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6 23:33:00天南星
KAKU的古道行 - 0.前言之二
雪山山脈以大霸尖山至雪山之間的「聖稜線」為中心,矗立在台灣的西北部,主稜自東北往西南伸展,東以蘭陽溪,南以大甲溪與中央山脈為界,兩大溪流在埤亞南鞍部(今思源埡口)衝撞,是這兩大山塊的聯繫。
造山運動與河川侵蝕的結果,使雪山山脈的支稜成放射狀排列,在北方及西方造成了三大流域及數個小流域,這三大流域分別為淡水河流域、頭前溪流域、大安溪流域。
淡水河是台灣第三長河川,主流長度(158.7km)僅次於濁水溪(186.4km)及高屏溪(171km),流域面積亦為第三大(2,726k㎡),僅次於高屏溪流域(3,257k㎡)及濁水溪流域(3,155k㎡)(註)。淡水河流域可以再細分為三個(次)流域(或可稱集水區):大漢溪流域、新店溪流域、基隆河流域。淡水河之所以形成今日面貌的故事比較複雜,事實上她是由三條溪流,經過兩次河川改道所演變成:一個地點在現今的桃園大溪一帶的石門水庫下游,由於桃園台地的生成,使原本向西入海的舊大漢溪改道向北;另一個地點在基隆、瑞芳一帶,向源襲奪的結果硬逼離太平洋只有兩公里不到的古基隆河轉了兩次90度的大彎之後流入台北盆地。
住在淡水河邊的朋友可能從來沒有想像過,這股河水由下由往上走,可以回溯現今行政區的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最遠的源頭在品田山下,翻過稜線即為台中縣。
另外兩條溪流的故事比較簡單,頭前溪流域全境在新竹縣市內發源自標高2618的樂山,雖稱不不上大溪大河,卻是新竹縣內最重要的河川,也是我與之牽絆最深的溪流。大安溪發源自雪山西麓,上游在苗栗縣內,山勢陡峭;下游為平坦的溪床,也是苗栗與台中的界河。
--------
當東北季風來臨時,觀察雪山山脈的雨量變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巴博庫魯到塔開山(北插天山)所形成的稜線阻擋了第一道水氣,當東北季風不夠強烈時,雨量會在此形成明顯的區隔。而按照蘇鴻傑老師對台灣植群地理區系的研究,此稜線以東為東北氣候區,屬於恆濕性氣候,以西為西北氣候區,屬於夏雨型氣候。
第二道稜線為大霸尖山往西北,經境界山轉北,至霞山再轉向東北,至李棟山、那結山為止。第三道稜線為境界山往西延伸,至樂山及加里山。隨著每次冷氣團南下所攜帶的水氣量的不同,這三道稜線的兩側的降雨量往往形成明顯差異。
受到雨量分佈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也有著不同的植被組成,松林未曾在巴博庫魯—塔開山以東佔有優勢,大安溪卻有著大面積的松林;台灣山毛櫸只在塔開山及鳥嘴山的稜線上出現(還有宜蘭的銅山);檜木則常見於巴博庫魯山區、雪白山區、鎮西堡、觀霧等地。
--------
可能在五、六千年以前,泰雅族的祖先們就已經渡海來到了台灣。雪山山脈的中、高海拔山區,大抵為泰雅族人活動的範圍(泰雅族的活動範圍還及花蓮的太魯閣及南投北部),只在新竹五峰與苗栗南庄,鵝公髻山兩側的小範圍區域,是賽夏族的領域。而泰雅族依照活動的範圍、次文化的差異、自我族群的認同,又可細分為幾個不同的群,例如:台北烏來的烏來群、大漢溪的大嵙坎群、新竹後山的基那吉群、新竹五峰的霞喀羅群等等。他們彼此或者友好、聯姻,或者仇視、爭伐,長年收成不好時可能大舉遷徙至另一塊土地,以遊耕的的方式在此生活了數千年。他們沒有「國」的概念,有的只是對部落或幾個部落組成的群的認同。
直到日本人統治了這個島。
日本從清朝的中國手中拿到對台灣的統治權後,便開始進行全面性的資源調查,動物、植物、地理、人類學,無一不在調查範圍內。此時山區難以馴服的「蕃人」便成為棘手的問題,又以泰雅族與布農族為最。為了徹底遂行管理蕃人的目的,在日治期間修築了多條警備道路,每隔數里設立駐在所及警力。
多年以後,對「蕃人」的稱呼變成「番人」又改為原住民。原本的人們被迫遷離居所後,警備道路也因失去了原有的目的而不再維護,逐漸荒涼。失去了功能的警備道路因時日久,被人們改稱為「古道」。這些古道在中海拔的山腰中蜿蜒,過去不被以攀登百岳或攻頂為主要目標的登山界所青睞,只偶有獵人靜靜的腳步經過。
如今因為台灣的人們對於旅遊的需求,以及林務局的轉型,其中有些警備道逐漸被開發出來,刈草、修路、掛上里程標示及解說牌,曰之「國家步道」。
很慶幸我與其中幾條古道的相識,在「國家步道」的規劃開始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而以上是我後來才獲得的知識。
註. 在本文中,XX溪與XX溪流域穿插使用,但我們應對這兩者的概念有所分別。XX溪或XX河指的是水體本身,若以較大尺度觀之,是一條線狀或帶狀的區域。而XX溪流域或XX河流域,指的是某個特定區域內的水流皆匯集至該溪流的土地,因此流域是一個面狀的區域。區別不同的溪流,端視其入海口而定,而用以區分不同流域的則是稜線。
造山運動與河川侵蝕的結果,使雪山山脈的支稜成放射狀排列,在北方及西方造成了三大流域及數個小流域,這三大流域分別為淡水河流域、頭前溪流域、大安溪流域。
淡水河是台灣第三長河川,主流長度(158.7km)僅次於濁水溪(186.4km)及高屏溪(171km),流域面積亦為第三大(2,726k㎡),僅次於高屏溪流域(3,257k㎡)及濁水溪流域(3,155k㎡)(註)。淡水河流域可以再細分為三個(次)流域(或可稱集水區):大漢溪流域、新店溪流域、基隆河流域。淡水河之所以形成今日面貌的故事比較複雜,事實上她是由三條溪流,經過兩次河川改道所演變成:一個地點在現今的桃園大溪一帶的石門水庫下游,由於桃園台地的生成,使原本向西入海的舊大漢溪改道向北;另一個地點在基隆、瑞芳一帶,向源襲奪的結果硬逼離太平洋只有兩公里不到的古基隆河轉了兩次90度的大彎之後流入台北盆地。
住在淡水河邊的朋友可能從來沒有想像過,這股河水由下由往上走,可以回溯現今行政區的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最遠的源頭在品田山下,翻過稜線即為台中縣。
另外兩條溪流的故事比較簡單,頭前溪流域全境在新竹縣市內發源自標高2618的樂山,雖稱不不上大溪大河,卻是新竹縣內最重要的河川,也是我與之牽絆最深的溪流。大安溪發源自雪山西麓,上游在苗栗縣內,山勢陡峭;下游為平坦的溪床,也是苗栗與台中的界河。
--------
當東北季風來臨時,觀察雪山山脈的雨量變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巴博庫魯到塔開山(北插天山)所形成的稜線阻擋了第一道水氣,當東北季風不夠強烈時,雨量會在此形成明顯的區隔。而按照蘇鴻傑老師對台灣植群地理區系的研究,此稜線以東為東北氣候區,屬於恆濕性氣候,以西為西北氣候區,屬於夏雨型氣候。
第二道稜線為大霸尖山往西北,經境界山轉北,至霞山再轉向東北,至李棟山、那結山為止。第三道稜線為境界山往西延伸,至樂山及加里山。隨著每次冷氣團南下所攜帶的水氣量的不同,這三道稜線的兩側的降雨量往往形成明顯差異。
受到雨量分佈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也有著不同的植被組成,松林未曾在巴博庫魯—塔開山以東佔有優勢,大安溪卻有著大面積的松林;台灣山毛櫸只在塔開山及鳥嘴山的稜線上出現(還有宜蘭的銅山);檜木則常見於巴博庫魯山區、雪白山區、鎮西堡、觀霧等地。
--------
可能在五、六千年以前,泰雅族的祖先們就已經渡海來到了台灣。雪山山脈的中、高海拔山區,大抵為泰雅族人活動的範圍(泰雅族的活動範圍還及花蓮的太魯閣及南投北部),只在新竹五峰與苗栗南庄,鵝公髻山兩側的小範圍區域,是賽夏族的領域。而泰雅族依照活動的範圍、次文化的差異、自我族群的認同,又可細分為幾個不同的群,例如:台北烏來的烏來群、大漢溪的大嵙坎群、新竹後山的基那吉群、新竹五峰的霞喀羅群等等。他們彼此或者友好、聯姻,或者仇視、爭伐,長年收成不好時可能大舉遷徙至另一塊土地,以遊耕的的方式在此生活了數千年。他們沒有「國」的概念,有的只是對部落或幾個部落組成的群的認同。
直到日本人統治了這個島。
日本從清朝的中國手中拿到對台灣的統治權後,便開始進行全面性的資源調查,動物、植物、地理、人類學,無一不在調查範圍內。此時山區難以馴服的「蕃人」便成為棘手的問題,又以泰雅族與布農族為最。為了徹底遂行管理蕃人的目的,在日治期間修築了多條警備道路,每隔數里設立駐在所及警力。
多年以後,對「蕃人」的稱呼變成「番人」又改為原住民。原本的人們被迫遷離居所後,警備道路也因失去了原有的目的而不再維護,逐漸荒涼。失去了功能的警備道路因時日久,被人們改稱為「古道」。這些古道在中海拔的山腰中蜿蜒,過去不被以攀登百岳或攻頂為主要目標的登山界所青睞,只偶有獵人靜靜的腳步經過。
如今因為台灣的人們對於旅遊的需求,以及林務局的轉型,其中有些警備道逐漸被開發出來,刈草、修路、掛上里程標示及解說牌,曰之「國家步道」。
很慶幸我與其中幾條古道的相識,在「國家步道」的規劃開始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而以上是我後來才獲得的知識。
註. 在本文中,XX溪與XX溪流域穿插使用,但我們應對這兩者的概念有所分別。XX溪或XX河指的是水體本身,若以較大尺度觀之,是一條線狀或帶狀的區域。而XX溪流域或XX河流域,指的是某個特定區域內的水流皆匯集至該溪流的土地,因此流域是一個面狀的區域。區別不同的溪流,端視其入海口而定,而用以區分不同流域的則是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