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4 21:14:33天南星

KAKU的古道行 - 0.前言之一

  以前在新竹念大學時,因為社團的緣故,經常往外跑,最常去的地方是港南、香山濕地、大山背山等地方,這些是我的自然觀察及教育養成的啟蒙地。
  大三之後開始參加登山社的活動,我也帶著生物觀察的經驗,將自己的視野拓展到一片更深入的區域——台灣的中級山與高山。在入伍之前,最常去的地方是橫越五峰鄉與尖石鄉的霞喀羅古道。
  退伍之後,先在中研院植物標本館找了份數位典藏的工作餬口,這是一份室內的工作,於是只能在心裡遙想那片美麗的森林。當師大開出植群計畫的助理缺的時候,稍經考慮我便換了工作。這份工作的活動區域在淡水河流域及頭前溪流域,也就是相當於北桃竹的山區,因此烏來、北橫、新竹後山是我經常出差的地方,也數度回到了霞喀羅。

----------

  根據楊南郡先生的定義,古道可以分為四類:1.清代道路。2.日治時代警備道路。3.原住民姻親路。4.商路。
  台灣西部的古道,從台北烏來到屏東來義,恰好可以連成一串兼具以上四者的歷史探索。伍元和先生在2002及2003年就曾經兩度帶隊完成這樣的壯舉,一次由北向南,一次反向。

----------

  剛下山的前兩天,最容易在清晨的鳥鳴中醒來,問自己:我在哪裡?該煮早餐了嗎?確定自己躺在家裡溫暖的被窩後,再抱著森林氣息的夢睡去。夢裡的森林就像霞喀羅的一樣,而我正背著背包向森林深處行去。
  在大學跟前一份工作的期間,走過了幾條古道,包含了伍元和先生帶隊走過的台北到苗栗的這一段。上巴陵聳立的檜木,馬里闊丸溪兩岸沙啞的櫸木,二月充斥在養老到白石每個轉角的宜蘭天南星,十二月霞喀羅滿地落花的烏心石,八月佐藤山某個坳谷長滿的棣慕華鳳仙花,日向駐在所被雕刻過的鬼櫟,還有司馬限林道上,一想到就讓人口水直流的百香果。
  在最近與一些朋友的對談中,那些行走在中級山,在古道裡的回憶又慢慢浮現了出來。
  
  我想寫些文字來介紹它們。或者,應該說是我與它們相識的經過,那段山與森林進入我的生命而成為我人格特質的一部份的,不可抹滅的時光。
  
  要從「銘印」我的霞喀羅開始呢,或是從距離我最近的巴福越嶺開始呢?
  就看我的心情吧。
圓恩 2007-06-14 22:34:55

哦!您也跟過五元的隊?
應該不是我有參予的那一次?
您寫的東西很棒
也謝謝你最近的留言
給了我許多觸動和回憶的起端

我會常來的
很高興你要開始了。

版主回應
不能算是我參加伍元的隊,不過我跟他確實一起上過山。
妳參與那次我們也錯身而過。
以後會慢慢介紹這些故事。:)

不過期末考在即,要先過了這關再說。
2007-06-15 0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