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10:19:12阿盛

【文友新作】觀葉 — 薛好薰



朋友曾經教我插花。她大致講解所準備的花材和布局,安排主花、配花,接著小配花,最後才是葉子的點綴。

看她示範將不同花束搭配各式葉形,為一團爭豔的錦麗添加些許紋理,那些尤加利葉、羊齒植物、散尾葵、沙巴葉、龜背芋……,有舖在底層烘托主體,也有安插在眾鮮花的間隙,彷彿怕嬌蕊們相互較勁,奪了彼此的光彩,而以綠葉來緩衝,或延展視線。過程猶如創作一幅立體花畫,講究布局的點線面塊時,綠葉始終是構圖的背景元素。

相較於那些花,我關注最多的卻是葉材。第一次覺得它們有如偶像劇中安插的諸多四線角色,繞著明星打轉,明星花負責美,配角葉負責突顯花的美,即使身負重任,最後也只在演出名單中聊備一格。

而不知何時開始,配角在室內植栽中漸漸地擔綱演出。

逛花市時,從小品盆栽到與人身等高的觀葉植物,占據大半賣場。令人不免疑惑:除了少數具有斑彩,其餘的既無花的馨香又乏誘人的形色,一逕的綠,何以能走紅?

有如回應我的疑惑一般,媒體上不斷羅列觀葉植物的種種好處:堪稱天然的空氣清淨機,吸收家具中的甲醛、降低二氧化碳、製造清新空氣、調節溼氣;驅蟲防蚊;綠化空間;紓解壓力;招財、化煞……,具備十八般武藝。它那麼努力,那麼有用,彷彿不公告周知,人們會不喜歡,隱約印證了約翰‧伯格所說:「我們注視的從來不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原來,觀葉植物是這樣被看待的。

想想自己種植的玫瑰,儘管常被刺得紅腫癢,卻也默許高顏值的花可以任性。喜愛玫瑰,何曾需要一個理由?♣

福報副刊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