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02:59:20無名

歷史的功用

楊照《不一樣的中國史》第五冊,談的是從東漢到魏晉,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清議的本質,用《後漢書》中的描述,就是『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大家聚在一起,評論一些有權力的人,看他們誰做得比較好,誰比較差;看他們誰是好人,誰品德有缺。」(頁72「品核公卿」是針對人,即從政者的品德優劣;「裁量執政」是針對事,即執政者的能力高下。前陣子某發言人因桃色風波請辭,有人以「才幹過人」諷之,可說是一語雙關,既是「品核公卿」,又兼「裁量執政」。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是歷史功用的標準答案之一。但楊照認為,「從『古為今用』出發,我們很容易對古人的行為賦予自以為是的現代解釋。」(頁22換句話說,像是春秋刺客的視死如歸跟東漢士人的不恤生死,表面上看似雷同的行為模式,其背後有著不一樣的歷史情境跟思想價值。因此,「看待歷史時,最好別急著評價,先弄清楚事實比較重要。」(頁316看待身邊周遭的人事,亦復如是,不追本溯源,從中間切一半,抓語病詰問,無濟於釐清事實真相。

歷史的功用是什麼?楊照認為:

「真正有幫助的,不是行為上直接的借鑑和模仿,而是深入了解人類行為的因果,……認識歷史時,『為什麼』比『是什麼』更重要。『是什麼』只要照抄留下來的資料就好了,但要回答『為什麼』,卻必須動用一項特殊的能力──同理心(empathy),即設身處地去想、去感受、去體驗的能力。……用這種方法來理解歷史、理解歷史人物,也就能用這種方法來理解現實、理解周遭的人。」(頁25

呂世浩說學歷史的兩大功用是「啟發智慧」跟「了解人性」,而透過學習歷史培養思辨能力有四步驟,包括:設身處地、揣摩通透、體貼入微、洞見表裡。兩者的說法可以相互參照。

「變與不變都是歷史,不能偏廢,因而不能假裝看不到變,將變的部分蒙混過去,刻意強調不變的部分。」(頁66例如,外戚和宦官,是東漢政治史最大的主題,西漢也有外戚和宦官,名稱跟角色一樣,但兩漢的運作方式卻不一樣。拿現代政治運作相比,民進黨跟國民黨完全執政時都有同黨籍的行政院長跟立法院長,名稱跟角色一樣,但兩黨的運作方式卻不一樣,從「馬王政爭」到「太陽花學運」,即為顯例。

「有些事物在歷史中內容改變了,名稱卻沒有變;也有倒過來的現象,有些事物取得了新的名字,內容上卻維繫或繼承了過去的某種相同的內容。」(頁85前者如「封建」,周代、漢代和我們現代人掛在口頭上的封建意涵都不一樣;後者如五院之一的「監察院」跟歷朝歷代所設立的「御史台」、「督察院」、「司隸校尉」、「刺史」等等。

「歷史之變以漸不以驟」是錢穆先生談歷史時特別強調的觀念,意即歷史是漸進改變,不會一下子就變。「王莽和王安石所犯的根本錯誤,就在於不相信、不尊重『歷史之變以漸不以驟』的法則。」(頁83從這樣的原則看待當代的執政表現,或許就比較能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施政,而非相信那些馬上就會有所改變的選舉口號。

「『三國』是一個被建構出來的歷史詮釋概念,而不是簡單的歷史事實。」(頁216如此建構的結果有好有壞,好處是可以讓人在混亂的歷史現象中找到秩序,壞處是過於簡化原本極其複雜的歷史。事實片段散落四處,不建構概念詮釋難以講述,但卻可能讓人缺乏耐心、缺乏思辨能力去理解。(參閱頁194~196

「如何界定歷史的範圍?什麼事該被納入歷史中,什麼事又可以被排除在外?」(頁226這是學歷史會遇到的根本問題,楊照以此設問,談他不喜歡,卻很重要的王充,因為王充《論衡》的奇言怪論,開啟從「游談」到「清談」的變化。楊照自承討厭王充,但不因此否認王充和《論衡》的歷史地位。以此強調,一個歷史研究者,必須自我審視是否因其好惡而扭曲了對歷史變數的判斷?(參閱頁228

讀楊照《不一樣的中國史》第五冊的過程中,冒出兩個問題:

其一,書是否要從頭看到尾?歷史給人的感覺是有時間先後,一脈相承,但在不同的講題下,未必具有前後相承的關係,如〈第三講 漢代的社會運作與社會風氣〉與〈第四講 漢代的食衣住行〉,跳著看並不妨礙對其他講題的理解,但我還是從頭看到尾了。

其二,學歷史有什麼用?除了前面提過楊照跟呂世浩的說法外,我認為歷史框架可以提供我們類比思考,例如,看到內朝與外朝之分,類比到總統府與行政院間的權力運作關係,權力的本質不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有多大的差別。

 
【圖:楊照著,《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台北:遠流,202081日初版一刷】

藍心 2020-10-01 14:01:07

中秋愉快

版主回應
中秋快樂喔 ^^ 2020-10-01 22: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