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00:00:00阿文

◎鍾馨華_005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鍾馨華_005
▼給馨華—005-1 2005.07.05.一 23:58:30
    —005-2 2005.07.06.三 09:50:37
△給阿文‥005  2005.07.06.三 21:25:39
 

▼給馨華—005-1

馨華‥
  今天中午,下山去辦些事,看到信箱中,有妳的來信,不覺笑了起來——
阿文已有兩年,或許更久的時間,沒有收到‥「裝在信封裡的信」啦!
甚至‥連「賀年卡」,都沒收到呢!
  還真是「懷念」‥那種期待在信箱裡,發現朋友來信的感覺呢!
  阿文家在山上,信箱設在山腰的阿叔家,郵差只把信,送到那裡;有時候,下午三點多,還會特地,散步下山去看看,有沒有信呢!
(如今,信箱裡,除了電費、電信費的帳單之外,就全是「廣告」信件啦!)
 
  真沒想到‥馨華還是阿文的「學妹」呢!
  阿文是「舊莊國小」,第十八屆畢業的。
  不知‥妳是民國幾年,離開南港的?
  「胡適公園」,當然是還在的呀!
  噴水池,則已整修過了;連一些涼亭,也陸續在‥汰舊換新之中。
  「中央研究院」,興建了許多大樓——綠地,越來越少啦!
  而附近的「凌雲五村」,則已興建成國宅——這是最大的改變。
  南港,對妳而言,也算是個「故鄉」吧?
  不知說這些,會不會勾起‥妳的一些「鄉愁」呢?
  或許‥住「公寓」的人,比較不會,有什麼「故鄉」的感覺吧?
  因為‥阿文總是覺得‥那些住在公寓裡的人,沒有「頭頂青天、腳踏實地」的感覺(頭頂被人踩,腳下踩別人),他們的心,總是「飄浮」的——
只要有了錢,就會去買更大的房子;只要更有錢,就會去買別墅。
  前幾年,流傳著‥阿文的家鄉‥「湖仔內」(四分子坑),會被徵收去當「垃圾掩埋場」。
  有人說‥「這樣也好!至少也可以,買間國宅來住……」
  阿文道‥「要真的是那樣,那我寧可到山頂上,去蓋間草茨住,也不願‥搬到街仔去……」
  最近,阿文的叔公,要回來整修祖墳,說是要將墳前的一片菜園,全打上水泥……
  阿文聽了,還真是難過呢!準備拿著噴漆,去噴上一首詩偈‥
「欲得有柴燒,但留青山在。黃金雖為寶,田土更是珍。」
  別人想要有一片地,來種種菜、種種水果,都很難得,竟也有人,想要「謀殺土地」…… 都市裡的「水泥叢林」,難道‥還不夠嗎?
  阿文的叔公,都市住久啦!難道忘了‥他也曾經吃過,那片土地上,所長出來的米、長出的菜嗎?
(阿文小時候,家裡也曾種過水稻的。
 叔公,也是在山上出生的。
 以前,他還想把那片山林,給人家當「墓仔埔」呢!
 他已經是‥夠有錢的啦! 卻還是……)

 
  呵呵!看看阿文,扯到哪去啦?
  好吧!今天,就要過去了!
  晚安囉!
                  阿文
                    2005.07.05.一 23:58:30
 

▼給馨華—005-2

馨華‥
  人生有一苦,曰‥「生離死別」也!
  學校教育,教學生‥國文、英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健教、公民、法律、美術、體育、工藝、音樂…… 教學生職業技能、如何賺錢,卻從沒教人,如何處理感情、愛情……如何面對死亡。
  於是‥讀了十二年書的大學畢業生,在愛情的汪洋中,也會因觸礁,因不知所措,而嘗盡憂悲惱苦、愁煩啼哭,乃至‥淹死溺斃。
  於是‥就算是堂堂博士、教授,面對死亡陰影,依然不知所措,而憂悲惱苦、愁煩啼哭、罣礙恐怖……
  「宗教」,則是會教導人們,去面對死亡;也帶給了人們,一些「希望」‥
信主行善者,死了,可以上天堂;唸佛行善者,死了,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只是‥這真能沖淡、釋懷‥人們對於死亡的‥憂悲與恐怖嗎?
  如果‥親友死了,真的上天堂、往生極樂世界去了,為何自己,還會淚流心傷呢?
 
  阿文蠻喜歡‥《萍聚》這首歌——

   ◎萍聚

              ⊕詞:嚕啦啦 曲:嚕啦啦 唱:李翊君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的,彼此約束,更不須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生離」如此,「死別」,又何嘗不可如此呢?
  人生世間,離合聚散,本是一個「緣」字——
要來的,擋不了;要去的‥留不住。
相聚的時候,彼此珍惜,也就夠啦!
別離之後,還可以靠「回憶」,讓彼此「在一起」呢!
依依不捨,人之常情,我們卻也不曾,因不捨,而裹足不前——
揮手道別後,很快的,一轉眼、一轉身,彼此也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去啦!
 
  宋朝.辛棄疾,有詞曰‥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阿文離家住外工作、去當兵時,就很想念家鄉——想念家鄉的山林、想念家鄉的三棵大榕樹、想念家鄉的一顆大石頭、想念家鄉的小溪流……
  阿文就想‥〔家鄉的山林、家鄉的大榕樹、家鄉的大石頭、家鄉的小溪流……家鄉的親人、小朋友們,也都會想念我吧?〕
  如是‥〔我好想念‥天堂的親友們;天堂的親友們,應該也在想念我吧!?〕
  身在異地,想念家鄉時,就安慰自己‥
〔我們每天上學、上班,早出晚歸,一樣也是「離家」呀!
 只是這次‥離家遠一點、久一點罷了!我會回去的!〕
(就算是‥親如親子、密如夫妻,也不是‥朝朝暮暮、時時刻刻,都在一起的呀!
 就算是「同床共枕」,也是各自進入「夢鄉」,
 此間的「距離」,可說是‥雖近亦遠呀!
 身體,靠得很近,然而,心靈,卻離得很遠很遠。)

  先人所謂‥「人生如寄死如歸。」
  人生,豈不異‥他鄉遊子呢? 世間,豈不異‥他鄉旅舍呢?
 
  好吧!得準備出門去啦!
  附上阿文的《談死》一文,雖是「散篇雜記」,未能「整修完善」,但其中,有無窮法味,值得人細細咀嚼也!
  願馨華‥能從中,體悟一些道理!
  祝‥
平安喜樂!
吉祥如意!
                  阿文
                    2005.07.06.三 09:50:37
 
■附錄

   ◎談死

                 ⊕潘文良 撰

˙人生,不只是要來準備死的,
 更重要的是‥要來準備「了生脫死」。
 因為‥不準備死,終究也會死;
 然而‥若不準備「了生脫死」,則無法「了生脫死」。
.「了生脫死」,並非「不再生死」,
 而是‥「了脫生死的迷惘與束縛」——
 使自己能夠‥「生亦自在、死亦自在‥生死自在、自在生死」。
                          ——潘文良
 

※此文話題,節錄自阿文之書信,尚未能重新整合!
※內存於:我的網站/01/A/A5/A5-11.htm 
 

△給阿文‥005

潘大哥‥
  你怎麼對我所言的‥「身家背景」,一點提問,都沒有呢?
  現在,網路上的「朋友」,無奇不有,還是‥你自己心裡,其實是有一把尺的呢?
  凌雲五村,終究是改建成了國宅;我在南港的時候,就是住在凌雲五村;
你唸的誠正國中,在南港哪裡?
我們小時候,村子的大孩子們,都唸南港國中的;你有進去過,村子裡面嗎?
  我和姊姊小時候,常在村中堤防上,走來走去;我小時候,挺兇悍的,都和村子的小孩吵架;在學校,也打同學,人家父母,都告到家裡來。
  長大了,真是變得判若兩人,變成一碰到什麼情況,就拉著姊姊的手不放,我姊都快被我煩死了;現在,她也是常常對我「碎碎唸」,真是好麻煩。
  我現在‥「改邪歸正」,很善良喔!
  你可別誤認‥你現在,是和一個「非善類」的人,在寫信耶!
  昨天深夜,「十一點五十八分」的那封信,你只提及現況,與對居住環境的見解,我當時,在心裡有點疑惑‥
〔怎麼字裡行間,不見你對我在信上,所提及的‥
 那感傷的台北之行,有任何想法?〕
  等下班回來,看到第二封信的通知,我還沒有開啟信件,我就知道‥
〔心靈導師,來開導了!〕 我看了文章,我會慢慢悟出些道理的!
  而要如潘大哥那樣‥達到悟透的境界,我恐怕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
  住在山上,一定很安靜,我很羨慕‥你能夠很寧靜的生活!
  我們家,在副都市中心,雖不是很喧嘩,但也談不上寧靜,最恐怖的是‥
五樓的鄰居,每天都敲敲打打,我們家,一向以和為貴,都忍耐下來;
最近,鄰居因身體違和,方停止敲打。
  其實,我是前陣子,才從花蓮回來的,我之前,在花蓮工作的,原本是以為‥我應該就是留在花蓮了,而看這光景,天主的安排,似乎不是如此;花蓮的地理環境很好,山海連天;在花蓮的時候,我每個月,回來一次;在花蓮的時候,工作很忙,能夠安靜下來的時間也很少;回來高雄,屬於自己的時間,就比較多了。
  高雄,其實是個‥有點單調的城市,而只是‥我們已習慣,它的生活步調。
  潘大哥,有來過高雄嗎?
  高雄能走的地方,很有限,不過,開車算蠻好開的。
  你每天,都什麼時間,開始寫書?
  回我的信,會不會‥佔用你太多的時間?
  如果很忙,不回也沒關係喔!千萬不要太勉強。
 
  我姊打了一通電話來,電話那頭,很激動的,講我姊夫的缺點,把我的思緒,弄得有點‥不能靜下來,今天,就暫且談到這兒。
                  馨華
                    2005.07.06.三 21:25:39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4.08.02.五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鍾馨華_005。2005.07.06.三 09:50:37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817039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p/B8p01.htm
■標籤:#時間 #懷念 #故鄉 #教育 #愛情 #死亡 #宗教 #相聚 #提問 #麻煩 #善良 #境界 #花蓮 #缺點 #思緒

上一篇:◎鍾馨華_004

下一篇:◎鍾馨華_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