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5 06:42:21 orangebach

Day22, Oct.24:最後音樂會

今天是我倫敦行最後一場音樂會,依舊獻給了泰晤士河邊的皇家節慶音樂廳和LPO。

今晚的曲目十分特別,上半場極短,是目前八十一歲、人稱西貝流士傳人的Einojuhani Rautavaara最新出爐的打擊樂交響曲Incantation,此場為全球首演;下半場極長(超過九十分鐘),是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指揮是去年繼葛濟夫之後接任鹿特丹愛樂總監的Yannick Nezet-Seguin,打擊樂由英國打擊樂家Colin Currie擔綱。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今晚的演出,我會說是difficult。對演出者是困難,對聽眾也是困難。

我還滿喜歡打擊樂交響曲,基本上:第一,不難聽;第二,打擊樂新鮮有趣,但絕對比想像中的要難,尤其是要用多種打擊樂器(包括木琴、鐵琴、鼓、鑼)當成一個樂器來當主角,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在不同樂器間轉來轉去,打擊用的琴槌也要換來換去,對於演出者是很大的挑戰。打擊樂比想像中要有藝術層次多了,千萬別被朱宗慶打擊樂團弄得落入刻版印象。

布魯克納第八能夠長達超過九十分鐘,也是滿令我意外的--畢竟之前完全沒聽過一丁點布魯克納。基本上:
一、他比布拉姆斯好一些,沒那麼無聊,沒得躁鬱症,不過我懷疑他有虐待狂。

二、每個樂章都可以視為一首交響曲獨立存在,四個樂章等於四首交響曲,但偏偏又全部放在做為一首交響曲,怎樣在這麼長時間、讓百人左右的龐大編制維持一貫的演奏張力和強度,這是第一難。布魯克納每個樂章的聲音範圍都太廣,從很小聲很小聲、到很大聲很大聲,不但指揮要非常強勢地主導聲音,樂團也要能夠配合指揮的意思做出這樣大的對比才行,否則就會破綻百出,這是第二難。布魯克納的主軸雖明顯,可是卻不停地辯證(我的理解是先不停地重複重複重複,再推翻推翻,然後再回歸重複重複),指揮必須得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方,否則就會顯得無聊加三級,這是第三難。

今天指揮三項都做得不錯,顯示出他對樂團的掌握度相當高,而且各聲部相互配搭得宜,帶給我算是很好的聆聽經驗--雖然談不上delightful,但至少讓我有感覺並且集中精神,沒有一直想洋芋片的口味。

三、布魯克納的魔力在於,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這是三個星期內最多人離席的音樂會,尤其在第三樂章--那緩慢又冗長的怪獸在音樂廳繞行的時候,許多人不耐折磨,紛紛離席;但這也是三個星期內最多人起立鼓掌的音樂會,當第四樂章演奏完畢時,現場立刻響起一片歡呼聲(暫不考慮現場歡呼的理由是:挖,終於奏完了!),全場相當多人起立鼓掌,我左右兩邊兩對夫妻紛紛爆出Bravo!Fantastic!的讚美,看來喜歡布魯克納的粉絲還真熱情。

至於我,本人在精神上永遠給予無限支持。

四、我真的很佩服倫敦的聽眾,他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高,對音樂的包容度也很大,然後積極理性地討論自己的想法,有真心話有態度;通常只要一休息,立刻就會跟同伴討論剛剛的音樂,好熱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們的文化底蘊,實在太深厚了,那已經不是「有沒有聽過」、「熟悉不熟悉」、「附庸風雅」、「表達內含」這樣的考量,而是一切都像看電影般自然,然後怎樣的電影都可以看、也都看得下去,然後有自己的感受與觀點,很輕鬆地表達喜好,然後就很開心地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回家準備第二天的生活。

實在令我印象深刻。

orangebach 2009-10-27 08:53:56

和平主義者?I doubt it. 科科。

虐與被虐,一體兩面,科科。

Mingus 2009-10-26 01:35:07

歹勢, 我是能夠同情式理解兩者的和平主義者。



表現上, 我比較identify (站在他的觀點, 而非成為他的對邊) Bruckner

虐待狂推理式的抽絲剝繭, 話中有話。

orangebach 2009-10-26 01:12:44

他真的是虐待狂,哈哈哈哈。你是嫌生活還不夠苦是吧,BRETHING ROOM不夠

還要外加虐待狂?喔,你是布拉姆斯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