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0:09:41阿盛

【文友新作】來自海外,來自雲端 — 圖 / 林信義 文 / 林育靖

圖◎林信義

外公離世前的最後一位外籍看護是Yati,她勤奮而善良,分內的照顧工作盡心盡力,也幫忙整理家務、協助媽媽或阿姨準備食材,我好喜歡她煮的南瓜湯、豆漿、炸蝦餅以及她家鄉味的辣椒醬。她回印尼已逾十年,我還是想念,如同她不曾間斷地每年打好幾通電話來,問候我們,聽聽大家的聲音,用她愈來愈生疏的中文說著她的生活。

照顧的病人中也有不少,在他們衰弱孤寂無助的生命後期,由這些來自海外的看護陪伴照料。外籍看護形形色色,見過像小女孩一般跳到阿嬤床上撒嬌的,有和病人感情看似比家人更親密的,有些說一項做一項、一板一眼,也有教了十件、結果一件也不肯做的。當然雇主也百百款,疼愛有加的固然有,要求嚴厲的亦不乏,但仍以中間值居多,一方付足薪資,一方執行所託。每對雇主與外傭之間都有故事,在我短短的訪視時段裡只見片面,必有偏頗,然而無論如何,離鄉背井的看護們,確實為我們的社會擔負起照顧重任。

而近年來,手機崛起成為陪伴長者的新寵。相較於十多年前訪視時常見到電視機上演三立、民視的連續劇,或是收音機傳來主持人柔聲撫慰──儘管有時要付一點昂貴的電台藥物代價,如今耳微聰、目稍明的長輩,兒女則多半會為他們配支手機,讓他們得以與外地兒孫雲端相見。外籍看護也幾乎沒有不帶手機的,有時她們會錄下長者在家中的各種不適徵狀傳給護理師,以得到更精準即時的治療。

無法親力親為,而又不捨不忍,所以將家人託付她們照顧;無能相聚相守,卻又掛心掛念,所以在手機裡尋找安心。外傭非親非故而緣深,手機的金屬玻璃送溫暖……我在居家訪視,或父親在診間,總為這來自海外、來自雲端的祝福,而深深感動。●

自由副刊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