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3 20:52:28阿盛

【新書】阿盛《海角相思雨》發表會 / 圖輯 / 採訪



文言文夾雜台語和俚語 阿盛回憶消失的舊時代


俗諺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在新科技瞬息萬變的時代裡,人往往是從過往記憶中找到溫煦人情。專長鄉土文學的作家阿盛,在新作《海角相思雨》憶起故鄉長輩口傳的故事,一邊懷念當年鄉里間老人閒坐樹下,對晚輩說故事的景象,卻發現如今人人看著電視劇或聽廣播,忍不住也納悶:「咦,電波有這麼強大的吸引力?」

阿盛表示,「某些時代的事物已經消失了,我希望趁著自己記憶還在,把過去已經不可能再見到的部分重現出來。我想珍惜這些人情、人性和人的生活,讓年輕的一輩瞭解年長者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

不過對於現在「電波比文字吸引人」的現況,阿盛卻不認為可惜,「文學本來就小眾,每個世代都一定會有藝文愛好者。其實現在的文青還是很多,現代的年輕人未必不讀文學,只是有很多事分散掉注意力。」

阿盛本名楊敏盛,生於1950年,高中開始寫小說投稿到報社,大學畢業後進入報社工作,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90年代離開報社後,在自家開設「寫作私淑班」,作家王盛弘、李志薔都出自他門下。至今已出版26本書,曾獲吳魯芹散文獎、吳三連獎文學獎、中山文藝獎等。

阿盛在書中回憶童年老家附近的打鐵鋪,鐵塊敲擊的鏗鏘聲猶如鐵在唱歌,他也寫經歷過清末的耆老,對晚輩講述當年土匪肆虐、縣衙裡貪污師爺的故事等,「打鐵鋪離我家很近,每天上學放學我都會觀察。我從小就是好奇寶寶,喜歡到處跑、到處看,有些影像跟情節就累積在腦海裡,再漸漸整理出來。」

阿盛表示,他很喜歡看海,也是因為需要安靜的地方整理思緒,「我從小喜歡看海。現在雖然住的地方離海比較遠,但常常會跟朋友開車到東北角繞繞。海很寬廣,有時靜謐、有時暴烈,坐在海邊,可以離開都市中的塵囂,沈澱思緒,畢竟是個寫作者,不希望腦中太紛雜。」

寫作多年,阿盛依舊充滿熱情,不斷在挑戰自己,書中不只刻意用文言文夾雜台語、俚語的文字,即使寫自己,也完全不用「我」字來表達,「要討好讀者太容易了,但我寫作不考慮讀者。我認為讀者要讀文學自己也要有責任,看不懂的字就要查字典,不能老是怪作者。無論是用客家話或什麼語言寫作,只要寫得好就好。」

(中時 )















































































































2018-08-15 00:12:52

感謝大家
希望各位文青不忘喜愛文學初衷
文學不如一顆普拿疼實用
但真的可以普拿心裡的疼
此所以老先生歷盡滄桑歷經磨難仍然樂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