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6 00:01:51中杯冰那堤

【布拉格深呼吸】寂寞的大人組成了寂寞的家庭


擁抱大白熊(Bear Hug)電影劇情簡介:

在冰原上出生的北極熊小時候是很脆弱的,小北極熊不斷跟媽媽學習生存的技巧,到了兩歲那一年,媽媽就會離開牠們,讓牠們獨立生活。小熊看著媽媽離開的樣子讓人覺得心疼,但這也是物種生存的智慧吧!

趙大軍的爸爸、媽媽離婚了,美麗的媽媽是空中小姐,只能偶爾在飛行的空檔來看他。爸爸工作很忙,又要追求時髦的大明星丁小婷,只有住在家裡的胖表姊怡芬可以照顧他。

怡芬家的經濟狀況吃緊,她很想買櫥窗裡白熊媽媽抱著小白熊的布偶,於是住到阿姨家照顧頑皮的表弟,賺取零用錢。兩個寂寞的小鬼相依為命,卻又彼此敵對,互相嫌惡。大軍討厭怡芬管他,怡芬討厭大軍跳到自己身上,兩個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都極力想擺脫對方。

爸爸、媽媽沒辦法應付大軍每天在家裡和學校出的狀況,決定要送他出國唸書。大軍不願意離開家,假裝被綁架,他發簡訊要媽媽來找他,但是媽媽忙著試結婚禮服,沒時間接電話。大軍一個人在街上流浪,全家出動找人,只有怡芬想到他可能在哪裡。找到大軍時,她發現自己心裡竟然有一份不捨……。

寂寞的孩子心裡都有一個洞,這樣把大軍送走,他真的會獨立生活嗎?

--------------------------------------------------------------------------------------------

經過玩具店,櫥窗裡或是陳列架上擺滿了各種絨毛填充玩具,或大或小,造型各異,圓鼓鼓的身軀加上軟呼呼的觸感,還有那個無辜的表情,讓人忍不住想攬它入懷,或是,被它抱個滿懷?

閉上眼,那種好暖、好暖又好安全的感覺,可是記憶裡媽媽的擁抱?

當小小孩長大成人組成了自己的家庭,讓另一個小小孩在此誕生與成長,媽媽懷裡的香,似乎從未間斷,從一個小小孩傳承到另一個小小孩,我們從未寂寞。

然而,在小小孩的心中有時也會偷偷滴下眼淚,滾熱的淚珠也暖和不了寂寞的冷,就綣曲在衣櫃裡的毛線堆中吧,或許沈沈睡去,等到一覺醒來會不會有一雙手,有著熟悉的味道,把我摟在懷裡,是好寶貝、好寶貝的那種感覺呢?

「因為身邊有太多寂寞的小孩,所以寫出這樣的劇本故事。」電影「擁抱大白熊」編劇黃黎明說著她動筆的契機,在她的觀察裡,那些愛搗亂的、毛躁、頑皮與用盡各種方法來破壞秩序的孩子,常常只是因為寂寞,所以他們只得透過調皮搗蛋來引起注意。其實,他們並不壞。

因為疏於照顧而寂寞的孩子,被迫選擇成為一個「麻煩的小孩」,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悲哀?黃黎明的疑問:「一個小孩能有多壞呢?」對於「壞小孩」她多是心疼的,尤其是許多壞小孩的背後有著疏離的家庭關係,他們可能接受不到父母二人直接的教養,也可能家庭總是一貫的冷漠,更多時候是父母「忘記」了小孩也需要心理上的安全與依附,即使家庭人口眾多,在這來來去去的不固定家庭步調裡,誰是孩子依附的對象?

預計九月下旬上映的電影「擁抱大白熊」,敘說著孩子的寂寞心事,忙於再婚的媽媽與忙於交女朋友的爸爸,在離異的單親家庭裡,總是有人,卻也總不是孩子心中渴望的那個人。或許,因為大人也太寂寞了。別忘了,小小孩是能感知大人的情緒。當寂寞的大人組成了寂寞的家庭,為了填補寂寞與滿足生活,大人更加顯得擾攘,這樣不安定的氛圍引起了孩子的不安全感,孩子開始懷疑自己值不值得被愛,為了引起愛,孩子寧願做個麻煩壞小孩,然後是大人對孩子愈來愈多的責罵與疏離,這樣的惡性循環正在不斷上演。

是否,我們都忘了我們曾經是個小小孩?小小孩的需要是什麼,似乎是那樣遙遠的記憶。

電影用北極熊的故事作引,小北極熊長大之後必定要離開媽媽,可是在成長的過程裡,北極熊媽媽即使不是那麼與小北極熊嘻耍玩樂,卻總是守候在側,讓小北極熊可以很安心地探索外面的世界,因為北極熊媽媽總是會在那裡。現在的家庭多為雙薪小家庭,或是愈來愈多的單親家庭、獨生子女家庭,爸爸或媽媽在家庭裡的角色也愈趨複雜化,為了家計或是其他理由,他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與孩子相處互動。這樣的情形對黃黎明來說,她以為就像北極熊媽媽與小北極熊的相處,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是「媽媽在這裡」、「爸爸在那裡」,要讓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是爸媽心裡的第一優先順序,即便沒有那麼多時間與孩子朝夕相處、接送他上下學,孩子依然可以覺得「放心」,因為他們知道爸爸媽媽不會棄他而去。

有時候不一定非要滿口心肝寶貝對著孩子說,人與人接觸的溫暖,相互擁抱、撫摸所傳達的感情,是那樣真情流露。或許摸一摸孩子的頭,給予一個鼓勵的微笑;或許親子二人就來個「無尾熊抱抱」,臉頰摩擦著臉頰,心跳貼著心跳……有多久我們忘了抱抱我們的寶貝呢?


(擁抱大白熊)電影官方網站—
http://event.636.com.tw/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