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新作】吃酪梨的方法 — 鄭麗卿
這些年在酪梨的產季,大哥一箱一箱寄來,一箱裡總有十五、六顆。
酪梨剛寄到時表皮油亮亮發光,拿起來沉沉的,像顆鉛球那樣堅硬。放個三、五天果實自然熟成,光澤轉暗逐漸變軟。我覺得沒有進過冰箱的果子,吃起來滋味最是鮮美。
吃酪梨的方法,最簡單的是切成小塊後撒點鹽巴、葡萄乾,擠上幾滴檸檬就行了。或者捲上海苔片,竟也有吃生魚片的風味。如果加上生菜、小黃瓜、雞絲和蝦仁再淋上檸檬汁,就是澎湃的沙拉了。
但一整箱的酪梨往往像互相約好了一樣同時全都熟了,看著很有壓力。除了分送親友,還是得用報紙包起來存放冰箱。幾年下來,我大致可以掌握存放方法和食用節奏。然而在果皮底下,果肉彷彿自有意志和神祕進程在運作,非吾人可完全掌握。偶有失手,有放太久而熟爛,也有太早放進冰箱而成了啞果,雖表皮已有褐斑卻硬梆梆。遇到這種情形,就特別懊惱,心疼哪,只好埋進花盆裡滋養草木,花蕊竟也開得特別好。
為此,有朋友訂購時,我總牽掛著酪梨若一下子都熟了,她要如何消化?萬一有啞果那怎麼好意思呢?
也許你要說,不過就是酪梨罷了,有那麼嚴重嗎?
並非我小題大作,酪梨不只是酪梨而已。
老家的酪梨多半是母親生前手植,現在由大哥四季除草、施肥、灌溉和套袋,酪梨也努力生長成熟。然後採收、宅配至北部送到我手中,這樣的果實平白蹧蹋了要遭天譴的吧。
夏天之後,老家的酪梨產季已過,想吃的時候就在市場買了幾顆。不是大哥寄來的果子,沒有了那可憑藉的時間節奏,我忽然難以判斷它們的熟度。結果還是買到啞果,讓我痛感挑選酪梨的困難。
目前市面上可買到酪梨品種也頗多樣,依產季分就有早生、中生和晚生,果皮有熟了會變色也有不變色的,口感有微妙的差別,有的吃起來乾乾粉粉的,有的滋潤肥美。後來才知道對挑選酪梨感到棘手的大有人在,也有人因為難以挑到熟得剛好的果子,幾次失敗經驗後也不再買酪梨了。
《村上收音機》裡有一篇〈難挑的酪梨〉,村上個人認為,「全世界最困難的事,大概是要說中酪梨的成熟時候吧。」夏威夷考艾島水果攤的胖太太對酪梨成熟度幾乎完美的預測,準確到讓他感動的地步。
那位胖太太具有職人功夫哪,讓人也想見識見識她的眼力。
學會了怎麼挑酪梨對人生有什麼改變嗎?我想是沒有的。
只是啊,為貪看熟得恰恰好的酪梨美色,我從蒂頭處撕開表皮,外層的綠含蓄內斂,是成熟穩重的綠,純淨。剖開果肉,黃得很肥,無邪。美極了。酪梨似也滿意地呈現出自己最好的狀態,我們兩相情悅,共同開啟清新的一天。●
自由副刊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