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3 23:59:25 orangebach

Day21, Oct23:I'm not really in to Brahms, finally...

昨天晚上的音樂會讓我了解到一件事:布拉姆斯與我不來電。

音樂會的曲目是孟德爾頌芬加爾洞窟序曲;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昨天的指揮是杜南伊,鋼琴是布朗夫曼。當布拉姆斯用龐大且繁複的曲風席捲全場時,我卻不停地分心想著等下散場要買哪種口味的洋芋片,喔,每到快要周末,才會出現洋芋片促銷。

情感上,他令我感到無聊。
精神上,我永遠支持他!
(這樣應該比較沒那麼沒氣質)

那就像是你一直以來欲親近了解的仰慕的對象,耗費多年卻仍不得其門而入,終於有一天、在某個時刻,啪的一聲,你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跟你其實不來電。雖然他令人讚嘆、他藝術才氣高、他一出手便石破天驚、他在某些時刻占據你不設防的心房,但終究是---不來電。

昨天的布拉姆斯第三號,在杜南伊手上速度略慢但相當均衡,龐大繁複的結構在他手裡條理清楚、脈絡分明,主軸也很突出。可是在我心裡,我一直無法理解布拉姆斯的是,他的世界龐大卻不開展,複雜卻不延展,反而像個黑洞般不停地向內呼吸又收縮著,把聽者的心情、情緒全都吸進去,而等你被吸進去之後,看到的依舊是一片謎樣的黑暗:躁鬱、癲狂、煩亂、暴怒。過於龐大而無法回應,因而萌生百無聊賴,打幾個哈欠來表態一下。

在這樣的狂風暴雨之後來的寧靜是特別寧靜,這當然也是布拉姆斯讓人感覺親密到私密的原因。布三的第三樂章依舊保有如此的特性,過去也是這份私密鼓動著我去探索布拉姆斯、想要親近他,但與人為友需要逐步且全面的理解,我想我終究無法接納謎樣的黯黑情節所營造出的激情美感。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稍微好一些,布朗夫曼很努力,但我有點覺得主宰性可以再強一點,否則鋼琴都被樂團給吃掉了;畢竟這已經不是古典時期強調水乳交融的協奏曲,這是單一樂器掌控聽覺神經的時代,鋼琴需要更布拉姆斯一些。這首非我愛曲,但李希特無論技巧和詮釋上都更接近布拉姆斯的氣質,是相當好的參考。

不過,再黑暗也有甜蜜的時刻。

坐在我隔壁的老太太是布拉姆斯的大粉絲。每當一首曲子結束,她總是優雅地跟老公說聲bravo!她告訴我她非常喜歡布拉姆斯,雖然他不容易懂,但聽得越多,卻對她意義越深。

我說,像你們夫妻這樣有共同興趣、一起分享真難得。
她說,其實今年是他們結婚五十周年,兩人才剛搭歐洲之星到巴黎過完周年慶,回來倫敦找朋友順便聽音樂會。他們平常住在英國北部,只要出門旅遊,就會在當地找音樂會聽
,如果南下倫敦,更是非聽不可。她覺得很不公平,倫敦的音樂會多如牛毛,但是其他地方都付之闕如。

我們又隨便聊了幾句,因為下半場開始就安靜下來。等到音樂會結束,我看著老太太扶著老先生的肩膀,慢慢步下台階(我們坐在很高很後面),心裡泛起一陣甜蜜。人生之樂,莫過於此。

orangebach 2009-10-24 15:26:59

是是是,您所言甚是。反正少這一咖也不會怎樣,樂海無涯,俯拾皆有樂趣。



我同意,自然人生階段不同,與音樂緣分不同,重點是找到自己喜歡的最重要,

然後好好相處。你這麼喜歡舒曼(封你為舒曼大使),連我都有點好奇起來到底舒

曼有甚麼玄機啊?可惜這三周在倫敦沒有遇上舒曼,接下來就有他的曲目了。



對於你那句英文,我是笑而不答。每個人都需要,不是嗎?

Mingus 2009-10-24 10:09:30

Brahms 這樣的鬱壘頑固老宅男的內心世界, 離你的生命情調太遠, 你(永

遠?)不會懂的啦。



現在, 我與他的音樂, 只能做朋友, 不能做共處一室的伴侶。找身邊的伴

的話, 我會找Mendelssohn 或 Schumann, Schumann 雖瘋狂, 但不壓抑,

幻想世界也寬大多了。



Brahms 的「格局」聽來雖大, 技巧雖更完備, 但是大只是大在自己世界

的疆界裏。Mendelssohn 或 Schumann 感覺較「小家碧玉」, 卻更能

reach out, echo 外頭的世界, 真實的與幻想的。不會像Brahms 那麼讓

我有被閉鎖的claustrophobia 。



I need some "breathing room" with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