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00:01:01阿文

◎阿文。23、離苦方得樂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阿文

  ◎23、離苦方得樂

                     ⊕潘文良

  世間無常——無常故苦!
  於是‥人們隨時、隨地、隨物、隨事,都會觸及到「苦」;為苦而焦慮、憂愁忿怒、沮喪、悲傷、難過、啼哭、煩惱、不安、恐懼……
  佛所闡述的「四聖諦‥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便是教示人們,離苦得樂的方法。
  如何才能「離苦得樂」呢?
首要知道「苦」‥苦是什麼、什麼是苦?
然後知道「苦集」‥苦的原因是什麼?
再來知道「苦滅」‥究竟解脫樂,是什麼境界?」
然後知道「苦滅道跡」‥離苦的方法,是什麼?」
 

   一、苦‥苦是什麼、什麼是苦?

  【苦】苦是什麼? 苦是一種「感受」,「不舒服」即是苦、「不順心」即是苦、「不如意」即是苦……
  然而,佛謂‥「無常即是苦!世間無常——無常故苦。」
  世間是「苦海‥純大苦聚」,可是‥迷昧的人(眾生),卻不知、不解、不肯承認‥「世間是苦海」,而「染苦為樂、以苦為樂」,於是‥喜貪戀著於「欲味」,而常受「過患」,久而久之,心性迷昧、麻木,而不覺是苦;既不覺是苦,就不知、不會、不肯「捨離」。
  蓋此世間,謂之為「娑婆世界」。「娑婆」之譯意為「堪忍」,蓋世人吃苦,苦得「麻木」了,所以‥「堪忍諸苦」——若「不堪忍、忍不下去」之時,方才會想要「離苦」以「得樂」,而「脫離苦海」。
(當然,也有人選擇「自殺」,而想以死,來了脫苦惱,
 以為能夠「一走了之,一了百了」,殊不知‥「業不盡,報不盡」——
 來生,還是一樣,繼續「受苦受難」。)

  什麼是苦? 所受皆苦!不論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皆是「苦」。
  【苦受是苦苦】。所謂‥「苦上加苦、苦中之苦」,譬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盲聾瘖啞苦、天災人禍苦……這些苦,教人苦不堪言,故是謂「苦苦」。
  【樂受是壞苦】。世樂悉無常,無常即是苦,譬如‥飲食快樂,不過「滿足」而已,吃夠了、喝夠了,再好吃也吃不下、再好喝也喝不下;笑是快樂,連續笑個半小時,那就會笑得很痛苦;世樂是一種「興奮」的「快感」,就算是性愛的「高潮」,也只是一下子,高潮過了,就開始「退潮」,快感逐漸減退,乃至消失,故是謂「壞苦」。
  【不苦不樂受是行苦】。不苦不樂,沒什麼意思,或發呆、或空想、或茫然,一任時光流逝;或是百般無聊、乏味,寂寞難耐,度日如年,不甘寂寞,而沒事找事,尋求刺激,以得‥苦受、樂受。
  所謂「行苦」,「行」是「身行、口行、意行」,走路、做工,勞累疲倦,豈不苦? 說話、言講,口乾舌燥,豈不苦? 思考、想像,頭昏腦脹,豈不苦?
「身行、口行、意行」,是謂「業」——此有業故,彼有報‥
善業善報,便得樂受;惡業惡報,便得苦受;不善不惡業,便得不苦不樂受。
如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熾盛‥業→報→業→報→業→報→業→報……
猶如江水,遷流不息;猶於旅人,行行復行行,不得歇息,故是謂「行苦」。
 
  佛說「四聖諦‥苦、集、滅、道」,必是四聖諦齊說,而不單言其中一諦。
  若只單言「苦諦」,則人將因苦,而覺「了無生趣」,譬如「雪上加霜、落井下石」,原本就覺得「苦」的人,更覺「苦不了」,而乾脆「輕生——自殺」,以逃避苦難,以為「死了」,就「一了百了」 ;殊不知「業不盡」,則「報不盡」。
「自殺」也是在「造業」,造作惡業,來世,還是一樣憂悲惱苦。
  若只單言「集諦」,則不知「貪、瞋、痴」,有何後果,不畏有惡報、不畏有苦受。譬如‥無知小孩,不知水火危險,終究‥玩水自溺、玩火自焚。
  若只單言「滅諦」,則如「犀牛望月」,既得不到月亮,也到不了月亮上面,只是徒作夢想,猶如「桃源仙境」,不知何徑可入;更如那「烏托邦」,只是個‥「理想國」(夢想國)。
  若只單言「道諦」,則不知行道的「目的」,是要到哪裡去,也不知行道要做什麼。
  蓋了解世間是「苦」,是教「享樂」者,有所警惕;教「受苦」者,有所覺悟——了解什麼是「苦」,進而知道「苦集‥苦的原因」;進而知道「苦滅‥究竟樂、解脫樂」,是什麼境界,令人心生欣羨,而想「離苦得樂」,進而依循「苦滅道跡」而行。
 

   二、苦集‥苦的原因是什麼?

  苦是「果報」,果報的原因,即是「業」(行為‥身行、口行、意行),而此「苦果」,也會因為「迷昧」,而導致、牽引下一個「因業」,再得一個「果報」相應。應。應。(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又製造更多的問題。)
  於是「因造業而受報,因受報而迷昧,因迷昧而又造業,因造業而又受報」;於是「業→報→惑→業→報→惑→業→報→惑→業→報→惑……」沒完沒了。
  所謂「惑」者,即是「迷昧」、即是「愚暗」、即是「無明」、即是「貪、瞋、痴」。
  人生世間,一切苦惱與罪惡,源自於「貪、瞋、痴」;又因「貪、瞋、痴」,而愈加造業、苦惱——彼此「互相影響、惡性循環」。
  何謂「貪、瞋、痴」呢?
【貪】者‥即是「貪欲」,凡是喜歡、愛戀、羨慕等,皆為「貪」之屬。
【瞋】者‥即是「瞋恨」,凡是討厭、生氣、抱怨等,皆為「瞋」之屬。
【痴】者‥即是「痴迷」,凡是愚昧、疑惑、邪見等,皆為「痴」之屬。
  「貪、瞋、痴」三者,互為作用、彼此影響,實為一體‥
有貪則有瞋、有痴;有瞋則有貪、有痴;有痴則有貪、有瞋。
  譬如‥為失敗生氣,便是因為喜於成功;若不喜於成功,則失敗不會氣餒——
會「貪」於成功,而「瞋」於失敗,便是因為「痴」‥想不透、看不破,所以放不下、捨不得。
  譬如‥會喜歡富貴,便是因為厭惡貧賤;若不厭惡貧賤,則富貴視如浮雲——
會「瞋」於貧賤,而「貪」於富貴,便是因為「痴」‥想不透、看不破,所以放不下、捨不得。
  譬如‥會受騙上當,失財、失身,即是因為心思愚昧,認識不清、智能不足的結果;或是貪於利益、或是因為心有不滿故。(比方說‥為了報復老公外遇,所以被「牛郎」誘引,上當受騙,而人財兩失。)
 
  人生世間的種種際遇‥有順、有逆、有不順不逆——
「順則喜,喜則貪,貪則求取——得則樂,不得則苦。
 逆則厭,厭則瞋,瞋則排斥——除則樂,不除則苦。
 不順不逆則痴,痴則昧,昧則迷茫——覺則樂,不覺則苦。」

(不順不逆,則不喜不厭、不貪不瞋——不貪不瞋,何以是「痴」呢?
 蓋「不順不逆」時,人會覺得「沒意思」,百般無聊,發發呆、作作白日夢,
 心思散亂、昏沉,故謂是「痴」,於是「沒事找事——找刺激」,
 人多是「不耐寂寞、不甘寂寞」的。)

  【貪】是因為受到「誘惑」,不過是‥「色不迷人,人自迷」,外在的刺激,引發內在的貪欲——心貪則想求取,如何求取?
有行「惡法」以求者‥暗偷、明搶、誘拐、詐騙……
有行「善法」以求者‥充實自己、計劃、準備、實行、努力、耐心……
總是各憑本事、各用手段——得則樂,不得則苦。
  【瞋】是因為受到「侵犯」,不過是‥「事不氣人,人自氣」,外在的刺激,引發內在的瞋恨——心瞋則會排斥,只因「不順心者」,便會產生「壓力」,有壓力,心就不安,如何解除壓力呢?
有行「惡法」以解者‥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暴制暴、以毒攻毒;打罵、殺害、搗蛋、破壞……
有行「善法」以解者‥唱歌、散步、運動、洗澡、睡覺、找人聊聊天,得以關懷、了解、疏導……
總是各憑本事、各用手段——除則樂,不除則苦。
  【痴】是因為‥「內心迷昧、茫然」,有諸多錯謬的觀念,活著不知幹啥好、活著沒意思、活著不知該怎麼辦。 如何解除迷昧呢?
有行「惡法」以解者‥逃避、退縮、自棄、墮落……
有行「善法」以解者‥勤讀書、善觀察、多思考,廣學多聞——增長智慧……
總是各憑本事、各用手段——解則樂,不解則苦。
  對於「貪、瞋、痴」,善解者,自得善報;惡解者,自得惡報——自作自受;就看人如何判斷、如何選擇、如何決定、如何去做——做了,就得承擔「後果」;
有了「後果」,那就是‥想賴也賴不掉、想逃也逃不掉了。
 

   三、苦滅‥究竟解脫樂,是什麼境界?

  世間至樂,乃「忘我境界」也! 然而‥「忘我」,不過是「忘記有我」——
「忘記」的時間,或長或短,總是會再度「記起有我、想起有我」,而復受其苦。
  世樂不是究竟樂,充其量,也只能說是「不苦」——
  世樂是‥「痛苦暫停」時,所呈現的一種狀態,譬如‥工作久了,身心疲憊,於是「休息、休閑、遊戲、睡覺」,就會覺得快樂。
  世樂是‥「有苦才有樂」——有饑渴的痛苦,才有飲食的快樂;有寒冷的痛苦,才有穿衣的快樂;有淫欲的痛苦,才有性愛的快樂;有貧賤的痛苦,才有富貴的快樂;有卑陋的痛苦,才有權勢的快樂……
  不過‥總是要「心甘情願」,才會快樂。
飲食快樂,是樂於自己想要、自己喜歡、自己願意、自己能夠;要是吃飽了、吃不下、不想吃,卻被逼著吃、被趕著吃,要樂也難!
性愛快樂,是樂於自己想要、自己喜歡、自己願意、自己能夠;否則‥被強姦,也當是快樂的,只因為被強姦,不是自己心甘情願,只因是被迫而屈從,所以‥要樂也難!(阿文道‥「什麼是『性騷擾』? 喜歡,就不是性騷擾;不喜歡,就是性騷擾。」 愛情快樂,可是‥被自己不喜歡的人愛,那就痛苦啦!)
「開刀」,雖然會痛會怕,只因‥為了自己好,心甘情願,所以也能忍受。
「生孩子」,雖然疼痛難當,只因為‥心甘情願,所以‥雖苦猶樂。
「養孩子」,要付出多少心力、多少金錢? 負擔豈不重? 問題豈不多?
只因為‥心甘情願,所以‥也就樂於付出。
  …………
  【究竟樂】是什麼呢? 那真是‥「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也!
  然而‥為了讓人「見月」,也就不得不作「指標」——
是故‥一切言說、思議,不過是「標月之指」。
要是執於「指頭」,那就看不到「月亮」了。
  「究竟樂」,即是「解脫樂」、即是「涅槃樂」、即是「寂滅樂」……
即是「般若」、即是「捨離」、即是「空」、即是「無我」——
名詞不一樣、用處不同,然而‥意思都一樣。
  【空】是什麼呢? 此「空」,不是真空的空、不是空間的空、不是太空的空……不是空洞的空、不是破壞消滅後的空、不是「真空妙有」的空、不是分析空、不是假想空;不是‥「絕一切法,獨立存在,能生萬法」的空。
  此「空」,是‥「法住法空」,法不離空、空不離法——離法,就無空;離空,就無法——見法即見空‥現法即是空。
  譬如‥看見衣服,即看見布——有這件衣服,就有這塊布;沒有這件衣服,就沒有這塊布;沒有這塊布,就沒有這件衣服;這件衣服在,這塊布就在;這塊布在,這件衣服就在,從這件衣服而言‥「衣服即是布、布即是衣服;衣服不異布、布不異衣服」;人們看見衣服時,迷於衣服的款式、衣服的色彩,而忘了「布」的存在,但是‥布,不因人忘記、不忘記,而就不存在——見衣即見布、見布即見衣。
  譬如‥看見文章,即看見紙——有這些紙,才有這些文章。人們看見文章時,迷於文章的情節,而忘了「紙」的存在,但是‥紙,不因人忘記、不忘記,而就不存在——見文即見紙、見紙即見文。
  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宇宙人生,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又說‥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
一切生滅法中,即現「不生不滅之空」;
一切垢淨法中,即現「不垢不淨之空」;
一切增減法中,即現「不增不減之空」——
凡夫迷昧,故不知、不會、不肯、不能「趣空」,
徒於「生滅、垢淨、增減」(成敗、得失、美醜、貧富、貴賤……生死)之中,
枉求「恆常不變易」之「我、我所有(我的)」。
 
  什麼是「解脫」?
  佛謂‥「慧解脫、心解脫。」
  阿文道‥「想透、看破,即是『慧解脫』;放下、捨得,即是『心解脫』。」
  世人想不透、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故為種種‥「憂悲惱苦、愁煩啼哭、怨恨忿怒、牽掛恐怖」所纏縛,而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四、苦滅道跡‥離苦的方法,是什麼?

  苦不是樂,苦也不等於樂,當知「苦是苦、樂是樂」,才會想「離苦」、才會想「得樂」——也只有「離苦」,才能「得樂」。
吸毒若非苦,何必戒除呢? 但因吸毒,終致痛苦,故須戒除,而離苦得樂。
疾病若非苦,何必醫藥呢? 但因疾病,始終痛苦,故須醫藥,而離苦得樂。
…………
生死若非苦,何必畏懼呢? 但因生死,終究痛苦,故須了生,而離苦得樂。
 
  人生之苦,苦於「不安」,不安多了,就「恐懼」——
「無知」則是不安、恐懼的根源。
  佛謂‥「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世間無常——無常故苦」,於是「不安」,便是人生最大的惱苦。
  「死」是人生最大的恐懼——只因‥常人,對「死」不能了知、無法了知,
所以‥一想到死、一提到死、一看到死、一碰到死,就驚慌失措、恐懼不安。
  阿文有偈道‥
「對死無罣礙,活著方自在。執著多苦惱、寂滅是如來。」

  要想活得自在,就要對死無罣礙;要對死無罣礙,就得了知「死」,是怎麼一回事——如何了知呢? 說來說去,總而言之,還是要靠自己,多看、多想,以便能夠「智慧增長」……
  阿文道‥
「有智慧,方能了知人生世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方才能夠『心無罣礙』的活著——
 不求死、不拒死、不怕死、不著死——生自在,死亦自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世人「顛倒」,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又多「夢想」,明明是苦、明明是無常,卻要「自欺欺人」,說其不苦、說其是常,故不知趣向「空、無我」,而每於「無常、苦」中,多所罣礙、多所恐怖。
  【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菩薩是修習佛法、傳佈佛法‥「自覺以覺人、自利以利人」的學者、行者。
  【般若】可譯為「智慧」。有智慧,方能了知‥宇宙人生的事相、事理。
  【波羅蜜多】,意為「到彼岸」。「此岸」為苦、「彼岸」為樂。
  【般若波羅蜜多】(或略為「般若波羅蜜」),喻為‥從苦惱的此岸,乘智慧之船,渡過生死苦海,到達安樂的彼岸。
  人生世間,可歸納成八萬四千苦,而佛法,就有八萬四千法門,以對治諸苦。
  而人生世間,苦惱的根源,可歸納成「貪、瞋、痴‥三毒火」,是故‥佛法則以「戒、定、慧‥三無漏學」來對治。 (「漏」是「煩惱」的別名,「無漏」即「無煩惱」。)
  「戒、定、慧‥三無漏學」,又可演化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般若」即「智慧」。)
  阿文常用「三達德‥智、仁、勇」,來解釋「戒、定、慧」——
  「持戒」對治「貪欲」,此為「仁」者——
「仁者不憂」,仁者「自重、自愛」,有「慈心」故,不惱害諸眾生,而為眾生所敬愛,所以「自利」以「利人」。
  「禪定」對治「瞋恨」,此為「勇」者——
「勇者不懼」,勇者「自立、自強」,有「定力」故,不為諸境所動,而為眾生所信賴,所以「自信」以「信人」。
  「智慧」對治「痴迷」,此為「智」者——
「智者不惑」,智者「自由、自主」,有「智力」故,不為事相所欺,而為眾生所景仰,所以「自覺」以「覺人」。
  人生世間,種種問題、種種罪惡與苦惱,其「歸因」,有「外在情境因素」、有「內在個人因素」。 譬如‥考試成績不好,可以歸咎於「外在情境因素」,像是‥「考題太難、老師改得太嚴」等等;也可以歸咎於「內在個人因素」,像是‥「自己不努力、不用功、身體不好」等等——
大凡人都喜歡「攬功推過」,若是歸咎於「外在情境因素」,可以使自己釋懷、好過一點,然而,只有歸咎於「內在個人因素」,負起責任,自我省覺、檢討改善,才能使自己,有所「長進」。
  阿文有話說‥
「人在不知、不會、不能‥『自由自主、自重自愛、自立自強』之時,
 便會受到『外在情境因素』影響而改變,則被外在的人、事、物等操控。」

(外在情境,只能夠對那些‥要受影響、要受改變的人,發生效用——其實‥
  「影響,是自己要受影響;改變,是自己要被改變」的,
 要是「自己」有足夠的「定力、智能」,便可以去影響、改變外在的情境。)

  真想「離苦得樂」,就得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以具備「智、仁、勇‥三達德」,否則‥不知、不會、不肯、不能「自由自主、自重自愛、自立自強」,則為一切人、事、物,所操控、纏縛,如何解脫呢?
 
  佛法的修持法門很多,佛陀常開演的「道諦」,有「三十七道品」,但都可歸納為「戒、定、慧‥三無漏學」。 「三十七道品」,皆是種種可教人「力行」的方法,不單只是「理論」,只是說來話長,實不堪細訴,讀者朋友,若有興趣,但自研習!
  世人不知、不解、不信、不親、不習佛法,只因為‥「欲蔽情封、卑慢作祟」之故,「目睭去予蜊仔肉糊著」,所以看不見;或是妄自菲薄,畏其深奧,怕自己看不懂,而不想看、不敢看;或是身為什麼博士教授、科學家、哲學家……而不屑於看;或是執己所信之教的「教義」,即是「真理」,而不屑於看——
自絕於‥「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之道也!
  學佛絕不是消極、絕不是迷信——消極的是「人」、迷信的是「人」,而不是「佛法」也! 若肯花時間、花心思,去研究一下「佛法」,自將發現‥「佛法」是何其精美微妙!
 
  學者、行者,總不離「聞、思、修」,才能有所「成」;不離「信、解、行」,才能有所「證」。
  然而‥修習一切法門,若不能捨離「貪、瞋、痴」的話,不論「身、口、意‥三根」,是行「惡業」而得「惡報」,感「苦受」;就算是行「善業」(當作「事業」也好、當作「志業」也好),若不能捨離「貪、瞋、痴」,若不知「依滅、向捨、趣空、般涅槃(入圓寂)」,終是落於得「善報」,感「樂受」——
行善,只是在「積德造福」,教自己的人生世間,日子好過一點罷了!
待福報享盡,終將落難——終不能「了生脫死」也!
  《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阿文釋之為‥
「應無所住『貪、瞋、痴』,而生『依滅、向捨、趣空、般涅槃』之心也!」

  (阿文觀閱《阿含經》,當中時見「依滅、向捨、趣空、般涅槃」這四個詞,故將其湊在一起,唸起來還真是蠻順的——
「生時依滅、得時向捨、有時趣空」,
而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時「般涅槃」。
此即是「菩提」、即是「般若」、即是「清淨」、即是「解脫」。)

 
  「佛陀」意為「覺者」,覺悟什麼呢?
  覺悟宇宙人生,是「因緣法、緣生法」;覺悟「法住法空」也!
  【法住法空】‥法即是空、空即是法;法不異空、空不異法——
不待法壞方空、不待法滅方空。
  佛陀又名「如來」,「如來」者,「如實而來」也! 所謂‥「知如實‥如實知」,佛陀如實了知‥世間「無常、苦、空、無我」——不自欺欺人。
  如實知‥生已盡滅,不實而生,生無來處、滅無去處,徒有業報,而無作者。
  佛所謂‥「四正斷‥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長」,乃教人「省覺諸念」,如實了知諸念——
貪心起時,如實了知是貪,既起任其生,生已盡滅,便令止斷,不再起貪。
瞋心起時,如實了知是瞋,既起任其生,生已盡滅,便令止斷,不再起瞋。
痴心起時,如實了知是痴,既起任其生,生已盡滅,便令止斷,不再起痴。
  蓋「行為」的發生,是由外境的「刺激」,而「刺激牽動意念,意念驅使行為‥口言、身行」。
  思善則言善、行善;思惡則言惡、行惡;思不善不惡,則言不善不惡、行不善不惡——有「業」就有「報」。
  是故‥「思想絕對自由,但是‥言行,就得承擔後果。」
(然而‥「意行」,便足以污染心性,而令人憂悲惱苦,故佛教人要‥「自淨其意」,是為重要。)
  所以‥「省覺心念」,令「心念」只是「心念」,而不起「業行」(口行、身行),是很重要的,否則‥「貪心、瞋心、痴心」起時,不能止斷,一旦心念增強,進而造作業行——「心動」而「行動」,那就不得不受報了。
  佛有偈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則不受苦報;「眾善奉行」,則得受樂報——
然而‥「自淨其意」,才是最重要的!
「自淨其意」者,當知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於苦、不愛戀於樂。
如實了知「貪、瞋、痴」,而「依滅、向捨、趣空、般涅槃」。
 
      *      *      *      *
 
  人生世間,不能了知佛說「四聖諦‥苦、集、滅、道」,則不能離「根本苦」、得「究竟樂」,就算有再多的錢財、有再多的知識、有再多的才華,施予醫藥治療、心理治療、精神治療,總是「治標」,而未能「治本」——
苦惱便猶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草一樣。
  世人不知、不解「四聖諦」,所以也不知、不能「治本」,也只好「治標」;而一個人,在苦痛的時候,也是必須先求「治標」的,然後再慢慢的「治本」,只是‥人們常是‥「結了瘡疤忘了痛」,而不是‥「痛定思痛」,更進一步的去「治本」,只好一次又一次的「治標」。
  世人之所以「苦」,之所以「離苦」,總有一段「過程」的——
「希情~失情~無情~絕情——移情~寄情~有情~忘情……
 希望~失望~無望~絕望——移望~寄望~有望~忘望……」
  因「希情」而「失情」,然後「無情」,繼而「絕情」,而使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淵。「離苦」的方法,無非是「移情」,繼而「寄情」,方才「有情」,接著就「忘情」。
  因「希望」而「失望」,然後「無望」,然後「絕情」,而使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淵。「離苦」的方法,無非是「移望」,然後「寄望」,接著就「有望」,接著就「忘望」。
  譬如‥人長大了,就會「希情」,就希望能夠擁有愛情,而戀愛失敗的人,失去了「愛情」,失望之餘,就不敢再嘗試,交異性朋友,因而「沒有愛情」,久了久之,就變成一個「絕情」的人,表面冷酷,心中苦悶無人知……有一天,遇到一個,長得像「前任情人」的人,莫名其妙的,竟然就「動情」了,於是就設法認識,然後交往,把過去的「舊情」,「移情」到新的情人身上,久而久之,就把感情,「寄託」在新的情人身上,於是又「有情」了,久了久之,就「忘情」地,享受新的戀情——說來,世人的「情」,還真像是「東西」呢!
  「元朝」的〈元遺山〉之《摸魚兒》,有詞道‥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原來‥情之為「物」者,方才會有「得失」呀!
  「離苦」之法,有「善解」者,而大多是一種「代償」作用,或是「轉化、彌補、替代、抵消、幻想、昇華、引向、沖溶、釋放、宣洩、冷卻、淡泊、澄清」等方式。
  「惡解」者,則是「自欺欺人」地‥「逃避、躲藏、壓抑、排斥、否定、隔離、忽略、遺忘、掩飾」等,然後,忍不住時,就進行「反抗、報復」,不敢報復的,就「遷怒」,找人(動物、東西)當「出氣筒」(傷害別人、傷害自己、傷害動物、破壞東西),教人「背黑鍋」、當「代罪羔羊」,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阿文總是拿「垃圾桶」,來作比喻‥
「世人『離苦』的方法,也只能像是『把垃圾桶倒空——然後再繼續裝垃圾』。
 只因為‥人們太會製造垃圾了,
 人們總是花時間,來製造垃圾,然後‥再花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垃圾;
 人們總是『花時間』,來製造問題,然後,再『花更多時間』,來解決問題——
 殊不知‥
 要徹底解決垃圾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製造垃圾』!
 要徹底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製造問題』!」

(每天煩惱‥如何處理家中的垃圾,不如動腦想想‥如何減少帶垃圾回家中。)
  因為世人,不知、不信、不解「無常、苦、空、無我」,不能如實了知,而顛倒夢想,自欺欺人,執於不實之現象,譬如‥「飲食」,只得「一餐之飽」(治標)——下次餓了,還是得再吃;此生,為「食、衣、住、行、育、樂」而忙碌、辛苦;來生,亦為「食、衣、住、行、育、樂」而忙碌、辛苦——生生世世,都得為「食、衣、住、行、育、樂」而忙碌、辛苦……
  生生世世,都得為「生、老、病、死;財、色、名、食、睡」,而嘗受‥
「憂悲惱苦、愁煩啼哭、怨恨忿怒、牽掛恐怖」,而於「憂悲惱苦、愁煩啼哭、
怨恨忿怒、牽掛恐怖」之中,追尋、求取、享受‥短暫而不實的快樂。
  只要問問自己‥
〔這樣就是快樂嗎? 這樣就快樂了嗎? 這樣能快樂多久呢?〕
仔細想一想,就可知道‥
「世樂」,不過是「苦痛暫息時的快樂」,而不是「究竟解脫樂」。
  如果了知「無常、苦、空、無我」,而能「依滅、向捨、趣空、般涅槃」,
方能住於「究竟解脫樂‥得時自在安樂、失亦自在安樂;生時自在安樂、老時自在安樂、病時自在安樂——死時,亦自在安樂」呀! 
 
===========================================================
※舊文整修首舖「新聞台。潘文良著作集」。2022.06.24.五 00:01:01
◎潘文良《阿文。23、離苦方得樂》。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165719
 FB佈:佈告於臉書。
■標籤:#無常 #教示 #解脫 #欲味 #過患 #捨離 #樂受 #興奮 #了解 #果報 #智能 #利益 #際遇 #了生 #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