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6 15:41:44吳思鋒

在民主裡尋找民主《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

作者:杜葉錫恩(Elsie Tu)
譯者:隋麗君
出版:人間出版社(中華經濟文化傳播基金會贊助)
香港出版:香港文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除了購物天堂、偶像和1997這個年份,我們對於香港還有甚麼樣的認識?

杜葉錫恩(Elsie Tu)於1951年來到香港,那時她的身分是傳教士(後來她因對教會組織的不滿而退出),這一來,結下了她與香港的不解之緣。

杜葉錫恩乃英國人,數十年居留香港,並為其目睹親歷香港殖民政府的不公不義致力奮鬥及為文控訴。這樣的關係鏈無疑十分弔詭,然而當我們將最後一頁闔上之時,也才明白一方面即是出於這樣的關係鏈,使得英國殖民香港的歷史切切地被剖開了來。

第一部分〈在香港尋求正義〉,杜葉錫恩訴諸自身經歷,如實描述政府與黑道的利益勾結,法治顯然抵抗不了貪腐。而貧窮的勞動人民除了服從於「以錢至上」的不成文規則,似乎別無他法。因為執行法治的基礎;政府,本身即裝作視而不見,私底下卻私相收受。

而英國人的殖民者心態,進一步迫使社會產生明顯的階級區別;香港殖民政府耍弄貪腐的手段亦自有其聰明之處,讓置身於整個貪腐體系之外的英國人,乃至英國皆矇於鼓外。好讓他們繼續維持自身宣揚英國式民主的驕傲語調。

當杜葉錫恩回顧1967年暴亂之時,她提出一個重要的思考點:正確的辦法是研究騷亂的根源,而不只是鎮壓暴亂者和把他們送進監獄。類似如此充滿洞見的思索不時出現於字裡行間,這使得這本書更富價值;因為它不僅提出問題,更勇於展現「尋找答案」的路徑。

第二部分〈民主遭遇了什麼〉,杜葉錫恩將眼光擴及世界,將「民主/人權」和「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之間的詭異關係做一既淺顯且紮實的敘述。

裡面談到普選制度的好壞、選票或選區的分配、選舉人與企業捐款、國會席次比例、好戰的帝國主義、美國與恐怖組織的親密關係種種和當代政治,乃至所謂的全球化皆大有相關的題旨。

「以民為主」的民主正逐漸地瓦解,或者它從來不曾存在,只是西方強權欲行統治世界強加賦予的虛構想像而已?

書籍的最後一部分則是數十年來杜葉錫恩與英國政府或香港殖民政府之間的書信往來,她一共寫了數萬封信,而動機只有一個:讓香港需要注意的問題能夠被注意,進而有解決的可能。

我們能否「像看別人那樣看我們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