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7 00:39:49吳思鋒
牯嶺街小劇場百周年祭:《牯嶺街殺人事件》
日期:2006‧8‧24‧200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製作人:姚立群;編導:陳明秀
影像:陳偉;音樂:李婉菁
燈光:黃申全;服裝:橘子淇淇
舞台:曹羅羿;劇照:徐欽敏
道具:張星宇;詩詞協力:孟浪、江俊亮
演員:莊益增、蘇芷雲、陳文鈺、吳凡
夾在〈新潮實驗室〉的檔期中間,牯嶺街小劇場極具活力地又推出〈牯嶺街小劇場百周年祭〉的節目(耿一偉策展),為期四天(8.24 ~ 8.27),內容含括戲劇、行為藝術、書展、講座。
由於所有活動皆不收費(除了買書以外),觀眾也踴躍支持。之所以免費,想來無非也是希望觀眾能藉由此節目,重新認識牯嶺街小劇場所在地及週邊的歷史。至少,它能吸引更多人進到轉手經營的牯嶺街小劇場,產生更多的互觸,也算是一小成就了。
60年牯嶺街建中少年的殺人事件,早有楊德昌以電影記錄,而導演陳明秀除了人物上的設計之外,不太直觸此一歷史事件。另則這次的策展概念主要放在「暴力」與「劇場」之互涉脈落,而導演亦利用之,擴大了作品的指涉,單一事件只是分母之一,其背後的「暴力作用」才是敘事的主旨。
影像的比重佔了很大部分,影像的形式又包括記錄攝影、動畫,然後通過現代與過去的畫面,調控敘述的幅度。舞台中間是影像放映的位置,一側擺上古代感的梳妝台,另一側則是紙面的書牆,和一座馬桶。。
我以為這兩者一是時代轉移之下歷史與知識的衰弱,一種物換星移的吁嘆。當穿著如工人的中年人(莊益增飾)將馬桶裡浸水的書拿起,交由建中青年(蘇芷雲飾)的時候,它暗含一種矛盾的情緒:既象徵歷史的傳遞,又表示知識的消解。
此作戲劇動作極少,除卻影像與古典扮裝的女子吟唱歌謠之外,只有幾個點到為止的戲劇動作。但通過影像、歌謠、人物造型,以及後面放出牯嶺街在50、60、80年代(我不太記得詳細年份)分別發生的暴力事件,「旁證」了暴力的痕跡。
也正是在這種「旁證」和「點到為止」的氣氛之中,提醒「我們在痕跡下活著,證明著:我們活得不露痕跡 ( 孟浪‧無題 ) 」。
建中青年唸著浸了馬桶水的書本,重覆唸著然後走出劇場。
是著魔抑或除魅?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製作人:姚立群;編導:陳明秀
影像:陳偉;音樂:李婉菁
燈光:黃申全;服裝:橘子淇淇
舞台:曹羅羿;劇照:徐欽敏
道具:張星宇;詩詞協力:孟浪、江俊亮
演員:莊益增、蘇芷雲、陳文鈺、吳凡
夾在〈新潮實驗室〉的檔期中間,牯嶺街小劇場極具活力地又推出〈牯嶺街小劇場百周年祭〉的節目(耿一偉策展),為期四天(8.24 ~ 8.27),內容含括戲劇、行為藝術、書展、講座。
由於所有活動皆不收費(除了買書以外),觀眾也踴躍支持。之所以免費,想來無非也是希望觀眾能藉由此節目,重新認識牯嶺街小劇場所在地及週邊的歷史。至少,它能吸引更多人進到轉手經營的牯嶺街小劇場,產生更多的互觸,也算是一小成就了。
60年牯嶺街建中少年的殺人事件,早有楊德昌以電影記錄,而導演陳明秀除了人物上的設計之外,不太直觸此一歷史事件。另則這次的策展概念主要放在「暴力」與「劇場」之互涉脈落,而導演亦利用之,擴大了作品的指涉,單一事件只是分母之一,其背後的「暴力作用」才是敘事的主旨。
影像的比重佔了很大部分,影像的形式又包括記錄攝影、動畫,然後通過現代與過去的畫面,調控敘述的幅度。舞台中間是影像放映的位置,一側擺上古代感的梳妝台,另一側則是紙面的書牆,和一座馬桶。。
我以為這兩者一是時代轉移之下歷史與知識的衰弱,一種物換星移的吁嘆。當穿著如工人的中年人(莊益增飾)將馬桶裡浸水的書拿起,交由建中青年(蘇芷雲飾)的時候,它暗含一種矛盾的情緒:既象徵歷史的傳遞,又表示知識的消解。
此作戲劇動作極少,除卻影像與古典扮裝的女子吟唱歌謠之外,只有幾個點到為止的戲劇動作。但通過影像、歌謠、人物造型,以及後面放出牯嶺街在50、60、80年代(我不太記得詳細年份)分別發生的暴力事件,「旁證」了暴力的痕跡。
也正是在這種「旁證」和「點到為止」的氣氛之中,提醒「我們在痕跡下活著,證明著:我們活得不露痕跡 ( 孟浪‧無題 ) 」。
建中青年唸著浸了馬桶水的書本,重覆唸著然後走出劇場。
是著魔抑或除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