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6 02:11:17吳思鋒

怪ㄎㄚ音樂家的影像側寫《顧爾德的32短篇》

這「32」另有絃外之音,顧爾德正是在32歳的洛杉磯獨奏會之後,正式停止現場演奏,走入完全的錄音室裡的自我。

Francois Girard選擇非線性的方式敘述,是希望將影片如郭德堡變奏曲一般以「樂章」的形式組合,還是在告訴我們關於,一位真實人物,尤其像顧爾德私生活如此低調神秘的音樂家,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整地為其作傳,因此擷取32個斷片重組,反而是一種忠實的表現。

影片的開首和結尾,顧爾德皆走在一片冰凍之地。不但揭示他對北極的嚮往,亦幽默地暗示顧爾德常常在大熱天身穿大衣、圍巾、手套的怪ㄎㄚ行徑。

有一篇章〈練習〉,顧爾德並不倚靠實體的鋼琴,而是內心的想像彈奏。事實上比其他的音樂家,顧爾德練習並不頻繁,他也毫不在意,亦無礙他成為一位舉世的音樂大師。

對我而言,除去他的音樂之外,我更想聽一聽他當時製作主持的廣播節目〈北方意念〉。但既然聽不到,我也只好在睡前放一下〈…And Serenity〉稍稍自我安慰一下了。
0.1 2008-07-01 03:33:49

顧爾德計畫》:一首音樂與話語的對位賦格,一場關於顧
爾德的實驗演出。

7/18 花蓮璞石咖啡
7/6 璞石免費座談:靜默的賦格—聽見顧爾德的孤獨
7/26 台北信義誠品六樓視聽室 ∣
官方網站 ∣http://g-plan.co.cc
「在你穿越進霧的邊緣時,聲音逐漸在你周遭層疊累積。然
而他們卻是靜止的,像是被放逐般,無法移動...」 — Gleen
Gould
1955年6月,一位在烈日下穿戴大衣與露指手套、手提著椅
凳的年輕鋼琴家走進了紐約東13街207號的錄音室。他隨身帶著礦泉水與許多藥罐,準備要錄製巴赫(J.S.Bach)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葛倫‧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備受爭議的加拿大鋼琴家。
他總是在演奏時坐在他那張過矮的椅凳上,錄音師苦惱於他
的隨意唱和,觀眾則常被他誇張又怪異的姿勢所驚嚇。然而,他詮釋的《郭德堡變奏曲》傳達出的生命力,卻深刻地感動無數人。
在他死後至今的25年間,人們不斷談論他、追問他的一切……
而在喧囂的城市中聆聽著他的我們,想問他的錄音、他的廣
播作品,想問他的北方、問他的孤獨,並且想與你,共同層疊拼湊出只屬於我們自身的答案。
於是,在2008年7月,我們啟動《顧爾德計畫》。
70年代,顧爾德錄製了名為《孤獨三部曲》(Solitude
Trilogy)的廣播作品。他訪問曾經到過北方以及在紐芬蘭
島上的居民們,聽他們談論自身的孤獨,然後將他們的聲音層層疊疊地剪接在一起而成為了一種含有音樂對位概念的廣播錄音。
聽著這些人們說話,彷彿自己也坐上前往北方的火車、也到了大海中的島上,在孤獨的冷冽裡卻透著溫暖,像是顧爾德的觸鍵一般……
《顧爾德計畫》以《孤獨三部曲》的廣播對位概念為基礎,
結合鋼琴、手風琴、吉他現場演奏的原創樂曲、聲音工程構築的深沉樂音以及飄盪散落其間的詩句絮語和吟唱、同時截取《孤獨三部曲》罕見錄音片段播放,並即時錄製觀眾場音再透過聲音工程技術現場立即製作成為聲音素材,加上多媒體影像,共同拼貼交錯,對位出一個用你我的聲音敘事、用你我的聲音追尋顧爾德的實驗性劇場。在這場聲音的實驗裡,我們試圖轉譯、詮釋顧爾德,探問著他,
也探著,你我自身的孤獨。

薛西 2006-07-14 21:40:17

養樂多同學

我是沒有舞蹈細胞的那種人

這兩天陸續看了”陰森林”與”今天暫時停止”
奈沙馬蘭好像一部拍得比一部沒勁
後者是1993年的奇幻喜劇
講一個大牌主播(比爾墨瑞主演)採訪土撥鼠節
發現自己被困在同一天
日復一日又日復一日呀
很簡單很勵志的小品

好啊
等我帶麻糬回來
草莓牛奶口味嘛
記住了~~

養樂多 2006-07-14 19:41:41

薛西:
《吉屋出租》讓我感動淚下
單純欣賞歌舞場面便值回票價
演員渾身煥發出耀眼的表演靈魂
頭一回體會藝術細胞為何物:P

然也然也
等你從花蓮回來
我們就一邊吃麻糬一邊沙盤推演
擺開一字龍門陣或飛沙走石陣
不然我參考一下孫子兵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