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9 08:03:49艾倫

商業週刊1109期-台灣是第四名的孩子

ECD跨國競爭力調查

台灣是第4名的孩子

 

為什麼數學分數全球第一、科學分數全球第四的台灣學生,信心度排名卻是倒數?

這是全世界最大規模、最權威的學生測驗結果!

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二○○六年對全球五十七國,超過四十萬名、十五歲學生進行的學科與相關能力測驗(PISA),台灣學生呈現很兩極的現象:數學測驗分數,全球第一名,非常厲害;科學分數全球第四名,比美國、日本的學生都出色。分數這麼傑出的孩子,卻出現高反差的另一結果。針對科學的信心度問題,被問到「課堂上所教的科學知識我都非常了解」,台灣學生的自我評價倒數第四名。不只如此,其他相關的信心度問題測試,譬如在回答「學校的科學課程對我來說很簡單」、「我在科學考試及科學專案上表現良好」等問題,台灣學生的自我評價在全球都呈現倒數第四、第三名!

美國的孩子完全相反,信心排名遠高於考試排名。芬蘭和加拿大卻是兩方面都高,顯示這兩國學生的學科能力不錯,而且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自信。

解讀:學習動機較低 影響探索世界動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台灣孩子的「第四名現象」,往前數、往後數,都是第四名,讓人不知該喜該憂,哭笑不得。它究竟該如何解讀?學科能力好,自信不足的孩子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對此,OECD教育部指標與分析處總監史萊克(Andreas Schleicher)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提及,「學科測試程度高,但學習動機及自信心低,」影響的是將來學生探索世界的動力。

史萊克指出:世界各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況,以美國學生來說,儘管他們的學科測試成績中等,但他們卻有很高的自我信念(self-concept)和自信,而且解決問題的動機也很強烈;而韓國學生跟台灣差不多,他們的學科測驗成績相當高,但是學習動機和態度卻是相對低的。學生必須要願意運用(mobilize)知識,才能將知識的效益顯現出來,這其中牽涉到動機、態度。「若是對自己有信心,即使遇上不會的問題,也相信自己能透過詢問或找資料來解決,認為自己能突破困境,這是一種持續學習能力,這樣的人就能夠不斷邁向成功。」

現象:家長期許過高 孩子沒輸在起跑點,卻累死在起跑點

呼應OECD的測驗,在《商業周刊》委託TVBS民調中心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在台灣,平均每四個小學生,就有一個覺得上學壓力大,而有將近一半(四四.三%)的受訪小學生擔心上課時被老師問問題。上課問問題是一種師生正常互動的方式,而學生擔心被老師問問題,反映出小學生可能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

《商業周刊》為了解小學生平常上學時的感受,包括小學生在考試、功課,以及同學、老師互動等各方面的情形,特別針對國小三至六年級的學童進行調查(一、二年級因為表達能力,以及對問題理解能力不足,故不納入)。

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有三成(三.二%)三年級以上小學生每天早上起床不太想去上學;半數(四九.六%)表示學校常有考試,壓力很大;四七.一%表示功課常很多做不完,覺得很煩;約四成(四.一%)因為上課常聽不懂,覺得很煩惱;還有約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害怕被老師處罰。如果把以上問題交叉分析,更會發現,有高達六成的小朋友,至少面臨兩項的壓力來源,無論面對老師或面對課業,自信都不高。

似乎,許多孩子小小年紀,還沒開始探索世界,就在學業成績壓力下,從心理敗下陣來。台灣「第四名的孩子」現象,反映出家長的態度,是警訊,也是省思。

「凡是學習,一定有痛苦。」是許多家長的刻板觀念。「業精於勤、荒於嬉」更像魔咒般,深植在華人的教育思想中;我們的孩子一天行程被學校、安親班、才藝班、課後作業塞得滿滿;「很多家長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綁架了,為了這句話,很多孩子可能『累死在起跑點上』。」《商業周刊》百大特色小學之一的新竹縣大坪國小教務主任溫清欽語重心長的說。

對策:倡導自主學習 快樂學習,成就感增學習意願

閉上眼睛,將時光倒轉,想想你的國小歲月,存留在記憶中的還剩下什麼?是老師嚴厲的要求或參考書上的標準答案嗎?答案一定不是的。

學習不一定要是痛苦;知識不一定得用分數丈量。

著有《成就鴻溝》(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一書的美國教育名家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在去年十一月一場美國教育高峰會上,提到他多年的觀察: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越能按著自我的速度與興趣,快樂學的他們想的東西,其「自主學習」的動機與能力就越強。而自主學習能力強的人,當進入社會後,適應力與突破困難的能力都比較高,也相對容易帶來較高的成就。

快樂學習動機強學習能力好、吸收力好成就感高、自信高快樂更願意學習……,這是一個沒有分數比較,卻更持久的正向循環。

如果孩子贏了學業分數,卻輸掉了學習的快樂,用另一位教育專家的富樂(Nancy Fuller)的話說 ,這是「為追求短期的成績,犧牲了孩子的長期競爭力」。

事實上,從OECD的另一份定位未來人才的三大關鍵能力報告〈關鍵能力的定義與選擇〉,也看出,台灣的孩子必須掙脫過度重視分數的單一價值窠臼。

發現:特色小學正熱 教學超越分數主義,人人念得起

究竟,台灣有哪些學校能如史萊克所講,能用跳脫傳統的方式引發孩子學習興趣;用超越分數的方式來建立未來競爭力呢?這也是《商業周刊》進行本次「百大特色小學」特搜的目的。

在這次商周的「百大特色小學」專題中,讀者可以發現,無論名單上的哪一所學校,「我很快樂,我愛學習」是他們學生的共同特色。我們也認為,「快樂學習」正是這次特色小學的主精神,因為,快樂學習可以帶出超越分數的競爭力。

「受過去教育的老師,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社會。」這是目前的教育形態。許多老師午夜夢迴,也不免問自己:「現在我教的,真是孩子未來需要的嗎?」幸好,現在情況已經大有改觀。

去年六月,《商業周刊》透過四層挑選機制,包括全國二十五個縣市教育局(處)、教改協會推薦,同時綜合教育部特色小學特優學校、教學卓越學校、InnoSchool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等名單,交叉比對,再進行學校互荐與專家篩選,在全台灣二千六百一十三所公立(含公辦民營)小學中,挑選出一百零四所小學。

歷經九個月,《商業周刊》編輯團隊從名單蒐集、發出問卷、書面訪問、到實地走訪,我們很高興的發現,雖然台灣在OECD的調查中,變成了不平衡的「第四名孩子」,但已經有越來越多小學,有充滿創意、超越分數主義的教學特色出現。制式的教育,被更活潑、更多元的教育內容所取代。

這些公立小學,每一所都是大家念得起,每一所都有屬於自己的教學理念與特色;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把分數當成評斷學習的唯一標準,也不把教科書當成唯一的知識。在他們的努力下,消失的童年,逐步被喚回;快樂主動學習的能力,一步步重現。

這次的百大特色小學因為是第一次,並非普查,也不是評鑑,更沒有排名,我們相信具有特色的小學還有更多,未來也將更多。製作此專題的這九個月,對我們而言,是一個「發現之旅」。就在不斷發現奇妙學校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台灣教育的生命力,正在每個角落甦醒著。

*不只倒數第4,還有倒數第3──台灣學生科學課堂表現自我評價

問題:課堂中所教的新知識我很快就懂了
排名:54 倒數第4名,只贏過立陶宛、韓國與日本

問題:學校的科學課程對我來說很簡單
排名:54 倒數第3名(與立陶宛並列),只贏過韓國與日本

問題:我在科學考試及科學專案上表現良好
排名:55 倒數第3名,只贏過韓國與日本

問題:我在科學這門課中學得很快
排名:55 倒數第3名,只贏過韓國與日本

問題:進階的科學課程對我來說不難
排名:55 倒數第3名,只贏過韓國與日本

*為何台灣特色小學越來越多?

一、少子化衝擊。少子化不但衝擊偏遠小學,就連都市近郊或是都會型學校,也面臨減班命運。按現行制度,國小班級數與老師數的比例是一比一五,亦即每減少一班,學校老師名額就要減少一五名,相關人事與軟硬體經費也相對減少。

少子化讓許多學校備感壓力,有些偏遠地區小學申請成為「開放校區」,絞盡腦汁發展特色,吸引學生跨學區就讀。有些小學雖維持學區制,卻也擔心學區內孩子被其他學校吸走,也要發展特色,以留住學區內孩子。

二、課程鬆綁。教改呼聲下,教育部在九十二年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強調「課程鬆綁」、「課程統整」與「學校本位」。有此法源,學校在教學上可以採取許多創新、在地化的做法,並實施協同教學、多元評量等。

三、社會觀念改變。許多家長不再視分數為唯一的學習指標,也讓特色小學有發展機會

可以說,少子化、課程鬆綁、社會觀念改變,對實驗性、創新課程接受度漸高,是台灣特色小學風華漸茂的三大原因。

*每4學童就有1個壓力大──小學生上學感受調查

1.
整體而言,你覺得上學壓力大不大?
不大 75.5
大 23.1
不知道/沒意見 1.4

2.學校功課常做不完,我覺得很煩
同意 47.1
不同意 50.6
不知道/沒意見 2.3

3.
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不太想去上學
不同意 69.3
同意 30.2
不知道/沒意見 0.5

4.
上課時我常常聽不懂,覺得很煩惱
不同意 59.4
同意 40.1
不知道/沒意見 0.5

5.
上課時我總是擔心被老師問問題
不同意 55.3
同意 44.3
不知道/沒意見 0.4

6.
學校常常有考試,我覺得壓力很大
不同意 49.9
同意 49.6
不知道/沒意見 0.5

7.
常常擔心老師不喜歡我
不同意 70.1
同意 29.2
不知道/沒意見 0.6

註:訪問時間:982912 1830 –2200
調查方法:電話後四碼電腦隨機抽樣,人員電話訪問
有效樣本:801位台灣地區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
抽樣誤差: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5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TVBS民調中心
整理:孫秀惠

7大要點 選出適合小孩的學校

或許有家長會問:哪所小學最好?我該如何選學校?

這沒有標準答案。正如同直潭國小前家長會長張惠珠所說:「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家長應先觀察孩子的性格、興趣、能力與極限,為孩子挑選「適合」、而非大家認為「最好」的小學。

不過有什麼共同的挑選重點可以注意呢?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迪波拉史提皮克(Deborah Stipek),在《啟動孩子的學習Power》(Motivated Minds,信誼基金出版社)一書中,歸納出挑選小學的七大要點,頗值得參考,摘要如下:

一、注意課桌椅排列方式。如果是整齊排列、通通面向老師,意味凡事由老師指導。如果一組一組,代表孩子一起合作、合力學習。

二、環境是否令人愉快?地毯、柔軟的填充玩偶……,如果有,表示這裡的教師努力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

三、成果展示內容是否單一?貼在上面的都一個樣兒嗎?表示不鼓勵孩子的獨特性與創造力。

四、教室裡是否有動手實作的素材?例如美勞、操作性數學材料、地圖?是否有不同的圖書,還是只有教科書?

五、孩子是否方便取用學習素材?如果孩子想用的東西都鎖在櫃子裡,孩子就不可能自主學習。

六、學習活動是否主動,還是只有「跟著做」?教室裡有低聲討論、或熱切發表的聲音嗎?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聽得到的教室,孩子一定不覺得有趣

七、老師是唱獨腳戲,還是和學生一來一往討論?如果老師一直只關注班上的秩序和整潔,這就不是你該送去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