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12:57:51andie

沒差嗎?有差!

20121124

雖然起晚了,雖然天還下著雨,雖然昨天一整天的工作坊讓身體有點累,不過,真的得要說,堅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的,再累都值得(回家時是睡到突然聽到新埔站到了,才醒來,然後,竟可以從容地下車耶)!

今天參加了社會企業的交流研討會,滿滿都是讚嘆與希望。

誰說,社會福利一定要依賴慈善?誰說,企業就一定會剝削?今天與會分享的新加坡企業家們(有人擁有好多個購物商場,在世界各地都有他們的自有品牌;有人從無到有,基於社會責任,創造出一個以往的人不覺得可行的企業,但,竟也成功了),雖然開玩笑說自己不是腦袋壞掉不然就是笨掉了才做這樣的事情,因為竟然不是只是為了賺錢!

不過他們也說,未來的趨勢,是合作。合作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利益!

以往那種崇尚孫子兵法的爾虞我詐的競爭的模式,已經不適合未來的企業經營,因為資源愈來愈稀少,競爭,只會讓大家囤積過多資源(因為帶著如果我不搶,就會被別人搶走的匱乏感),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合作,才能讓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用,尤其是,當這樣的合作,是可以創造出彼此的利益的時候。

社會企業的理念,在於利潤的分配,是在分享而非獨占。同時在創造利潤的同時,也成就一個或數個對社會有益的目標。是一種共榮共享的分配模式,所以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會願意各盡所能,因為,可以各取所需。

而且,一個大姐跟我說,社會企業愈來愈多的話,市場或許就比較不容易被大企業獨佔,也就能減緩企業的托拉斯化與貧富差距的擴大...

烏托邦?不可能?

先別說太快!臺灣,對,就在臺灣,就有社會福利機構,堅持不要政府的補助,開創各種自有品牌,協助他們的個案,有尊嚴地自給自足;也有銀行,不只開始提供信貸給弱勢族群,而且,還派理財專員給予指導,讓弱勢族群了解生意經營的訣竅...

其中有個16歲的社會企業家(他從13歲開始賣出自己的畫作,去幫助弱勢的小朋友,持續到現在),他分享了聽到的一個關於海星的故事:

他說,有個少年,沿著退了潮的海灘散步,邊走邊撿拾起海灘上被擱淺的海星,丟回海裡,避免牠們被太陽曬死。有個老人家看到,問少年在做甚麼,少年告訴他自己的企圖。老人家聽了哈哈大笑,指著滿滿一整個沙灘的海星,跟少年說,「不可能的!你撿不完的!就算你救了這幾隻,你能救這所有的海星嗎?有甚麼差別的?別白費心思了!」少年聽了老人家的說法,不置可否,再次彎下腰,撿了另一隻海星,丟回海裡去,然後對老人家說:「對那隻來說,就有差別!」

而整個研討會最讓我震撼與新有戚戚焉的一句話是:

領袖,與一般人的差別只是在於他們敢於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做出改變!

加油呀,我們!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