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5 10:50:34牛樟芝

健康專題分享-NO.78【老人失眠這樣治!】

  老人失眠原因有可能是生理老化,但也有更多的原因是其他疾病或因素所造成,因此不應視失眠為老化的必然現象而疏忽治療。老人失眠因素眾多,提供以下睡眠衛生需注意事項,讓老人家們可夜夜都入眠:

   

一、定時就寢及起床
   即使前一天睡不好,也不要白天賴床、補眠、多睡。
1. 子時之前一定要睡覺

  在少林寺的養生概念中,睡覺是人生第一件大事。長年熬夜的人,無論男女,直接傷肝,日久會傷腎,接著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暗無光。此時就是天天補品,天天鍛煉身體,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帶來的傷害。

  因此,早起沒關係,但晚睡絕對不行。許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習慣,這往往容易傷肝傷精傷膽。這樣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心情常感抑鬱,快樂的時候不多,肺氣也受影響,長期得不到有效宣發。有人認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補回來,其實根本補不回來,不是睡不著,就是睡不夠,即使感覺補過來了,其實身體氣血已經損傷大半了。



         

2. 睡眠一定要早起

  僧人過的是晨鐘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會超過早上6點起床,春夏秋季儘量在5點之前起床。對人體養生而言,早起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

  早起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若起床太晚,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此外,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點到9點最為活躍,是營養吸收的「黃金時段」。所以,千萬不要賴床,頭昏、疲憊不堪很多都是由於貪睡引起的。


二、睡覺前,最好心無雜念:

  「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于水,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最後化為烏有,自然睡著」。這是禪醫入睡時的理想精神狀態。很多時候,失眠源於入睡時有揮之不去的雜念。此時,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以免耗神,更難入睡,最好的辦法是起坐一會兒後再睡。實際上,對於現代人來說,要想在晚上11點前入眠,早早上床醞釀情緒也很關鍵,以便給心神一段慢慢沉靜下來的時間。「先睡心,後睡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嘗試在睡覺前簡單地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或者跏趺坐,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三、睡眠的起居注意
    環境方面,睡覺時注意睡覺關窗,不能開風扇和空調,否則容易損傷氣血。所以晚上睡覺不開窗,不開空調,不開風扇,連房門也關上,效果最好。如果感覺熱,就把房門打開,窗戶關上,雖然效果差了一點,但是不至於第二天早上起來渾身乏力,後背僵硬。



          

  飲食上,晚上不能暴飲暴食,否則肚子脹鼓鼓的,翻來覆去也睡不著,既影響胃的功能,也降低睡眠品質,得不償失。


四、睡覺時四肢要暖
   
四肢不暖,肯定是腎陽不足,應該在睡覺之前把手腳捂暖,尤其是手腳、肚臍和背後的命門都要蓋好。這裏教腎陽虛的人一個好方法,就是睡覺時穿上棉襪子並戴上手套睡覺,剛開始可能不太習慣,慢慢就好了,堅持一段時間效果會非常明顯。關於睡覺的姿勢,入睡快的人可右側臥,右手掌托右耳。

五、戒菸、茶、咖啡及飲食少鹽
   
茶及咖啡會引起失眠,避免在下午以後飲用。此外,研究發現,吃過量的鹽,會干擾正常睡眠。


六、午時宜小睡或靜坐養神

 午時(相當於上午11點至中午1點),此時,如條件有限,不能睡覺,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在禪堂打坐修行的禪師都習慣於在午時打個盹兒。其實,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3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5分鐘等於六個鐘頭。

七、每天定量的運動

    運動時,宜心情放鬆,以有氧運動及適量肌肉訓練為佳,但黃昏後,不要做劇烈或刺激性運動。




          

八、結語

    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狀態勢必會對大家的生活造成不便影響,失眠症狀發生後,患者要引起重視,及早治療。但是不能病急亂投醫,正確的做法是冷靜對待,樹立信心,認真分析,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好的治療能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並且減輕家人和個人的負擔。如果家中老年人有失眠的情形,不單是老化現象所引起,應找出病因來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