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5 22:14:43
orangebach
唬爛效益大的回應世界之道
認真聽古典音樂的人不多,拿聽古典音樂來唬爛的人倒不少。
這道理跟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的原理差不多:如果在穿著打扮等物質條件上,再加點文藝氣息的話,想必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好比你已經打扮水亮,再來點高級珠寶妝點,便會讓人更覺明艷不可方物。
老實說,古典音樂做為最佳附庸風雅兼唬爛的回應世界之道,槓桿效益其實還滿驚人的,原因就回歸到本系列第一篇:最物超所值,當然也就最平民,誰都可以這麼做,而且隨時隨地可做。絕對不比如買藝術作品或者品酒,需要相對大量的金錢。
道理人人會說,各有巧妙不同。是不是都說得通,還是得花點心思;no pains, no gains.
一般想要唬爛的人--「唬爛的人」聽起來頗為不敬,就稱之為孔雀吧,孔雀,在第一關選擇作曲家的時候,幾乎都毫不遲疑地言必稱「我最喜歡莫札特」。每次聽到這樣的答案我都笑在心裡:「喔,莫札特又來了」;等你繼續問下去喜歡莫札特的甚麼,孔雀通常都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或者乾脆以「我沒有很熟」規避掉。
實際上,挑選莫札特來佯裝聽古典音樂,風險實在非常高;也就是說,今天如果當你面對一個不熟悉的異性,想要以此點來博取好感,碰巧對方道行比你高一些,莫札特很容易讓你破功--所謂的「破功」,當對方朝同個方向連問三個問題內,開始詞窮。這三個問題極有可能是:「你最喜歡的作曲家?」、「你喜歡他的甚麼?」,以及「你喜歡誰的詮釋」。
理由有二:
一、莫札特的作品多難以唬爛:如果對方接下去問你:「那你喜歡莫札特的甚麼?」因為孔雀沒有想過莫札特到底有哪些作品,多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難道要答「土耳其進行曲」?運氣好的孔雀會遇到心直口快的對象,他會把開放式問題改成選擇題:「你喜歡他的歌劇、交響曲還是器樂?」那或許可以順著答。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恐怕更麻煩,如果對方再追問哪齣歌劇、交響曲或是器樂曲?鐵定破功。
二、喜歡莫札特聽起來沒太大學問,換言之,唬爛唬得不夠大:莫札特誰也知道他是誰,雖然其中奧妙很大,不過也是個滿地俯拾的品牌了,欠缺獨特性,無法換來對方略略發光的崇拜眼神。
三、莫札特沒有獲得普遍肯定的詮釋,每個曲目都見仁見智:無論交響曲、歌劇、器樂曲,沒有一個特定單一知名的演奏者是權威,因此唬爛的附加價值較低。
在聽過那麼多人說「我喜歡莫札特」,只有一次讓我相信。
有一次搭計程車,車上正播放著一首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其實現在計程車上聽到99.7也挺普通的,不過我都順便問一聲:「你喜歡古典音樂啊?」
這個司機說:「對啊,我最喜歡莫札特」。
我說:「現在就是莫札特嗎?」
司機回答:「對啊,這是莫札特第二十四號鋼琴協奏曲,就現在這首」。
「所以這是唱片?」
「對啊,不過是誰彈的我就沒研究了」。
真好聽。不唬爛的莫札特真好聽。不過這也是百中挑一的機率。
所以,究竟孔雀要唬爛以達到博取異性關注的目的,哪個作曲家的乘數效果比較顯著呢?我認為是巴哈。
為什麼是巴哈?
一、喜歡巴哈聽起來就有點學問了:畢竟人家是「音樂之父」,乍聽之下、第一感受的質感有差,勝過莫札特。
二、巴哈的作品都是編號,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只要搞清楚巴哈作品編號為BWV,編號順序從1到1080,任君挑選,對方很難摸得清楚。注意!倘若對方聽到你隨便講的號碼,還能繼續問下去,諸如「喔那是鍵盤樂器耶,他鍵盤樂器你最喜歡甚麼哩?」那事情可就大條了,因為你遇到的極有可能是高手。如果孔雀不信邪還想掰下去,此時先把球做回去再說,建議你答:「那你呢?」然後想辦法速速轉移話題,切勿戀棧。
三、巴哈的附加價值比較高且新鮮有趣:諸如可以瞎扯多聽巴哈數學比較好,也可以扯一下最喜歡顧爾德的巴哈(扯這個算安全),還可以扯一下巴哈很專情、性生活很美滿之類的(這是真的!)。聽起來有趣詼諧又不會太失禮--當然極有可能你在心裡面的用意很失禮,但對方不會特別感覺到,而且會認為你好有氣質(?)
現在聽古典音樂的人數越來越少,這個問題成為全球古典音樂界都在關心的問題,在倫敦,古典音樂類的架上至少有兩本新書,試圖打破各類型音樂的差異和界限,告訴讀者聽古典音樂的好處、古典音樂跟流行樂是一樣無所不在,甚至可以幫助你更洞悉人生與人性。
對我來說,人數越來越少是可預見的未來,尤其台灣少子化的趨勢已經確立,未來多少比重的小孩會聽古典音樂,只能模糊地希望著hope vaguely。所以儘管我也很無法認同拿聽古典音樂來唬爛的人的心態與態度,可是在當下的社會,如果為了其他原因而願意多靠近古典音樂一咪咪,那都是有助於整體環境的延續。
甚至孔雀唬爛唬久了,說不定對古典音樂還真的產生了興趣,不也是個美好的結局?
這道理跟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的原理差不多:如果在穿著打扮等物質條件上,再加點文藝氣息的話,想必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好比你已經打扮水亮,再來點高級珠寶妝點,便會讓人更覺明艷不可方物。
老實說,古典音樂做為最佳附庸風雅兼唬爛的回應世界之道,槓桿效益其實還滿驚人的,原因就回歸到本系列第一篇:最物超所值,當然也就最平民,誰都可以這麼做,而且隨時隨地可做。絕對不比如買藝術作品或者品酒,需要相對大量的金錢。
道理人人會說,各有巧妙不同。是不是都說得通,還是得花點心思;no pains, no gains.
一般想要唬爛的人--「唬爛的人」聽起來頗為不敬,就稱之為孔雀吧,孔雀,在第一關選擇作曲家的時候,幾乎都毫不遲疑地言必稱「我最喜歡莫札特」。每次聽到這樣的答案我都笑在心裡:「喔,莫札特又來了」;等你繼續問下去喜歡莫札特的甚麼,孔雀通常都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或者乾脆以「我沒有很熟」規避掉。
實際上,挑選莫札特來佯裝聽古典音樂,風險實在非常高;也就是說,今天如果當你面對一個不熟悉的異性,想要以此點來博取好感,碰巧對方道行比你高一些,莫札特很容易讓你破功--所謂的「破功」,當對方朝同個方向連問三個問題內,開始詞窮。這三個問題極有可能是:「你最喜歡的作曲家?」、「你喜歡他的甚麼?」,以及「你喜歡誰的詮釋」。
理由有二:
一、莫札特的作品多難以唬爛:如果對方接下去問你:「那你喜歡莫札特的甚麼?」因為孔雀沒有想過莫札特到底有哪些作品,多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難道要答「土耳其進行曲」?運氣好的孔雀會遇到心直口快的對象,他會把開放式問題改成選擇題:「你喜歡他的歌劇、交響曲還是器樂?」那或許可以順著答。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恐怕更麻煩,如果對方再追問哪齣歌劇、交響曲或是器樂曲?鐵定破功。
二、喜歡莫札特聽起來沒太大學問,換言之,唬爛唬得不夠大:莫札特誰也知道他是誰,雖然其中奧妙很大,不過也是個滿地俯拾的品牌了,欠缺獨特性,無法換來對方略略發光的崇拜眼神。
三、莫札特沒有獲得普遍肯定的詮釋,每個曲目都見仁見智:無論交響曲、歌劇、器樂曲,沒有一個特定單一知名的演奏者是權威,因此唬爛的附加價值較低。
在聽過那麼多人說「我喜歡莫札特」,只有一次讓我相信。
有一次搭計程車,車上正播放著一首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其實現在計程車上聽到99.7也挺普通的,不過我都順便問一聲:「你喜歡古典音樂啊?」
這個司機說:「對啊,我最喜歡莫札特」。
我說:「現在就是莫札特嗎?」
司機回答:「對啊,這是莫札特第二十四號鋼琴協奏曲,就現在這首」。
「所以這是唱片?」
「對啊,不過是誰彈的我就沒研究了」。
真好聽。不唬爛的莫札特真好聽。不過這也是百中挑一的機率。
所以,究竟孔雀要唬爛以達到博取異性關注的目的,哪個作曲家的乘數效果比較顯著呢?我認為是巴哈。
為什麼是巴哈?
一、喜歡巴哈聽起來就有點學問了:畢竟人家是「音樂之父」,乍聽之下、第一感受的質感有差,勝過莫札特。
二、巴哈的作品都是編號,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只要搞清楚巴哈作品編號為BWV,編號順序從1到1080,任君挑選,對方很難摸得清楚。注意!倘若對方聽到你隨便講的號碼,還能繼續問下去,諸如「喔那是鍵盤樂器耶,他鍵盤樂器你最喜歡甚麼哩?」那事情可就大條了,因為你遇到的極有可能是高手。如果孔雀不信邪還想掰下去,此時先把球做回去再說,建議你答:「那你呢?」然後想辦法速速轉移話題,切勿戀棧。
三、巴哈的附加價值比較高且新鮮有趣:諸如可以瞎扯多聽巴哈數學比較好,也可以扯一下最喜歡顧爾德的巴哈(扯這個算安全),還可以扯一下巴哈很專情、性生活很美滿之類的(這是真的!)。聽起來有趣詼諧又不會太失禮--當然極有可能你在心裡面的用意很失禮,但對方不會特別感覺到,而且會認為你好有氣質(?)
現在聽古典音樂的人數越來越少,這個問題成為全球古典音樂界都在關心的問題,在倫敦,古典音樂類的架上至少有兩本新書,試圖打破各類型音樂的差異和界限,告訴讀者聽古典音樂的好處、古典音樂跟流行樂是一樣無所不在,甚至可以幫助你更洞悉人生與人性。
對我來說,人數越來越少是可預見的未來,尤其台灣少子化的趨勢已經確立,未來多少比重的小孩會聽古典音樂,只能模糊地希望著hope vaguely。所以儘管我也很無法認同拿聽古典音樂來唬爛的人的心態與態度,可是在當下的社會,如果為了其他原因而願意多靠近古典音樂一咪咪,那都是有助於整體環境的延續。
甚至孔雀唬爛唬久了,說不定對古典音樂還真的產生了興趣,不也是個美好的結局?
上一篇:前篇文章的一點說明
chrisitna
2009-11-17 00:17:48
有孔雀總比沒的好,至少表示他聽過!歡迎回來,倫敦看來頗為開心.
阿姐,我回來已經三周了。
的確超愉快的,我要明年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