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1 17:09:39四方美學

滄桑之美

 滄桑之美

                              .. 劉振雄 







    最近,利用星期假日,跑了兩次林家花園,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可拍的東西,兩次去都是陰霾的壞天氣,映入眼簾的盡是一片陳舊與殘缺的廢墟,在這種氣候下顯得更加荒涼與落寞。

    我帶著攝影器材,不知該把鏡頭指向何處,因為在偌大的花園裏,看不到一朵花,或是一處整齊的草坪;建築方面,看不到一片完整的牆,樑柱傾倒歪斜、簷頂開了天窗,由於年久失修,以致於雜草叢生,百年大樹漫無方向的亂長,我想,任何人看到這一幕景象,都不會再有遊公園的閒情逸致,油然而生的是一種往事不堪同想。

    記得第一次到林家花園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鐘,在扳橋市區的西北隅,花園四周用圍牆封了起來,牆裏牆外似乎是兩個世界,我竟然不得其門而入,後來發現牆邊掛著一塊標示牌,才知道林家花園「正待」整建,所以停止開放,閒人免進。

    我沿著牆外的人行道走著,從雕花的孔隙中向內張望,卻發現有不少玩童,穿著短褲拖鞋,在裏面互相追逐嘻戲,這該是附近住家的孩子吧,無憂無慮的,天真而可愛,既然他們能夠在裏面玩耍,就一定可以從那兒進去。

    終於在一個轉角找到了入口的通道,由於旁邊就是民宅,竹桿上晾晒的衣服擋住了去路,腳踏車橫七豎八的堆在那裏,我彎腰跨了進去,看到有人在檢拾殘樑斷柱當柴燒,顯赫一時的名園竟落此地步,真令人不勝概嘆!而我們攝影者得趕快就現有的遺蹟留下最真實、原始的記錄。

     第二次再訪林家花園的時候,我已經是老馬識途,直驅園內,而且有了上一次對這裏的印象,我知道該如何來適應這周圍的環境,隨身帶的是廿八至八十米厘伸縮鏡頭一支和愛克發黑白軟片。

    對於園內四處散落的磚磚瓦瓦,實在是不易攝取,因為就像是建築工地一般,我不知來此攝影該是為了歷史?文學?或是為了繪畫?還是只為了攝影?可惜自己技拙,但求能忠實留下林家花園尚存的景觀,盼望大家都愛惜這珍貴的民族文化。

    追溯在清朝乾隆年間,本省鉅紳林氏從漳洲遷來台灣,道光廿七年定居林家花園現址,起初興建弼益館(現已拆除),後來又建三落大厝,再建五落大厝,以及規模龐大的花園,共計佔地近兩萬坪,最後竣工於光緒十九年。

    傳聞當時園中勝景有「定靜堂」,堂分二進,是以前宴客之地;「汲古書屋」,這是宅主藏書的地方;「方鑑齋」,是一間清幽典雅的書房;「觀稼樓」,此樓在一九一六年就倒坍了,當時日本人佔據台灣,更無人理會;另有水池戲台,池中有一對相連的亭子,名為「月波水榭」,是賞月之處;還有遊廊連接環繞這些建築物,長達五百公尺,一派江南庭園的景緻,真是美不勝收;但是現在的林家花園早已支離破碎,部份園地已另做他用,成了商業大樓,或為都市道路所貫穿,使原有的庭園風貌幾乎蕩然無存。

    我只得想像昔日雕樑畫棟、亭臺池榭、曲道迴廊、拱橋臥波、雅境畫意般的景色,然後由傾圯剝落的危牆中,尋求可拍的東西,雖然是破碎而不完整,卻仍然透著當時藝匠們的巧思,如圖一中的古厝,正面還相當可觀,裏面卻空蕩蕩的,後半部的屋頂整個塌了下來孩子們跑來跑去,成了捉迷藏的好地方。

    圖二的花牆,很別緻,但是因為無人管理的原故,任雜草在牆頂滋長,但一付老邁的樣子,形成一幅滄桑之美。

    林家花園不論在格局、造型、與規模上,據說均盛極一時,只是現在這裏卻是海已枯、石已爛,悲淒不堪,無疑的,林家花園本身就是一個大悲劇,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本省沒有任何一幢建築或聚落的規模可以與她相提並論,但也沒有任何一幢建築或聚落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損壞的如此徹底。

    我一面在斷簷殘壁中找尋攝影的構圖,一面在想,林家花園的整建工作十分不易,好在曾經非法佔住園內的幾百戶居民已徑遷出,政府有無比的信心,要恢復這一所名園的舊觀,但歷時雖久,未見動工,還給我留下這一點滄桑之美。

    最近幾年以來,鄉土攝影很是流行,可惜我忙於學業,對這一方面毫無研究,畢業以後就了業,更沒有時間向鄉土攝影的老前輩請教,因之,我只有對景物有所感觸,就拍、就寫,僅止於表達個人的情緒而已。我想還沒修整的林家花園,可能是鄉土攝影的好題材,如果由鄉土攝影家來拍,一定可以發揮他的專長,拍出非常傑出的作品的。

                                 (刊載於台北攝影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