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 00:00:00阿文

◎徐玉齡_004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徐玉齡_004
▼給阿文‥004  (87)1998.08.02.日
△給玉齡-004  (87)1998.08.10.二 10:50:27
 

▼給阿文‥004

蚊子大哥‥
  真是不好意思!相隔了這麼久,才又寫信給你,因為‥我現在已在「集訓」期間,而且,都住在宿舍,所以‥才會比較沒有時間寫信。
  我現在好想找人,傾訴心中的話……剛開始集訓時,真是生不如死,實在有夠累的,而開始感到後悔,但,又一想到‥「這是自己選的」,只好默默的承受;有時,感到好無助,而每晚,打電話回家時,淚水都快滴下來,但卻不敢向家人說。
  家人一向認為我很外向,一定不會感到怎樣,但,他們都想錯了!
  我剛離家,就隱約感到「家的溫暖」,原來‥家是如此地「溫暖、溫馨」;在學校中,過的是團體生活,不是個人想怎樣,就怎樣的,而覺得有些拘束,但是‥時間一久,對一切都感到習慣了。
  最近,我的同學,又有一個可以進來讀了,我看到她剛進來的情形,就好像我剛進來唸「鹿港高中」的情形,我看她打電話回家,淚水也都快流下來——
我看到她,就好像看到自己的翻版,我也有跟她說‥剛開始,我也像她一樣,但,我還是憑著自己的毅力及努力,熬過去了,我希望她能像我一樣,能熬過去。
  現在,我跟隊上的學長、學姊、同學們,都已蠻熟識的了,不像剛開始時,大家都沒什麼話可說;有時,在練習中,受到挫折,大家也都一起討論、研究;互相糾正、教導。
  我現在,比以前,更黑了一點、更高了一點,我對現在的我,感到蠻滿意的。
  跟蚊子大哥,說了這麼多,不知你會不會感到很煩?如果會的話呢!我跟你說聲‥「抱歉!」
 
  蚊子大哥!你還記得我是誰嗎?
  祝‥
身體健康!
                  玉齡
                    (87)1998.08.02.日
 

△給玉齡-004

玉齡‥
  阿文曾經去參與了幾年的「兒童學佛夏令營」,見到那些,因「離家外宿」而難過、哭泣的小朋友,就會這麼的,告訴他們‥
「你以前上學,也是離開家、離開父母啊!
 也許剛開始,你會難過,但是‥後來,你就不會難過了。
 因為,你知道‥你不過是跟家、跟父母,離開八、九個小時而已,
 八、九個小時之後,你就會回家~跟父母在一起。
・而現在,你來到這裡,也是離開家、離開父母,
 只不過離開家、離開父母,遠一點、久一點而已!
 再過幾天,你就會回家~跟父母在一起了!
 也許前一兩天,你會難過,然而‥到了第三天,相信你就不會難過了。
・人出生前的十個月,是在母親的肚子裡度過的,跟母親是『一體』的。
 而當出生之後,雖然‥母親褓抱提攜,很少離開母親,
 然而‥終究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哪!
・有的嬰兒,媽媽趁他睡覺時,去辦一點事。
 他睜開眼睛,看不到媽媽,就會嚎啕大哭。
 媽媽聽到他的哭聲,就趕緊到他身邊~抱起他來。
 他看到媽媽、在媽媽的懷裡,也就不哭了。
・有的小孩,上幼稚園的第一天,就拉著媽媽,又哭又鬧的,不讓媽媽走。
 有的兒童,上小學的第一天,也是很難過的哭著,要媽媽陪伴。
 有的青少年,到了考上高中,要住學校宿舍,必須離家時,也是很難過。
 有的青年,到了當兵時,必須要離家,也是很難過。
 有的大人,因為工作,必須要遠離家鄉,到外地去,乃至出國去,也是很難過。
・人越大,就當越能夠自立。
 現在,我們來想一想‥
 胎兒,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跟母親在一起的,
 然而,出生之後,就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跟母親在一起了。
 幼兒跟母親,也許會離開個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或者是半小時、一小時、
 二小時……乃至一整天。
 當幼童在玩玩具、玩遊戲的時候,還是高高興興、嘻嘻笑笑的,
 然而,要是突然想到媽媽,見不到媽媽,就會馬上難過得哭了起來。
 幼童,或許只要離開媽媽的懷抱,就會哭泣。
 然而,『好奇心、求知欲』,會促使人,『向外發展』,
・要是會爬了~會走了,他就會『離開父母的懷抱』,向外去探索;
 也許父母一眨眼,沒注意到孩子,孩子就不知道,爬到哪兒去,發生危險了;
 或是‥走到哪兒去,走失了呢!
 當他在探索的時候,他是多麼的興奮、快樂啊!
 那時候,他簡直是把父母給『忘了』——
 直到他遇到危險、挫折,害怕的時候,才會想到父母,而害怕得哭起來。
・小時候,會常跟父母,一起睡覺,
 長大一些之後,就會離開父母的床、離開父母的房間,
 而睡在自己房間、自己的床上,
 想想‥睡覺的時候,你不就是‥『離開父母』了嗎?
 只不過,離開父母,只有『一牆之隔』罷了!
 然而,你跟父母,還是在‥『同一個屋簷下』,所以‥也並不會感到難過。
・上學了,也是離開父母、離開家,雖然‥離開得更遠一點、更久一點,
 然而‥學校跟自己家裡,還是在同一個區裡呀!
 而學校,有新的朋友、有新奇的事物、有好玩的、有好吃的點心,
 就會使人想到學校去。
・上了高中、大學,住在宿舍,學校跟家裡,雖然離得更遠了,也許不同區,
 但也同在一個縣市,就算不同縣市,也同在一省;就算不同一省,也在同一國;
 就算不同一國,也在同一個地球上啊!
 就算未來,人們會到『另一個星球』去讀書,也是在『同一個宇宙』之中啊!
・當你因離家在外,而感到害怕、難過的時候,你就想想‥
 〔這裡跟我家,都同在一個宇宙裡啊!我跟親人,也是同在一個世間裡啊!〕
 『時間、空間』,會因『人的心念』,而改變其『距離』,
 當你快樂的時候,時間就會變得很快;當你難過的時候,時間就會變得很慢;
 當你想念某個地方時,
 那個地方,就會出現在腦海,彷彿就在眼前,而『天涯若比鄰』;
 這樣一想,你會覺得‥
 自己跟家、跟親人,還是『在一起』的!
 於是‥你就不會那麼害怕、那麼難過了。
・因為‥離開家、離開父母,
 所以‥我們能夠接觸到不同的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
 我們才能夠因而‥『增廣見聞、學習成長』。
 要是一直『呆』(待)在同一個地方,
 每天跟同一些人在一起、做著同樣的一些事、看到同樣的一些東西,
 那麼‥就會變成『井底之蛙』啦!」
 
  人自從呱呱落地之後,就是個「獨立的個體」——
嬰幼兒,才需要完全仰賴父母的照顧——
隨著年齡、智慧、能力的增長,人就必須越能夠「自立」。
  「自立」,簡單的說,就是‥「自己能夠站起來、自己能夠站得住」,而不須要「靠別人扶持」。
  「自立」,包括了‥「感情、經濟、處事」的自立等等——
「感情」的自立,是說‥難過、悲傷、害怕的時候,可以「自我善解」,而不必再讓父母安慰、鼓勵;一個人,也可以「自處」,而不會無聊到,不知如何是好。
「經濟」的自立,是說‥自己可以工作賺錢,而不需要再向父母,伸長手要錢。
「處事」的自立,是說‥能夠靠自己去處理~解決~完成一些事情,而不必再像嬰幼兒一樣,肚子餓了,需要靠父母泡牛奶;大小便後,需要靠父母處理。
長大了,鞋子可以自己穿、衣服可以自己洗;
父母不在家,可以自己煮飯、做菜,餵飽自己的肚子;
生活上的挫敗,也可以自己處理~解決。
  當然‥「自立」,並不是「獨立」。
獨立,就像是離群索居,完全靠自己「自給自足」‥吃的食物,是自己漁獵、耕種的,連漁獵、耕種的器具,都是自製的;穿的衣服,是自己打獵、縫製皮衣,連針線,都是自製的;住的房屋,是自己蓋的……
  人,雖然是「獨立的個體」,但總是「群居的動物」,群居的動物,能夠透過群體力量,「分工合作」,去完成很多事情,而帶給個人,更大、更多的便利;滿足個人,更大、更多的需求。 譬如‥大家合力開闢一條道路,那每個人都好走,往來就方便——如是‥士農工商,各盡其責,人類的生活,就能夠豐裕安樂。
  所以說‥自立並不是獨立,自立是‥自助、人助、天助——譬如‥
自立的人,跌倒了,可以靠自己站起來,然而,要是摔斷了腿,也不會「固執」到不肯「求救」。
 
  阿文有話說‥「求救,是為了自救。」
  跌倒了,自己不肯爬起來,別人怎麼扶得起來呢?
  總要自己,要有站起來的意願,別人才扶得起來啊!
  不能自立的人,跌倒了,就不肯自己站起來,而總希望有人來扶助。
有時,人家要扶他起來,他還要撒嬌一下、彆扭一下呢!
人家扶他起來,竟連「謝謝」也不會說、不肯說。
  有的小孩,從小便是「天之驕子」,嬌生慣養,所以‥凡事都是父母安排得好好的,所以‥「依賴心」太重,不但不能「自立」,還不懂得「自愛、自重、自治、自律」;更不懂得「自我負責」,老是闖一些禍,讓父母、讓別人去「擦屁股‥收拾『慘』局」——碰到這個的人,大家就會很頭痛,避之唯恐不及呢!
 
  真是越扯越遠啦!
  還是‥「簡而言之、總而言之」好了!
  阿文有話說‥「宇宙是我的家鄉、眾生是我的親人。」
  能有這樣胸懷、這樣的心念,那麼‥不論是在何處、不論是在何時,就會發現‥自己並不孤獨、並不寂寞!
  人當開闊自己的心胸,去「看待、接納、包容」,宇宙人生裡的一切人、事、物,以誠敬之心,去對待一切人、事、物,那麼‥不論是在何處、不論是在何時,就會擁有一份,自在安樂的。
 祝福玉齡‥
和樂安康!
                  阿文
                    (87)1998.08.10.二 10:50:27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4.06.08.六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徐玉齡_004。1998.08.10.二 10:50:27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798442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k/B8I01.htm
■標籤:#集訓 #傾訴 #淚水 #離家 #教導 #抱歉 #離開 #母親 #獨立 #難過 #自立 #探索 #心念 #距離 #依賴

上一篇:◎徐玉齡_003

下一篇:◎徐玉齡_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