mag2.com/p/news/144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