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13:19:50無名

為何報考國發所?

除了〈當代中國大陸研究〉,這學期我還修了一門〈國家發展理論與實際〉,這兩門課為我的博士班下了經典的註腳,因為博士班全名為「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

《孫中山思想的時代意義:國家發展研究的視角》已絕版,如果不是因為課堂報告,我可能也沒有機會研讀這本龐老師的大作。

進國發所前,我對國發所的概念是很粗淺的,以為是三民主義研究所或中山學術研究所改名而來,並認為政治所才是正宗,國發所是大雜燴,什麼樣的背景的學生都收,什麼都不奇怪。

進國發所後,博班的同學果然是什麼背景都有,臥虎藏龍、各有所長:有來自企業界的、有來自文官體系的、有來自政治界的、有來自傳播業的、還有來自教育界的等等,其年齡大至退休、小至而立。

對國家發展研究有較為完整的認識,是在研讀龐老師這本書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不時想起博士班入學口試的時候,口試委員之一的龐老師問我一個問題,我一時半刻答不上來,他又重複問題一次,我後來也沒答好。他問:你研究所是研究政治思想,如果要繼續鑽研的話,可以選擇報考政治所,為什麼要報考我們國發所?我當下愣住,總不能回答說,因為名額較多,錄取的機會比較大?口試結束走出大成館,我有些懊悔,沒為這口試考古題準備一個穩妥的答案。我有時誠實太過,很難說出違心之論,沉默已是最大底線。

這學期的〈國家發展理論與實際〉的教師是李炳南教授,炳南老師非常認真,令人敬佩!為了介紹不同的國家發展理論與案例,他不僅安排每堂課由兩位同學就指定書籍,針對不同的國家發展主題做報告,他自己也把這些書都看過,並寫下他的感想和看法,跟我們分享、討論,可以說是教學相長的典範。對於同學:不一樣的立場,他包容;不完整的報告,他補充;不成熟的見解,他鼓勵。循循善誘,如沐春風!

在看了龐老師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國家發展研究其來有自,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強對峙,美國援外工作需要之下的產物。美國總統杜魯門在1949120日的就職演說,宣布「第四點計劃」,在這個計劃提供國家發展的研究經費。因此,從1950年開始,在社會科學領域有了以發展中國家或第三世界國家的成長發展做為探討主題的研究。算一算,到龐老師在2012年出版這本書時已逾一甲子,累積了不少研究成果。

這本書好比是國家發展研究的小百科,介紹了國家發展研究的相關理論及其脈絡,包括現代化理論、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新自由主義、發展型國家、全球化論述…等。

在閱讀的過程中,讓我不時回想起大學時在政治學、現代政治思想、以及國際關係等課程所接觸過的理論,有溫故知新的感覺。差別是,龐老師這本書詳細地從理論的思想傳承、不同派別的主張差異、到政策意涵跟批評,和以國家發展的視角來跟孫中山思想對話。──示範了如何進行學術討論跟對話,這是龐老師留給我們學術研究的珍貴遺產。

偶爾,我會想起第一學期修龐老師的三門課,因他的健康因素,起先由三位老師代課,期中考時他回來接著上其中兩門課。他要我們每個禮拜閱讀指定章節並交摘要,訓練我們「言簡意賅」的本事;他要我們做簡報,訓練我們「提綱挈領」的技巧。他說,經過不斷地操作,同學們熟習後,便可以把別人一本書裡面的菁華或重要觀點,用簡短的幾句話呈現出來,達到「取精用弘」的境界。──訓練如何摘要文獻,這是龐老師教給我們學術研究的基本功夫。

在準備報告的過程中,因為這本書已經絕版,幸虧有博班同學相借,為了掌握內容,也為了以後可以複習,我花了些時間對這本書做了詳細摘要35千多字,先是打字一整天,腰酸背痛。隔天想到手機有語音輸入功能,於是開始用語音輸入的方法轉成文字,再將文字貼到文件上修改。以前白話文運動時說「我手寫我口」,其實很難做到,因為手寫的速度比不上口說的速度,即使是打字也跟不上,但透過語音輸入,可以將文字跟口語幾乎同步,真正達到了「我手寫我口」。如此作法,不僅的可以省去打字的時間跟久坐問題,也可以省略邊翻資料邊打字,還要看螢幕校稿的來回檢查。

這篇文章也是以語音輸入的方式,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先將雜亂的想法化為文字,再整理修飾而成。我想,未來坊間的寫作課可能會出現「語音輸入寫作法」。

典型在夙昔,龐老師已經離開我們五個月了,我還是不時會懷念他,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忌日,因為那一天是我的生日。

 

圖:龐建國著《孫中山思想的時代意義:國家發展研究的視角》。台北:韋伯,2012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