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1 15:12:03orangebach

6/10 Angela Hewitt演奏四首巴哈組曲,Wigmore

昨天繼續去聽音樂會,Angela Hewitt彈四首巴哈組曲(安可曲是平均律裡的某一首),坐在音樂廳裡,我不禁擔憂起來。

音樂廳的聽眾真的太老了。

這次聽音樂會有特別明顯的感受,音樂廳的聽眾比過往年紀更大,放眼望去,七成都是白髮皤皤的老先生老太太,而且不良於行的大概有個兩三成。交響樂團搭配獨奏家,還有些年輕人來聞聞香,聽聽年輕獨奏家的表現,昨天那場巴哈組曲,一整個老。音樂會散場時,一位老先生雙腳不方便,他花了五分鐘才從位子上站起來,接著一位年輕人,趕緊拿著助行器過來給他,讓她慢慢走出音樂廳。這是其中一個誇張的例子,其他包括爬樓梯很吃力、走路慢到塞住散場走道的老人家,不勝枚舉。

相對於老人,年輕人不但少,而且比以前坐不住。剛開始兩場演奏會,身邊都坐了年輕情侶,是很安靜地坐在位子上,音樂會進行中就是相當不安穩,頻頻喝水的、偷偷滑手機的,沒有投入感。我試著去理解他們,網路、通訊軟體讓人的注意力越來越無法持續,聽音樂會甚麼都不能做,卻要維持高度注意力,而且注意力不是在視覺而是在聽覺,沒有養成習慣的確辛苦。

我的擔憂在於,再這樣下去,古典音樂真的會消失吧?!或者是說演奏會的消失呢?是啊,現在是個隨時pause的時代,音樂會是沒有pause的!你怎麼可能在布魯克納或馬勒現場演奏到一半的時候說時間太長然後按個暫停?

昨天是第一次聽一場整場巴哈、而且單套曲目的獨奏會,Hewitt的節奏是彈完一組停一下,彈完兩組中場休息。上半場我覺得大家注意力都很能集中,一、二號組曲也是較容易聽進去的曲子,到了下半場,巴哈的曲子一如過往到下半部開始變得內省而深沉,三、四號組曲逐漸少了曲子與曲子之間鋪陳的張力,特別第四號中間有幾首速度偏慢,氣氛開始有點鬆弛、渙散、放空,等到最後的結尾高潮,觀眾才被拉回來。 

整場只有巴哈單一曲目的演奏會,姑且不論全是如何,對鋼琴家和聽眾都是挑戰,雙方能夠走完,對彼此都是成就;光想她要背將近三十條曲子,尊敬之情油然而生。聽下來超辛苦的。

昨天Hewitt選用Fazioli的鋼琴,Fazioli的琴音顆粒分明、音質清冷,不是史坦威溫暖偏軟偏黏的性格,約略可以預期鋼琴家要帶來的是一個清澈明亮有精神的巴哈組曲。事實上她做得比這個還多,這是一套音色非常漂亮動人的組曲,細微綿長的顫音也好,複雜理性的賦格也罷,左右手也非常平衡,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平衡是昨天Hewitt最傑出之處。上半場她似乎仍在戰戰兢兢,下半場她非常放開,加進更多速度、節奏和音色上的變化,她的奔放自由說服了現場聽眾。

我則是仍然會想一個每次聽巴哈都會自問的問題:究竟彈巴哈是要更貼近樂譜本身亦或更多自我揮灑的空間?恐怕連巴哈自己都沒有答案。有趣的是,巴哈的原譜沒有譜記、沒有表情也沒有節奏,說要貼近樂譜本身,偏偏樂譜本身並未有任何指示的時候,怎樣才較貼近樂譜本身的演奏?

李希特到晚年彈琴因為憂鬱症導致幻聽,他聽到的音和實際彈出來的音差兩個音階,所以他開始看譜。晚年的他也演奏過巴哈,試問他是怎麼做的呢?真是好奇。

某個程度上,我對昨天Hewitt的巴哈的遺憾,莫過於這個巴哈太漂亮,我還是比較好奇一個再樸素一點、也可以說更無聊一點的巴哈吧;是不是有必要拉大幅度的情緒變化和強度、張力,抑或讓曲子本身的結構來自我彰顯已經足夠?這需要更多場次類似曲目的音樂會才能證明了。
Orangebach 2017-07-16 10:00:57

感謝分享有趣的經驗。

藝術家最可貴的莫過於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選擇,而不受環境影響。什麼琴都好,談得順手最重要。

JCY 2017-07-15 08:56:02

前年在Royal Festival Hall Hewitt獨奏會的concert pre-talk中,她有提到對於Fazioli的偏好,還有不管如何都跟Steinway不合(笑)。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但那場獨奏會中她的Liszt dante sonata從地獄走出來到天堂那瞬間的溫暖令人印象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