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逛倫敦書店
有鑑於去年帶東野圭吾的《惡意》當旅遊書,結果飛機才落地,書就看完,於是今年換帶本絕對不可能一下看完的書--《倫敦的崛起》;現在,事實證明,不但不會一下看完,恐怕這輩子都看不完。也因如此,找一天,逛書店。
倫敦其實到哪裡都可以買到書:捷運站有書報攤,社區裡有社區獨立書店,公共展覽場地的商店裡也賣專書,音樂廳裡也有書可買;儘管如此,倫敦還是有一條書店街,叫做Charing Cross Road,中文翻為查令十字街。
查令十字街有兩個捷運站可到:Leicester Square和Charing Cross Road;如無意外,我九成都會選Leicester Square,因為這裡也近中國城,也近柯芬園(Coven Garden),前者意味著有便宜好吃的餐廳,後者意味著好逛好買。當然此站也是查令十字街的起點,由此往下逛,不難發現兩旁出現多家骨董書店、骨董集郵社,也有專賣骨董地圖專賣店。我對老的、舊的事物特別有感覺,唯獨書,怎麼樣都偏愛買新書、讀新書,這一帶我必逛的新書店是Stanfords、Blackwells和Foyles。
Standfords是賣地圖起家的複合型旅遊書店,這裡有全世界的旅遊指南,尤其是倫敦的旅遊指南,這裡絕對是不二選擇。旅遊指南之外,這裡也有很多以旅遊為主題的書籍,還有就是旅遊書的排行榜,我來這裡的目的主要是想要看看現在旅行的人會想讀甚麼書,排行榜可以告訴我;不過因為這裡的書折扣活動少,其餘商品的定價又比較高(諸如Moleskine的筆記本),盡量別在這裡買。
Blackwells和Foyles是非常大的「純」書店;「純」書店在台灣已瀕臨絕種,能在這裡逛真是相當感動的一件事。Blackwells和Foyles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書店也是出版商,折扣回饋活動比較多,經常有同樣的書在Blackwells買比Foyles要便宜些;後者東西種類比較多,旅遊紀念品、文具等等,樓上還有一家自營唱片行。簡言之,前者比後者更呆一點,也更像書店。
目前兩家書店暢銷排行榜最紅的,莫過於《One Day》這本書,最近也改編成電影上映(台灣翻成「真愛挑日子」);另一主題莫過於英國布克獎(Man Book Prize)的提名名單揭曉,其中有兩本書特別吸引我,一是《Pigeon English》,作者Stephen Kelman透過一個十一歲迦納移民男孩的眼光,看倫敦少年幫派的問題,全書用十一歲小男孩筆調寫成,初試啼聲之作即獲提名,很受矚目;二為《The Sense of an Ending》,為英國人氣小說家Julian Barnes新作,描述中年男子回憶年輕過往的故事;但最後我還是選了比較通俗的《One Day》。
除此之外,《This is Not the End of the Book》以及《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兩本書也非常有趣。前者是義大利學者Umberto Eco和一位法國評論家的對談。2008年,瑞士Davos世界經濟論壇中,指出幾個未來世界大趨勢,在政治經濟等很偉大的趨勢裡,夾雜一個相對小的趨勢:書籍的消失。因著這個緣故,這兩個人就以此為起點,討論網路時代下書籍、知識的形態,是否依然會存在,存在如何、不存在又怎樣等等內容;乍看之下非常嚴肅,可是對談型式讀起來輕鬆,而且Eco本來就是個幽默搞笑的人....所以不難看。
後者,《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這是一本從神經生理學角度解答聽音樂的疑惑,可以算是本科普讀物。作者Daniel J. Levitin高中、大學時是愛樂者,接著自組樂團,又當過製作人,涉獵音樂類型號稱從Bach到Beatles,最後重回學校研讀神經生理學,開始從生理角度來解答人與音樂的關係:為什麼覺得A比B好聽?為什麼人聽到某些節奏會不自覺地打拍子?為什麼演奏家會這樣演奏,而不是那樣演奏?他的目的是希望讓愛樂者除了把音樂當成嗜好之外,從科學的角度切入,更了解音樂的科學。在過去這類書籍最為人熟知的該是Sacks的《腦袋裝了三千齣歌劇的人》,他從病理角度切入(他筆下的個案多是腦受傷患者),來探討大腦與藝術表現的關係。相較之下,Levitin比較直接解答音樂科學的疑惑,並且每篇都是從他個人音樂經驗下筆,還滿容易切入的,只是他每篇文章都很長,外加免不了的學術專有名詞,這是比較難嚼的部分。
在這幾家書店耗了三四個小時,中間肚子餓的時候,到中國城雜貨店門口買包子吃,吃完再回去繼續看書;很久沒有這種充實的感受了。(雖然隔天跟我媽報告行蹤的時候,被她譏為「無聊又浪費時間的一天」~~)
走出書店,感觸很深。我從這兩家書店體會到非常深刻而且幾近絕跡的知識的魅力,還有這麼多人閱讀嚴肅的文字作品,還有這麼多人寫嚴肅的作品,然後同本書會有多種書封,最後這些作品大量聚集在都會核心。相較之下,多數台北的書店是太輕了,如果把整家店拿起來晃晃,簡直聽到裡面匡啷作響的聲音,因為知識沒裝滿;裝的只是過多的資訊,和一堆刺激味蕾的大腦零食。
●關於Moleskine
我筆記本有莫名的喜愛,尤其出國若看到有意思的筆記本,總要在實用和喜愛之間掙扎許久,才做出結論。但是我又很恨自己買回來以後捨不得用的小家子習氣,而且越特殊、越喜歡,越捨不得用,標準地吃排骨飯把排骨留到最後吃,結果家裡筆記本已經堆積如山,然後手上用的都是公司行號饋贈親友的鳥不拉嘰筆記本,真正特殊的筆記本仍束之高閣,希望不會永不見天日。
講到筆記本,不能不提這幾年台灣突然爆紅的Moleskine。Moleskine是一個義大利的文具品牌,最妙的是這家公司主力商品竟然是筆記本,而且常銷經典款是封面全素色、內頁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橫紋筆記本,另有空白頁款,通常以三本為一組;為什麼Moleskine會這麼火紅?因為這平淡無奇的筆記本擁有全世界最便宜又最有力的代言人:畢卡索、馬諦斯、梵谷、海明威和王爾德。也因此,Moleskine這家公司膽敢自稱以「傳奇筆記本」(Legendary Notebook)作為Slogan,而且百年不變、歷久彌新,我想該是使用期最長又最有效的一句廣告詞了。
拜誠品之賜,在台灣把Moleskine筆記本包裝成精品,三本一包的經典款,要價四、五百元,貴得令人咋舌,但是更咋舌的是它還賣得嚇嚇叫,現在已經成為誠品文青的身分象徵啦,今年台灣也引進全系列Moleskine商品,包括筆、背包、電腦包和比帶等文具。就衝著這麼商業化的操作手法,雖然心裡也很想試試(傳奇筆記本的誘惑還是挺大的!),但終究我沒有任何Moleskine的東西,一方面因為經銷商定價太高,另方面是有一回我同學冷冷地問我:「你覺得用名牌筆記本就可以寫出好文章嗎?」當場澆熄我火熱的虛榮心啊;得友如此,夫復何求呢?
我有個老闆是Moleskine的粉絲,她自己私下筆記心事,都用Moleskine,因我們私交甚篤,我出國外差的機會又比她多,每到國外書店,若時間許可都會去買一套三合一經典款給她,而且挑當年新色。也因此,我雖沒有Moleskine筆記本,可是酷愛比價,目前比過最便宜的是紐約Strand書店,三合一經典款大約十塊美金,折合新台幣不到三百元,超便宜!紐約其他大型書店恐怕都在十到十二美金之間;英國在Blackwells跟Foyles的價錢差不多,印象中Blackwells的經典款便宜一磅,大概都在八到九磅之間,但是兩家店採購的筆記本款式不同。
以今年來說,Foyles的款式多些,但Blackwells有史奴比七十五周年紀念筆記本系列。至於旅遊書店Stanfords,不用考慮,這裡是最貴的,要價十二磅多、近十三磅。
To Tide,
獨立書店的確很難生存,尤其打不過連鎖書店的大型促銷。
不過我想更關鍵的是,其實讀書的人越來越少,出書多數是為了行銷,違背創作的
本意。真是很可惜。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inform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knowledge, which in turn does not
equal wisdom or deep meditation.
Ditto on the lament for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bookstores that satisfy the simple pleasures of
reading and thinking.
Too much pretentiousness and bluff, too little substance.
To Mingus,
的確如此。其實很多書很好讀也很有知識性,但生存空間全被過度資訊佔滿了;另
外就是圖書採購都很零散,很難看見單一作家的完整系列。只能說台灣書店是當成
「店」,英國書店有點半圖書館性質。
在英國能夠看到當代的西洋文學作品,是非常大的收穫之一。
如果我是小說課老師,或者教大一英文好了,有好些書都很適合當教材,不但寫作
有深度,用字遣詞夠細膩,寫作架構也迭有新意,又有跨國界的共鳴(因為處理具有
普同性的問題),如果我是學生也會覺得有趣吧。
捧油我今天太累,不想寫英文了,禮貌上有所疏漏,見諒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