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9 08:49:08舞影

爲什麽日本的傳統舞蹈裏也有《蘭陵王》?

在50年代中期,中國著名京劇演員李少春在訪日期間,曾看到日本有人表演《蘭陵王》,覺得十分新奇,就向表演者學了回來。80年代初,日本一個雅樂會訪華團在北京的演出節目中,也有《蘭陵王》。其舞蹈節奏緩慢,步法凝重,動作英武威嚴,動靜結合,搖身晃手以及“騎馬蹲襠勢”等造型步態與我國戲曲舞蹈的做派和武術的動作十分相似。
    《蘭陵王》是唐代的著名舞蹈,但是在我國早已失傳,只能憑史書記載知道一些大概情況:《蘭陵王》,又叫《蘭陵王入陣曲》或《大面》、《代面》,屬“軟舞”和“歌舞戲”類,表現南齊蘭陵王高長恭作戰事迹。高長恭貌柔心壯,面美似婦人。作戰時,爲了能震駭敵人,往往要戴一個凶厲面容的木刻假面。他作戰勇敢,戰功卓著。後來就編了此舞以表彰他。
    在我國已失傳了的唐代名舞卻在日本傳統舞蹈中傳續。這裏也包含著中日舞蹈交流的一段佳話。
    早在漢魏時期,甚至更早,日本文化已與中國大陸文化有接觸。到了隋唐時代,這種交流達到了高潮,日本向中國派出遣唐使團就有20多次,每次人數多者可達200—500人,其中的文化使者就將唐代的許多樂舞學了回去。在《日本史·禮樂志》中,明確寫做是中國漢、唐時傳入的樂舞就有150部之多。對《破陣樂》、《春鶯囀》、《泛龍舟》、《蘭陵王》等都有較翔實的記載。而且,日本對於傳統藝術,又有一套十分嚴格的“襲名”與“秘傳”制度,這就是爲什麽有些唐代舞蹈反而能在日本保留下來的緣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