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 22:23:30安妮塔

懷樹又懷人。讀後

臉書追蹤的名家提到了這本書,我馬上上圖書館預約,來看。

書本能否和讀者產生共鳴,我認為其中一部分,跟讀者本身的人生經驗和興趣有關。

懷樹又懷人副標: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玉山社)

這本書,作者林莊生紀錄了自己兒時至中學時代,記憶中父親的生活以及與友人往來的細節,

你可能會想,那有什麼特別的嗎?

有的,作者父親是台中中央書局的創始人,算是一個知識人吧

往來的朋友想當然爾是某一特定的族群;

作者的兒時住在台中綠川附近,當時是日治後期,

中學的時候,則轉換到了國民黨政府治臺初期,

這樣子的社會角度和年代的描述紀錄,是現有的書籍中比較少見的,

雖然對我來說,那是很陌生的時代印象。

我好歹也曾是個台中縣人,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央書局,

(連自己家鄉,據說很有特殊意義的豐原三民書局的歷史都不知道)

在此分享書中幾部分我覺得有意思的內容,節錄如下:

(一)

我在美國求學時,有個同班的外省朋友曾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他說當年在糖廠做事,常常碰到同事彼此批評說:「某某人帶日本精神很重。」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跟他解釋說:如果批評的人是外省人,這是指被批評的人,還崇拜日本,是一個前朝的遺老;如果批評的人是本省人,是指被批評的人,甘願吃虧,仍固執原則,死不遷就的傻瓜。前一種批評帶有嘲笑的意思,後一種批評表示討厭之中,還有欣賞的意思。

(二)

我受過小學、中學,將近十年的日本教育,現在想起來,真是一段奇特的經驗。她們的教育雖然在知識的傳授和德性的培養方面,與他國之教育目標沒有什麼兩樣,但對學生之監督及訓練之方法則極為不同。

譬如小學生每月要吃一次「日之丸便當」,冬天禁止穿毛織內衣,離學校四公里內之學生不准騎腳踏車上學等,都是他們斯巴達式教育的特色。其實這種斯巴達式教育不僅在學校,在家庭裡也是如此。記得我在坂本家的時候,有一次鄰地新蓋房子(。。。。。中間沒有節錄到但大抵是有一個搶小禮物的活動。。。。。),結果我連一個都沒拾到。坂本太太看我兩手空空地回來,很失望地說:「莊兒,你到底怎麼搞的,連清(比我小三、四歲)都拾到兩三個,難道你害怕嗎?」我解釋說:「每次我一擁上去,都被別人搶先一步。」我對此事本不介意,等到晚上進入「茶間」(日語:tyno-ma,日本人的family room)時,發覺坂本太太正和她先生討論這件事情。看來她是把這件事情當作我性格上的缺點,擔心我這樣缺少「勇往邁進」(當時日本人之慣用語)之氣概,將來長大了怎麼當得起「日本男兒」(日語:大丈夫的意思)。這時我才了解,「勇氣」在日本人的家庭教育中多受重視。在家時,父親對我的口頭禪是「小孩子」應該怎樣,指的是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坂本夫婦對我的口頭禪是「男孩子」應該怎樣,指得是痛苦時不哭,有任務時勇敢執行。

Pearl Buck記述她在中國的見聞說:有一次盜賊闖進學校校長的家。有人問他:「你有沒有起來捉賊?」校長竟反問說:「我是一個讀書人,哪有這種『粗膽?』(原文:crude courage),我叫我太太起來。」聽到的人沒人怪校長,因為在中國,讀書人肉體上的勇氣(physical courage)並不受敬重。───看來,我還沒有接受正統的民族教育之前,已多少有民族氣質了。

一中每年有一次一萬公尺賽跑,這是學校的一件大事。一年級時,班上有一個胖子林君,賽前大家就擔心他跑不完全程,以過去的經驗,這種長跑,每年都有十幾個落伍者。那天他是最後一名跑回來,比起第一名,大概慢了兩個小時。賽後田中校長集合全校師生講評,對最後一名給予比最頭一名更高的讚辭說:「一年級孝組的林伯熙,以偉大的體格,排除萬難,堅持到底,其精神冠全校。」他們教育的重點,不在名次,而在精神面的人格形成,這是一個例子。

(三)

因為戰爭的關係,體能科如教練、銃劍術、體操等約佔四分之一。英文課每週有三堂,與國語科等量齊觀。國語科中的「國正」是日本國文,「文法」是指日本文法,「漢文」是指中文之文言文,內容採自《論語》、《唐詩》,還有日本漢學家之古文等,但卻用日語朗讀。

當時的課程中,「修練」、「修身」、「作法」(禮節),是針對學生德育方面的訓練而設。其中「修練」在整個教育制度上有特殊的地位。此課從前叫「操行」,是指老師對學生一般行為的總評價。但新制度之下的「修練」,是針對學生品行中的自我犧牲、為團體利益奮鬥的精神作為評價的主要對象。當時日本人將西方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解釋為「利己主義」,認為社會上這種人越多,社會越墮落。遺憾的是這種人在生存競爭中偏偏佔優勢,致使為國家社會奮鬥的人,反而會被淘汰。為挽救這種趨勢,使「利他主義」者能抬頭,特在學校中設此項德育科目,以此項成績作為學生升學時「審查」的根據。日據時代後期,無論是國民學校升中學,中學升高等學校,或高等學校升大學,一律採用「審查」與「考試」的雙軌制,缺一不可。這個與大陸文革時,培養「又紅又專」的學生,有極其相似的地方。此種辦法利弊參半,就利來說,確實能促進學生的自我犧牲之精神,學生比較肯做吃虧而不討好的事情;但就弊害方面來說,學生為要得到好的「考核」(審查),對老師絕對服從,養成comformity的習慣,對培養獨立思考之習慣性卻有很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