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0 01:02:15arvin

2011_03_26_B_小吳哥(吳哥窟)

2011_03_26_B_塔普倫神廟(古墓奇兵)_塔凱歐寺_塔瑪儂遺址_周薩神廟_斑蒂喀黛_荳蔻寺-小吳哥(吳哥窟)

吳哥窟/吳哥寺/小吳哥 (Angkor Wat)

  35_DSC_7400_小吳哥城
下午的旅遊行程就只有一個,就是舉世聞名的都『Angkor Wat』又稱『小吳哥』,柬國的國旗是以小吳哥Angkor Wat為背景,就知道小吳哥(吳哥窟)對柬埔寨的意義非凡。
吳哥城分『大吳哥,小吳哥』城,光聽名字很多人會覺得有些迷惑,大吳哥城(Angkor Thom),顧名思義,占地範圍大,小吳哥範圍較小嗎?那為何舉世聞名的會是小吳哥(吳哥窟)而不是大吳哥呢?
『吳哥窟』這一名詞就是個疑惑,中文『窟』的意思是『洞穴』,如敦煌石窟,莫高窟….但參觀後,明明就是座『寺廟』,其實『Angkor』高棉語是『城市』而『Wat』是『寺、廟或僧院』的意思,但前人譯為『窟』,或許有帶些神秘的意涵,大家反而使用這名詞,因此小吳哥/吳哥寺/吳哥窟(Angkor Wat)就是一座印度教寺廟而『吳哥王城/大吳哥』(Angkor Thom)就是當時國都。
----------------------------------------------------------------------------


 
36_DSC_7384_1
當初發展的確是以『大吳哥城』為主,因此總體面積也是比『小吳哥』還大,也因為如此當發展到極致後,土地都蓋滿寺廟就開始往附近『小吳哥(吳哥窟)』發展。
由於『大吳哥城』是當時高棉的首都,雖然有輝煌的文化美麗建築但也常常遭到鄰國的攻擊,每當交火開戰時,就會往首都進攻,因此大吳哥城很多古蹟建築也都破壞殆盡,大吳哥城裡面有許多景點如:『巴容廟,巴本宮,巴肯寺….等』都是分散在大吳哥城不同位置,大吳哥城腹地雖大但若單一建築面積來看,每座單一廟宇或塔寺面積卻比不上『小吳哥(吳哥窟)』,吳哥窟(Angkor Wat)被稱為小吳哥,吳哥王城(Angkor Thom)稱大吳哥。
由於戰火離首都『大吳哥』有段距離的『小吳哥/吳哥窟Angkor Wat』才被完整保留下來,且有較大的腹地來興建,因此也是吳哥面積寺廟最大建築。
小吳哥是整個吳哥遺蹟群的菁華,由於吳哥王朝的國王們相信他們死後將成為神,所以生前都竭盡所能的建造廟宇。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吳哥地區眾神廟裡選中『小吳哥(Angkor Wat)』,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所有的吳哥建築中,由於小吳哥有護城河保護,避免熱帶雨林的侵襲,因此古蹟保持的最為完整。
----------------------------------------------------------------------------

柬幣500元是以『吳哥窟』為背景
  37_DSC_1437

吳哥窟介紹
吳哥窟古原名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神殿』是『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所建築,Surya是太陽神,Varman是王位,可想而知,Suryavarma II就是把自己當作是天子管理高棉王國。
與大部分吳哥建築不同的是,吳哥寺廟大門朝『東』(代表勝利),但吳哥窟的大門朝西(死亡),有此一說,那是『蘇耶跋摩二世』為自己所興建的陵寢,因為就當地的傳統,高棉人下葬時必須要面向西方。
吳哥窟興建年代:西元『 1113~1150』年,最外圍的城牆分別為 1500 公尺長,1300 公尺寬,此城也按照高棉人想像的宇宙來建造,中心的主塔代表居住天神的山是『須彌山』為世界的中心,並以『山型』建築代表,塔外代表世界土地而『護城河』則象徵陸地周邊的『海洋』,日,月環繞兩山之間。
歷史上使用石頭為建材的民族除了高棉人的吳哥還有埃及的金字塔,但兩者表現不同的風格,埃及的金字塔展現建築的雄偉,線條粗獷大器,而吳哥窟展現東方對於建築精緻在許多門樑雕刻可見一般而欣賞吳哥窟的美在不同的季節會呈現不一樣風情。

----------------------------------------------------------------------------
穿『制服』的吳哥窟導遊
  38_DSC_7366
導遊『小秋』很認真幫大家拍照,一手拿單眼相機又撐陽傘,小秋說『常會幫來吳哥窟的團員在這邊拍照』所以可穩當勒,看過她的取景角度與拿相機的姿勢,還真是有練過。
有看到她身上穿的服裝嗎?袖臂上有『徽章』,由於吳哥窟是著名世界遺產,因此當局認為介紹的導遊是需要專業知識,需要上課及考證照通過,因此規定一旦進入『吳哥窟』,這邊的『合格導遊』基本上都會穿這類『制服』。
----------------------------------------------------------------------------
吳哥窟的護城河
  39_DSC_7300_1
進入吳哥窟主體前會先到『護城河』,要拍河面與吳哥窟前城門的合景,最佳位置就會到此處,Tammy站上護城河石階上與湖面倒映小吳哥的地方拍照,整個畫面就是很協調純淨,吳哥窟前的『蓮花水池』與前城門的『護城河』,最可展現吳哥的建築融合大地及日月星辰自然的美。
----------------------------------------------------------------------------
參拜道
  40_DSC_7310
當走過此護城河與主體之間的長長引道,這裡又稱『參拜道』遠觀心中對於將要看到的吳哥建築體,內心既興奮又產生崇敬,緩步行走,沈澱思緒,這是個很奇妙的感覺。

----------------------------------------------------------------------------
服裝規定
  41_DSC_7332
走參拜道,過了護城河,當要進入吳哥主體之前在樓梯間有管制人員在檢查『證件』與『服裝』,原則上『上衣』不要穿『無袖』,『裙或褲子』必須『過膝』,雖然也有提供臨時褲裝,不過很麻煩,團員Jamie穿一件可以變化服裝,瞬間變裝秀~『短褲變長褲』,這也是不錯的方法。
----------------------------------------------------------------------------
吳哥窟前的水池
  42_DSC_7401
過了管制門,再往裡面行走,這裡是聞名的小吳哥(吳哥窟),很多地理雜誌與明信片都在此取景,團員們幾乎都會來這邊拍攝,幫Charles夫婦拍攝在小吳哥紀念照,由於此時屬於旱季,因此前面水池的水位也將快枯竭,若是雨季時盛開的蓮花與吳哥窟的水面倒影,更別有一般的風味。

----------------------------------------------------------------------------

  43_DSC_7398_1
幫同團的孫先生拍攝。
----------------------------------------------------------------------------

  44_DSC_7423
親眼見到名聞遐邇的『吳哥窟』景點,吳哥『活….跳團』怎可放過,John與Silly新婚蜜月也在小吳哥來『跳』,祝福他們可以一輩子幸福跳高高~
----------------------------------------------------------------------------

  45_DSC_7449_1
台中小護士們Ginny與Betty也來個『雙人跳』

----------------------------------------------------------------------------

  46_DSC_7442
吳哥窟這景點真是太紅了,非跳不可~繼雙人跳後,同團加碼『三人跳』。
----------------------------------------------------------------------------

  47_DSC_7466
若不想『跳』的喘噓噓,也可像『吳先生夫婦』在草皮上拉拉手,真恩愛。
----------------------------------------------------------------------------

  48_DSC_7469
『歡迎來到吳哥窟』~五仙女是吳哥窟旅遊的絕佳代言人。
----------------------------------------------------------------------------

  49_DSC_7473
萬家兄弟,這張看起來像不像英文字母的『W』,這是『萬(Wan)』的英文的字首。
----------------------------------------------------------------------------
石壁上的神話
  50_DSC_7498
咦~溫柔婉約的Xenia怎麼與小兔對打起來,小兔看起來楚楚可憐,原來她們在演的是吳哥窟『石壁上的神話』故事。
話說~為了營救被囚禁在Lhankor島羅剎之都的熙多王妃,羅摩王子和猴將軍哈奴曼『兩軍對戰』羅剎軍和白兵的故事。
----------------------------------------------------------------------------

 

  51_DSC_7507
往上走看到四方型的迴廊,中間有『露天澡堂』,國王在這邊洗澡沐浴會不會太『搞工』(台語),空間這麼大這應該可以當作游泳池吧,吳哥窟迴廊樓柱浮雕以飛天神女為主,『阿帕莎拉 (Apsara)』是印度神話中美麗的仙女,能歌善舞,散播歡樂,據說大約有兩千個,雕工精緻,表情與手勢姿態,變化萬千。
----------------------------------------------------------------------------
吳哥窟的『鐵欄杆』的故事
  52_DSC_7615
看到旁邊上行與下行兩側的『鐵欄杆』嗎?在之前到吳哥窟可是沒有這些『鐵欄杆與木階』,因此那時要上去吳哥窟最高處,攀爬欲墜的石階,可以說就是冒生命危險也不為過,說起這『鐵欄杆』這可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一對外國的老先生與太太退休後,老太太有心願想要環遊世界到處看看,於是當行程到吳哥窟遊玩,當他們爬上去後,看到壯麗景象為之感動,想下次還要來此地重遊,但老太太卻一不小心踩空,就跌下去,這麼陡峭石階,傾斜度達75度,高達42公尺,很不幸就往生了。
老先生自責又痛心,想念愛妻在如此美麗卻讓人懷念傷心的國度離開人間,傷心落淚辦完老太太後事,也希望往後,來此的旅客不要有這類憾事,於是就把退休金捐獻建了這保護遊客安全鐵欄杆還有木梯,之後每年的這時刻都會到此懷念他的牽手(台語),看到鐵欄杆就想到他陪伴一生的愛人,對他妻子的愛化轉化為大愛,造福人群。
但為何當地政府不做?這原因OOXX……是啊~與其要靠當地政府辦事,還不如『教狗爬樹,請貓看家,讓公雞來孵蛋,求母雞學啼叫』的快,這樣說懂了吧。
----------------------------------------------------------------------------
吳哥神殿最高處『跳』
  53_DSC_7540
爬上這陡峭石階後到達最吳哥窟的高處平台,Tammy與小兔在這吳哥窟神殿最高處『跳』更具代表意義~
----------------------------------------------------------------------------
巧合
  54_DSC_7552
這一張照片可真的是很『巧合』拍下來,事後才發現,當時只是想用手指出吳哥窟最高處的地方,結果…….沿『手指』方向指去,天空左上方似乎有一塊『黑點』,難道是相機的感光元件入塵嗎?放大來看原來是隻空中飛鳥,就這麼剛好就落在這手指延伸方向。
----------------------------------------------------------------------------
騎樓與窗櫺迴廊建築
  55_DSC_7597
『吳哥窟』最讓人著迷的地方是騎樓與迴廊建築,在東南亞國家由於常下雨,因此有騎樓與陽台迴廊的設計,目的在於阻隔外面的雨水與強烈陽光,但騎樓與迴廊設計本來就會佔建築的部份空間,利用窗櫺結合騎樓陽台的迴廊設計可區分內外建築結構,造成兩個不同空間,如此既有開闊的視覺,又可保留內部的隱私,換句話說,由迴廊內部往外看是明亮空曠,但由迴廊外部往內看卻帶有陰暗而不易看清楚,因此,此類騎樓陽台與窗櫺迴廊設計正可以滿足這樣需求設計。

----------------------------------------------------------------------------
淘氣背後靈
  56_DSC_7575
幫萬家兄弟拍攝,按快門一瞬間,咿~怎麼出現『背後靈』,大萬回頭看,原來是淘氣的小兔子與Tammy在後面,形成這有趣畫面。
----------------------------------------------------------------------------

  57_DSC_7582
同一個場景,當『背後靈』越來越多,已經吞沒原來要拍攝的萬家兄弟,好吧~那就拍歡樂大合照囉。。
----------------------------------------------------------------------------

  58_DSC_7593
來拍一張『性感撩人』照片,後面兩位團員表情也可愛囉~
----------------------------------------------------------------------------
五外來自北歐挪威的朋友

  59_DSC_7637
當準備從吳哥窟的平台處往下走時,遇到來自『北歐挪威』的朋友結伴來小吳哥(吳哥窟),他們請我幫他們用他們的相機拍攝,當拍攝完後我問他們可否幫他們拍攝,他們也很大方答應了,他們是高中時期同學利用假期來吳哥自助遊玩,他們對東方的古文明相當著迷。
對於『挪威』的印象,是一個狹長多山的國家,挪威Norway意謂歐洲大陸通往『北方』的必經之道,卡通『北海小英雄』就是以『維京』(Viking)為主軸,有趣的是這部卡通卻不是產自挪威,而是日本與德國合作,描述當時北歐沿岸住著一群人,他們並沒有固定的居住地,而是以各個港口為聯絡據點,採部落的方式散居,主要以奪取從挪威到英格蘭沿海航道上船隻的財物維生,故事主角『小威』相當聰穎利用機智與身邊的物件組合,屢屢化解危機。

----------------------------------------------------------------------------
算命的姑娘
  60_DSC_7656
在吳哥窟的迴廊遇兩位算命的女孩,只見他們拿著一疊類似『籤詩』的紙張放在頭頂上,然後抽一張並拿下來請算命師來解說,內容呢?由覥靦羞澀的表情也猜出要問什麼。
----------------------------------------------------------------------------
友團的導遊
  61_DSC_7680
遇到友團的導遊『小寶』,很巧他和我們團的『小秋』也是導遊學校的同學,看他身上穿的也是吳哥窟導遊的制服。

----------------------------------------------------------------------------
昇龍霸拳
  62_DSC_7705
友團的情侶檔,他們也在玩跳跳樂,拍完之後,友團其他團員建議玩這招,拍這一張感覺一瞬間被女生擊退,好厲害的『昇龍霸拳』。

----------------------------------------------------------------------------
吳哥窟大草坪
  63_DSC_7719
Jada在吳哥窟前的大草坪,從這方向看吳哥窟感覺天地很寬闊,人們走在這邊,此刻會感覺到自己變渺小。

----------------------------------------------------------------------------

  64_DSC_7728
準備鳴金收兵回去,發現團員們都在吳哥窟旁邊大樹下的商店休息,欣賞夕陽落日,坐在椅子上喝椰子水消暑,轉眼間女生們看到店家有賣包包與披巾等服飾,內心的小惡魔又開始蠢蠢欲動,又燃燒起購物的興致,忍耐些~明晚導遊將帶我們去吳哥夜市來血拼(Shopping)。

----------------------------------------------------------------------------

 藏經閣

 65_DSC_7756
離開吳哥窟又經過參拜道到塔門,在引道兩側此時看到旁邊的『藏經閣』,聽說還有幾座類似的建築環繞在吳哥窟四周。

----------------------------------------------------------------------------
笑容燦爛的棕糖樹工人
  66_DSC_7759_1
參拜道旁有採種許多『棕糖樹』,工人們正採集『棕糖』,採集棕糖樹的棕糖汁液工作是具有危險性,工人需要爬上很高樹幹上面,拿著鋒利的刀刃往支幹劃去,流出汁液,用容器盛取,然後加熱熬煮,過程中需不斷對棕糖液攪拌,避免焦黑,慢慢將多餘的水分逼出,才能成為結晶塊的棕糖,相當費心耗時,在路途中,從巴士窗戶向外看,常看到當地人在自家『高腳屋』院子前熬煮棕糖,幾乎是家家戶戶需會的技能,棕糖樹對柬國人是上天給他們的禮物,用棕糖可以換取民生需品,是具有經濟效益的植物,棕糖有天然甘甜味,加入咖啡真是絕配。

----------------------------------------------------------------------------
Kiss in Angkor Wat

  67_DSC_7777
走過塔門在引道上,夕陽西下,雲彩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炫目總讓人情不自禁,有愛上你感覺。
一萬張只出現一次的照片,編號:DSC_7777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數字有莫名其妙的的堅持,這一張,出現囉,真Luck,我正要看哪是哪一張。
答案是:恭喜,新婚的John & Silly夫的Kiss in Angkor Wat照片,這張太有意義你們一定要好珍惜。

----------------------------------------------------------------------------
搭乘嘟嘟車
 
68_DSC_7826
參觀完下午重點行程『吳哥窟』就去享用晚餐,晚餐過後導遊說,今晚安排搭『嘟嘟車』回飯店行程,用餐期間大家都好期待,看到實際車子更是興奮。
『嘟嘟車』在吳哥城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公共運輸的交通工具,算是吳哥區域的『計程車』,由於滿街都是看到這類型車,在吳哥大街上可以親自坐上,感覺既拉風又蠻酷。

----------------------------------------------------------------------------

  69_DSC_7834_1
所謂的『嘟嘟車』由tuk-tuk音譯,其實就是一台摩托車後面再加載台車,講究一點還有遮雨棚,舒服的座墊,護欄,前方置物箱….等,坐在上面的感覺就好像坐雲霄飛車般刺激,當車子疾駛道路,感覺耳朵的風切聲呼嘯而過,腎上腺急速飆升,拉著護欄感覺車子快解體,這臨場感要親身搭乘才能明瞭體會,終於平安回到飯店,感謝佛祖,上帝,阿拉,聖母,濕婆神….等眾神明。
今天夜晚參加自費按摩團療程,有派車接送,還是飯店的按摩感覺比較逍遙自在,晚上就在『柬式按摩』下結束一天的行程。
----------------------------------------------------------------------------

 本文發佈於,網址如下

2011_03_26_B_塔普倫神廟(古墓奇兵)_塔凱歐寺_塔瑪儂遺址_周薩神廟_斑蒂喀黛_荳蔻寺-小吳哥(吳哥窟)

http://mypaper.pchome.com.tw/arvin1688/post/1322245480

門市小苦力 2011-10-28 13:16:28

哈囉黃先生:
終於看到你的遊記,寫的超清楚的!
看完之後熊熊湧起想要去柬埔寨玩耍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