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留下回憶
從生活中留下回憶
(兼談標準鏡頭的特性與使用)
圖文:劉振雄
若干年以前,照相機在普通的家庭而言,是一件相當貴重的器材,玩攝影也多半被視為有錢人家的娛樂,而且,那時候的照相機構造落伍,想要學會攝影也非易事。
但是工業產品不斷進步,為大家帶來了許多的享受和方便,照相器村也不例外,舉目市面上現有的照相機,和十年前的東西比較,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它的體積縮小了,重量減輕了,操作簡化了,性能更為優越,而價格卻上漲得極為有限,加上國民所得日見提高,一個家庭擁有一部相機不再是奢侈的妄想,甚至於一般人會有稍為多花一點錢,買部單眼相機的想法,也難怪外國人會覺得我們的技術不見得精通,卻人人手持名牌相機。
絕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只使用一部照相機、一支鏡頭,這種鏡頭的焦距幾乎都介於四十至五十八米厘之間,我們稱它為標準鏡頭,其拍攝涵蓋角度約為四十五度左右,由於與人的眼睛視覺範圍非常接近,所以用這種鏡頭拍出來的照片給人的感覺是相當自然的。
標準鏡頭的光圈設計一般都比較大,可達一點七,一點四,甚至於一點二,這是一大特點,光圈口徑大表示有利於光線較暗的場合攝影,而且當人像近照的時候,你可以大膽的靠近主體,然後開大光圈,照樣可以得到近似長鏡頭的特寫效果。
如果想要拍攝人像的半身照或是全身照,那可是標準鏡頭的拿手好戲,因此在我們的生活中,標準鏡也就被廣泛的使用,如果在人羣眾多的場合,攝影者站取適當的位置,或是再後退幾步,也可以拍下全景,這時候的標準鏡又發揮了廣角的功能。
我在逐步使用和比較標準鏡頭、望遠鏡頭、廣角鏡頭之後,才又重新發現標準鏡的使用機會最多,然而,擁有一部名牌相機和基本的照相器材之後,並不表示就能獲得很好的照片,攝影是易學難精的藝術,尤其是以人為主題的攝影,除了要求構圖完整和妥善運用光源以外,神態「自然」是最重要的。
人情的自然流露最為感人,但被拍的人在鏡頭前面十有八九是自然不起來的,所以,攝影者要有敏捷的兩手和一雙慧眼,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捕捉最佳的瞬間表情,這種「瞬間」影像的「凝固」,和電影、電視的功能完全不同,也是任何其它藝術所不能獲致的,就以人的笑容來說,百分之一秒的差距,就有迥然不同的變化,照相機的鏡頭比人的眼睛要銳利得多,往往一晃之間,肉眼難以分辨的東西,在透過鏡頭之下,能毫髮畢現。
好在標準鏡頭的光圈大、重量也輕,在操作上稍加練習,可得心應手。
去年年尾,我和幾位同事一起到中部旅行,其中以標準鏡拍回不少照片,如附圖是在臺中東海大學校圍內所攝,影中人何華小姐雖不是專業模特兒,而且僅普通衣著,但是那自然的姿態與笑容仍然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真是所謂一機在手,它帶給我們無窮樂趣與生活回憶,您說是嗎!
(刊載於大華晚報)
上一篇:滄桑之美
下一篇:氣氛的體驗、捕捉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