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6 02:07:15無名

法度可傳,匠心在人

從春秋戰國到秦,封建失序,處士橫議,各國攻伐不斷,諸子百家爭鳴,一如楊照《不一樣的中國史》第三冊副標題:「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以下引用《孟子》章句摘錄本冊之心得:

「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楊照表示,春秋時期留下那麼多視死如歸的故事,他們是出於個人選擇,而非被禮教所迫。即孔子所謂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仁,有殺身以成仁。」彰顯出那是個人精神強烈發展的時代。孔子的禮強調發自內心,而非外在的行為規範。因此,「區別孔子的禮和後來的禮教,也就是用一種『求異』的眼光所看到的中國歷史。」(頁52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楊照認為,孟子是位言語和信念的鬥士,傳統閱讀《孟子》的方式,並沒有著重在孟子的雄辯姿態。戰國時期是個合縱連橫的時代,在那樣的多元言論環境中,主張要被聽到,需要特殊的技巧;主張要被接受,更需要特殊的技巧。」(頁149因此,孟子怎麼說和他說什麼同樣重要。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

楊照指出,戰國長期的混亂後,建立一人專制的帝國系統,並非歷史唯一的必然發展,還有兩條沒走的路:一條是建立讓列國並存的秩序,另一條是如《呂氏春秋》所綜整的各家思想的框架。是故,「所有歷史變化的發展,一定有其偶然機遇,一定存在著現實以外的可能性。」(頁252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

楊照說,以「長平之戰」為例,要動員數十萬軍士參戰需要許多條件,包括大量的人口、足夠的糧食,以及足夠的兵器,以此推論人口的成長、生產方式的突破,以及鐵器在農業與戰爭的普遍使用。因此,「重新認識中國歷史,一種方式就在認識細節。」(頁68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楊照提醒,歷史記錄不等同於原本的歷史事件,歷史知識不等同於歷史事實,例如,秦一統六國是事實,但為何秦能夠做到?用什麼的方式做到?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哪些是具決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而不同的選擇會讓歷史呈現不同的面貌與觀點。(參閱頁22~26

「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在這一系列的書中,楊照在介紹歷史知識外,亦說明歷史知識形成的過程。讀者能領略或參與對話多少,除了理解力外,背景知識亦是關鍵,本冊談及《楚辭》、《墨子》、《孟子》、《荀子》,假如沒看過原典,對於楊照的解析,可能很難給予精確的評價。

 
【圖:楊照著,《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台北:遠流,202061日初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