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3 17:28:49fake fox

燃燒的靈魂- Vincent Van Gogh

 梵谷 (1853-1890) 是荷蘭出生的藝術大師,雖然只有短暫的37年人生,卻用最後10年完成800幅畫作與1200幅素描。這次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燃燒的靈魂】2009/12/11-2010/03/28,有97幅重要的素描與油畫作品,是由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借出,而另一幅奧維時期油畫 [蓟花] 則是由日本POLA美術館提供。

 

展覽共分七個單元,依序為: 1.波林那吉/布魯賽爾 (1878.12-1881.4)2. 時期埃頓 (1881.4-1881.12)3.海牙時期 (1882-1883.9)4.努南時期 (1883.12-1885.11)5.巴黎時期 (1886.2.27-1888.2)6.南法時期/阿爾與勝雷米 (1888.2-1890.5)7.奧維 (1890.5.20-1890.7.29)

 

188027歲的梵谷下定決心要當畫家,他開始用素描表現人性的題材如;農夫,礦工,及其它勞動工作者。另外他也臨摹名家作品,其中的代表作為米勒的《晚禱》。也許是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晚禱》畫中兩個平凡人物虔誠的禱告姿態感動了梵谷,梵谷將它臨摹成一件逼近原作的素描。梵谷先用鉛筆在在白色的紙上勾描大致的型態,再以黑色和紅色粉筆分別強調人物特徵、陰影及黃昏天空,最後還用淡薄的水彩暈染了整個地面。這幅畫所呈現的除了代表梵谷對《晚禱》特別的喜愛外,還有他在素描中學習的深度。 

 


晚禱(仿米勒) 1880.10  black chalk, pencil, wash and red chalk,

heightened with white, on (originally) grey-blue on laid paper 

46.8 x 62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梵谷雖未經學院訓練,卻勇於嘗試各種媒材的運用:炭筆、墨水筆、粉筆、水彩等。埃頓時期展出的作品以人物素描居多,梵谷多先以獨特的直線、橫線強而有力的結構形體,即使人物比例未臻成熟,但因多媒材重複使用,他依然能創造出層次豐富,且具生命力的畫面,例如:《持鐮除草的男孩》。

 


持鐮除草的男孩  Boy with a Sickle  1881.10  Black chalk,

charcoal,grey wash,and opaque watercolor on laid paper 

47 x 61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而在埃頓時期還有一幅比較特別的靜物油畫《有草帽的靜物》,這件靜物油畫,畫的是尋常事物,題材色調也很相近。由於它是一幅將油畫直接畫在裱貼在畫布上的紙面習做,表面貼妥平滑,對剛學油畫的梵谷是一挑戰,所以在處理畫面時,梵谷著重在光線的變化,並強調明暗效果來突顯主題黃色草帽的立體感。

 

有草帽的靜物  Still Life with Straw Hat  1881.12  oil on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36.5 x 53.5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1881年梵谷在海牙時,與妓女席恩同居,他以席恩和她的孩子為模特兒,創造出多幅肖像,另外他在表姐夫畫家莫弗那裡也得到了一些指導,因此繪畫技巧有了驚人的進步。在《海牙一景》裡,梵谷只是單純的使用鉛筆,並運用屬於他那直率個性的直、橫線條,就把看似尋常的街景,處理得非常完整。梵谷除了成功的運用透視比例來鋪陳物體的大、小及遠、近關係外,更在許多細節上展露他素描的功力,例如:平行而直立的樹幹,暗示著蕭瑟的季節;樹叢後的建築隱約的顯出在明亮的天空背景之前,形成的高低起伏的剪影;建築剪影中零零落落的明亮的窗戶,因滲入光線而隱約跳動著;街上行人厚重衣物所傳遞出的時間感;以及馬路上交錯重複的線條,延伸出石子路的質感,在在證明《海牙一景》是一幅難得的素描傑作。



海牙一景  View of The Hague  1882.3  pencil, pen in black ink

(faded to brown in parts), wash on wove paper  24.9 x 30.8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1883年梵谷遷居努南與父母同住,除了創作了許多農夫、農婦在田間勞動的人物素描外,也創作不少以織布工人為主題的作品,《紡織機與織工》即是這時期的代表作之一。《紡織機與織工》的畫面雖然有點深沉鬱悶,但那樸質的氛圍所透露出的光芒,卻能引領觀眾細細品嘗。複雜的織布機在室內的陰影中,若隱若現的透露它那複雜的細節,僅僅由背景中三扇門窗所透露的光線,映照出畫面左邊織工的側影與紡織動作。這是一個勤奮的勞動者,在昏暗的空間裡為了生活努力工作的真實畫面,對梵谷而言,認真專注的工作神情、姿態所散發出來的吸引力的是令他感動的,也是他創作靈感的來源。


紡織機與織工  Loom with Weaver  1884.6-7  oil on canvas  61 x 93 cm  Kroller-    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1886年梵谷三十三歲到了巴黎,接觸到許多五花八門的藝術流派,其中影響他最深的是「印象派」。「印象派」是繪畫史上相當科學的繪畫,他們用原色交織,企圖捕捉室外變化多端的光影,這是需要很多對顏色與光的研究的,因此印象派相信他們最貼近真實。經由弟弟西奧的引進梵谷結識了許多「印象派」以及「新印象派」的畫家,如:羅特列克、畢沙羅、秀拉、高更等人,對他的藝術影響很大,他的畫也變得比以前明朗。梵谷畫裡的色彩變了,不像以前沉鬱,開始滲入新印象派畫家[點、描]手法,色彩變得鮮明亮麗。描繪手法不以面、塊的整理技巧,開始採用對比色彩的細緻線條和小點。1887年梵谷完成的《餐廳內》與《藍色花瓶》這些色彩繽紛的傑作,就是受到秀拉(Georges Seurat,1859-1981)大師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的影響。

 

餐廳內  Interior of a Restaurant  1887  oil on canvas  45.5 x 56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的「點、描」風格在當時引起許多人的注目,那是一張用單純色彩點狀的筆觸,一點一點的塗描在白色畫布上的大型畫作。秀拉所使用「點」原理非常接近現代的數位影像的基本單位「像素」,秀拉點畫裡的一點,相當於數位影像裡的一個像素,他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是由許許多多不同顏色的「點」所組成,而一張數位影像則是由許許多多不同顏色的「像素」所組成。秀拉發明的「點、描」技巧不僅在十九世紀是非常大的成就,就連數位時代的現代人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可惜天忌英才,秀拉在32歲時就因病過世。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  1884  oil

on canvas  207.6 x 308 cm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藍色花瓶》裡,梵谷所運用的「印象派」理論,是以鮮豔的顏料原色,不在調色盤上多作調和,就直接描繪事物。所使用的「印象派」技法,是直接點描畫中花朵、桌面與花器,而不先用線條勾勒事物輪廓。為了區分主題與背景,梵谷聰明的採用對比色,相較主題花與瓶明亮繽紛的色彩,背景沉著的色調,襯托著形象完整而富有變化的花卉型態。梵谷除了受到印象畫派的吸引外,在巴黎時期的他也開始欣賞日本浮世繪的線條及造形,並將那種愛慕的情懷用到他的畫上,自此造就了梵谷與眾不同的新印象派風格。

 


藍色瓶花  Flowers in a Blue Vase  1887.6.  oil on canvas 

61.5 x 38.5 cm  Krol 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因為有了想要接近陽光平原的衝動,1888年梵谷來到了法國南部阿爾。阿爾有著燦爛的陽光、冰翠的河水,美麗的景色使他精神很愉快,他喜歡在大自然的田園中畫畫,畫了許多鄉間風景、小橋、橘子園、紅頭巾的洗衣女郎。

    聖瑪莉德拉梅一景   View of Saintes-Maries-de-la-Mer      1888.6  oil on cancas   64.2 X 53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阿爾待了近兩年的時間,梵谷畫了超過兩百件作品,幾乎所有作品都是黃色調子,充滿了澄清的大氣及歡樂的色彩。梵谷在阿爾租的黃色房子成為他的「南方畫坊」,甚至邀請高更前來與他同住,但因兩人性格差異大而常爭吵,最後於是有了梵谷的割耳事件。當時的梵谷,已不是先前那個瘋狂愛上阿爾,興高采烈的畫家,他對人性失望透頂,在割耳事件自畫像裡,他不僅用黃、紅、綠來表達瘋狂與絕望,眼神也充滿憂鬱、不安與絕望感。

「自畫像」是梵谷除了人物、靜物、風景畫外重要的主題之一。早在巴黎時期,因為生活拮据請不起模特兒,他就常對著鏡子畫自己,總共創作了約30幅自畫像。而在自畫像的表現上,梵谷捨棄他個人形象的單純塑造,反而真誠的畫進心裡的層面。不論是不安而銳利的眼神,或是癡呆又發的表情,他總是能在第一瞬間,傳遞出他觀看自己,豪不遮掩的心理狀態。梵谷這種誠實面對自己的藝術情操,可謂是荷蘭十九世紀的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林布蘭特是荷蘭十六世紀的肖像大師,他也是一位善於凝視自己獨特的外貌與探索深層心理的特殊天才。

        自畫像  Self-portrait  1887.6  oil on cardboard  32.8 x 24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割耳事件」之後,梵谷的精神漸漸不穩定,1889年住進了聖雷米精神療養院,他在這裡依然不停的創作,並發展出別具特色的「漩渦條」,本次展覽中的《橄欖樹叢》、《柏樹與兩個人物》、與《普羅旺斯夜間的村路》等,即是此時期的油畫作品。

在聖雷米療養院期間,梵谷以驚人的創作力,畫了超過一百五十件作品。《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梵谷取景於花園的一角,畫面由黃色建築物旁的兩條小徑延伸出來,繁密的樹叢占滿右上角,色彩豐富如織錦,而樹叢下的青蔥與黃綠的芳草,則綠意盎然、層次分明的沿著小徑拉向前景。這是一副繁複又繽紛的畫作,整個畫面梵谷運用的是清晰又明快的筆觸,勾勒出樹叢裡清楚可見的樹幹、樹枝,以及不可勝數的樹葉,連兩旁小徑的短草,梵谷也不畏繁瑣的將細節一一呈現於畫面。 

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  The garden of the asylum at Saint-

Remy  1889.5  oil on cancas   91.5 X 72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橄欖樹叢》是一幅充滿力量與豐富層次的動人之作,梵谷運用如浮世繪木刻般的強勁線條,以短促的筆觸,扭轉有力的藉著起伏的地形向上延伸,蒼勁的樹幹烘托著綿密而厚實的樹叢,上方的藍天也是延著樹梢上細密的線條往天空擴散。厚實的畫面由黃、綠、藍色調為主,油彩一層一層的堆疊,層次豐富而飽滿,形成一種既充實,又似乎伸手可及的真實感。《橄欖樹叢》是在這次展覽裡,我最喜歡的畫作,站在它前面時感覺橄欖樹就在前方,並且隨風搖曳著,它像一幅三D畫般的生動,梵谷的這副畫,會將觀眾帶領到他最喜歡的南法。

 

 

 橄欖樹叢  Olive Grove  1889.6.  oil on canvas  72.4 x 91.9 cm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未經學院訓練過的梵谷,常常在畫面結構裡,展露他與生俱來的天分,《普羅旺斯夜間的村路》是這次畫展裡最受矚目的畫作,梵谷大膽的將一株大型的柏樹放置於畫面的正中央,地平線從中間穿過,形成一個如十字架般穩定的結構,下方傾斜的路面與黃色的草地也因這株柏樹而達到平衡。除了畫面右方,遠處的幾株柏樹延續了螺旋形的造型和扭曲的筆觸,整副畫,包括中景主題的大柏樹都是以爽朗、直硬的線條完成。這是一副景物清晰、風景明朗的畫作,畫的雖然是夜景,梵谷高明的不用深色調,藍色天空中的一彎明月與一顆閃耀的星星,對應著馬路上的馬車及行人,給觀眾一種時空轉換的神祕感。

 

 

普羅旺斯夜間的鄉村路  Country Road in Provence by Night 

1890.5.  Oil on Canvas  90.6 x 72 cm  Collection Kroller-Mu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梵谷人生的最後兩個月來到了,距離巴黎35公里的小城市奧維。在不到七十天的時間裡,他總共留下六十幾件作品,最後在一望無際的麥田中扣下板機,重傷不治身亡。可能是為了有完好的 ending,【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中,唯一由日本POLA美術館提供的《花》,也是唯一的一幅奧維時期油畫。《花》是一種野地裡蔓生的花草,它的花莖繁葉長滿了刺,而花型複雜,苞片及花蕊更難以刻劃。梵谷用粗率的筆觸簡單的勾勒出奇貌不揚卻充滿生命力的花,就如在他坎坷人生裡所創作出的其他精彩畫作,一樣的耐人尋味。

 


 
蓟花  Flower Vase with Thistles  1890.6.  40.8 x 33.6 cm 

Polo Musueum of Art

 

 

 

 

 

 

魔彈射手 2011-05-18 00:25:33

在日本看到了「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的真蹟,當時讓我感到一種不可思議的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