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
這半年,經歷了好多的波折。面對人性的複雜與黑暗面,有些難過。但正如跟孩子分享的,我不會對人性感到失望,而是該開心,開心自己能夠多認識了解人性的不同面向。
我依然期盼自己能夠引導他人將人性中好的一面展現出來,雖然我的能量不夠,我的能力也不夠,但我會盡力。
好友麗柔告訴我,趁年輕在小場子磨練、多學習,之後到了大場子就遊刃有餘了。感謝有她與其他好友的鼓勵與肯定,讓我勇於挑戰外境,也勇於面對這個脆弱受傷的自己。從一點一滴的進步,讓我發現很多東西並非不可能,只是被環境束縛了自己的意識罷了。
------------------------------------------------------------------------------------------------------
當時受挫,看到白居易的一些文字,突然覺得好契合自己的心情。面對生命中的求不得苦與無奈,著實「天意高難問」。對於人性,「人心彎彎曲曲水,世事重重疊疊山」的感慨油然而生。對於白居易朗見人性的智慧,有了深深的敬意!
當讀到陶潛的「縱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需盡,無復獨多慮」的曠達胸襟,方知自己的格局應該更為開闊。如何不被情緒所囿,真是門很高深的功課。
讀到王陽明〈睡起偶成〉「起向高樓撞曉鐘,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耳盡聾。」真有如聖之任者一般,對自己賦予如此深的期許。而檢視自己,是否有著勇猛無畏的心,為了自己的理想,不管受了多少傷,仍能起身前行呢?
前人字字珠璣的智慧,深深緊扣了自己的心。
重讀〈桃花源記〉,面對生命的困仄,該由「初極狹,才通人」轉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開闊。面對困境,我的念頭轉了嗎?能像柳宗元一般的轉念,由「漫漫而遊」的惴慄心境,轉為西山「悠悠乎」、「洋洋乎」的曠遠懷抱嗎?進而像〈黃州快哉亭記〉中所言的「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不以外境傷神、傷心。
儘管自己尚未有晴喜雨悲的文人情懷,但要能做到范仲淹那般的儒家實踐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要能「進亦憂,退亦憂」的仁者情懷,實在是太困難了!
誠如歷來文士一般,年輕時總有冰炭滿懷抱的感受,轉而投入道家為自己追尋生命安頓的途徑。自己也是如此啊!
但可愛的哥哥,指著一本書,他告訴我,我要與他人一點點不同,就在於要能夠「鐵肩擔道義」。說道義,太沉重;但我相信我的善學,能讓我在平凡中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
在心中輕輕的勉勵自己:「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雖對上天有著不斷的叩問,但我仍願信任自己的韌性,能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要對自己有信心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