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2 14:35:53吳思鋒

浪人典型《盲劍俠》

北野武的暴力招牌依舊,不過時間從今拉回到古。擬仿的對象遙指1962 – 1989年紅遍日本的盲劍俠「座頭市」,像是一種致敬或懷舊,或者「追溯」-- 原來北野武的暴力根源於座頭市?

當然北野武也提供,並藉影像及劇本展現了他心目中的浪人典型;尤其首重「預測」能力。他不改幽默採取最淺顯最貼近大眾的隱喻 -- 「賭」,旁徵博引:這樣的「預測」並不僅是天賦般的運氣,應該是建基於「經驗法則」、「無為」之上的全面思索預判。中後段有一記重要之場景:弟弟和男人玩著骰子﹙「預測」能力的展現﹚,座頭市則靜靜思索即將的一對多廝殺場面之招式應對﹙這樣的思索後來重覆出現於座頭市與服部對決之前夕﹚。

然而光具備預測本領不足以成為真正的浪人,還要有洞悉人心與打抱不平的性格,否則浪人與職業殺手何異﹙座頭市之所以勝於服部的關鍵﹚?在這一點上,北野武最後給了觀者一個大驚喜,座頭市原來假盲,於是「盲」也是一種道家哲學或太極式的「無為」﹙當你忘記了所有的招式,你也就學會了太極﹚。

北野武於片中時刻灌注的打擊嘻哈節奏、浩大熱鬧的踢躂舞,皆像是「節奏之流動與聆聽」的具體表徵;失去聽力或視覺的人種往往比一般體建者加倍敏感於節奏本身﹙不單指「音樂」,而是抽象式的流動振幅﹚,那節奏導引著他們認識這個世界,充滿節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