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國家歷史的「空白」──都蘭山劇團《路有多長》
2011年11月7日,一早進入台北的花博爭艷館,當時正在舉辦建國百年原住民族產業博覽會,不過我的目的是再看一次都蘭山劇團首演於2009年2月28日的作品《路有多長》。都蘭山劇團由木雕藝術家希巨‧蘇飛創立,拜訪都蘭糖廠,即會見
到他的木雕作品展示,此外他也進入學校擔任教師,以木雕的形式傳承阿美族歷史文化,十分忙碌的他,動機一如許多原住民朋友,意在保存、紀錄、發現、延續族群文化。
這一部因希巨‧蘇飛無意間從部落耆老身上聽到,後來先由湯湘竹導演拍攝紀錄片,再到戲
劇搬演的《路有多長》,改編的是一段台灣近代史沒有提及的真實歷史──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沿線徵召許多部落族人,謊稱要帶他們到高雄工作,給予更好的待遇,結果當他們抵達之後,卻發現自己成為要去反攻大陸的軍人。在後來的幾次國共內戰,都充滿了這些人的負傷身影,然而事隔多年,當他們一一退役直至衰老,
國家並未提供相對的補償,甚至不願承認這段史實。
猶如劇中,21歲即被徵召的原民青年恍如歷史幽魂般說,我一生被俘三次。第一次是
1949年(國民政府大撤退之年),政府說要帶他到台南唸書,後來竟是要他穿上軍服,去大陸打解放軍,然後被俘虜。第二次是同年10月,他併入解放軍,被迫投入古寧頭戰役,然後被俘虜。最後一次是2007年,他終於被「上面」(天堂)俘虜。這三段獨白,傳神地表達了部落族人因戰爭而啟的複雜的國家認同,意在言外的現實是,自日治到國民政府,部落族人從「蕃仔」的污名化到「原住民」的稍拾尊重,從「還我土地」到「還我姓名」運動,身為台灣的「原」住民,卻需要如此艱辛地一步一步爭取自己參與社會、國家的權利。
解嚴以後,老兵終可歸鄉,但當踏上故鄉,人事已非,那種時間更迭的滄桑與無奈,讓這部作品像一首以哭聲串成的歌,莫名的深沉感漫佈全場。舞台下的我,讀到情節背後,龐大的族群隱喻,也再次體認國家歷史的「空白」,猶待時間修補。
以都蘭糖廠為根據地的都蘭山劇團,有別於常見的原住民表演團體是以傳統樂舞為主要表現形式,而是運用現代戲劇的手法,保留歌謠吟唱,但減低傳統舞蹈動作成分。特別的是,《路有多長》不僅以原住民歷史入題,更以內省、批判的態度,通過戲劇表現內容的複雜性,雖然有些場面調度、表演技巧、舞台效果仍顯粗糙,但光是作品背後的創作態度,已讓他們獨樹一格。
※原刊於「東海岸評論」20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