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8 18:28:41巴卡拉夫

社交力‧零男



逃避

先說明一下,我不是大家眼中的宅男,我是不太喜歡出門,尤其在下雨的日子。

一個人的時候我喜歡聽音樂,常常放的是爵士,偶而也聽一點古典樂,再配上一杯熱的野莓茶。但~手裡握著的是手機同時滑著FB,而不是閱讀著任何有名或無名的作家書籍,這樣的解釋,我想應該可以先屏除我是宅男角色的既有印象,雖然看似有點牽強。

身為在社會中相對弱勢的上班族,舉凡像推託事情、阿諛奉承、卑躬屈膝與閒言閒語左進右出….等基本的工作能力要有,先說明上述的職能並非否定發揮專長、認真工作及負責態度不應該有,只是在這現實的環境中,聽話的配角常常活得比主角久,因為主角只是演員不是導演或金主,這一幕活著但在下一幕就突然消失了,對~像空氣中的微小粒子一樣,你怎麼睜大眼也看不見。

除了剛剛提到的基礎職能外,社交能力也考驗著你會優雅的飛舞,還是痛苦的活著,像剛剛做過自我介紹的自己,就是一個「社交力‧零男」,為何不是負男,因為存在於現實中可被計算最低的數字就是「零」了,再低也低不過這個數字。我真心希望「零」這個數值能被冠在其他地方就好,「零負債」、「零缺點」這樣不是挺好的,為何偏偏在社交力上呢!

為何說不是宅男的自己卻是「社交力‧零男」呢?!可以從幾件事情來為這個形容詞做個合理的解釋,
第一個是;

只要跟不認識或不熟悉的對象,不管當下正在對談甚麼內容,我一定先處在放空的狀態,導致最後無法搭腔接不上話。
跟老闆討論行銷操作→我想的到底要不要去日本賞櫻、
跟業務單位開會聽取業績報告→我想著中午吃飯要聽著哪一首歌、
跟廠商吃飯寒暄→我正打量著等等哪一道菜要先試試口味,

或許你會說這種事情大部分99.9999%人都有,沒甚麼特別的,的確,這點只是豪華套餐前的小菜,也僅佔了「社交力‧零男」的1……….%而已。

第二個是;
不管在怎麼熟的朋友、同事或家人,只要不是在他們所應該被遇見場合,我都會選擇躲避,這點總算是為「社交力‧零男」的名詞打了劑強心針,應該只有不到0…….111111%的人有這種問題吧(我到底在底在得意什麼阿)
舉個例子來說~我在高中時期曾有個死黨,要怎麼形容我們有多好呢?!在同一個時間點一起追女生,一起被拒絕,一起在圖書館天台嘶吼著彼此喜歡女生的名字,一起喝酒買醉,打球時不小心K中他的下巴,在縫合傷口時我也不在乎他性別願意緊握他的手安撫他,即使是這樣的死黨,出了社會也逐漸失去了聯繫,在最近的某一天中午,在同一間餐廳遇到,我的雙腳不自覺的向後退,雖然不能用逃離來形容當下的動作,但真的是瞬間轉身也不在乎走路是不是同手同腳的快速走離,雖然淺意識一直在反覆著追問自己你在幹嘛?他不是XXX?很久不見了~要打聲招呼吧!!”,儘管耳語頻率越來越快,但與他的距離卻像著我在河堤慢跑的速度越拉越遠,或許這是一種病,只是目前沒列在任何醫典紀錄可以被查證。

第三個符合「社交力‧零男」的地方是;在正式社交場合無法主動交談,在一個宴會或陌生的聚會,我完全無法主動拋出任何有趣的話題,我只能聽著我身邊能言善道的陌生人講著有趣的夜店生活、炫耀著最近挑戰了什麼刺激的極限運動或是剛剛又去了那裡遊歷了10天半個月的。我只能心裡想著,恩~Nat King cole 的歌聲很適合在在晚上時一個人喝著酒哼唱著、我喜歡在河堤慢跑(當然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已經可以用往事來形容了),我喜歡去日本,去了7次之多,就是喜歡沒有為什麼….等這些內心OS在旁邊跟自己對話,遇上陌生人完全無法搭上腔。

活了將近快40個年頭,被從巴哥哥叫到巴大叔,不管用什麼角度想都知道這些事是需要被突破的,但很多是說的出來,很容易跟別人溝通,在自己身上卻很難說服自己解決,或許就像前些日子很有名的日劇名稱說的『逃避雖然可恥、但卻很有用』,如果大家有任何偏方良藥能治療「社交力‧零男」的症狀,歡迎跟老巴我說說,雖然說這不是宿疾,但的的確確困擾著我啊!

額外的結語

我很喜歡日劇『逃避雖然可恥、但卻很有用』中的森山美栗,我喜歡她時常演出的內心OS,喜歡她會在跟平匡相處細節中為他設想很多細節,長的可愛對我來說倒是其次,只是眼睛看的開心,無法觸動到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