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30 05:07:33Daisy

人生另一個階段

大學四年,再過幾個禮拜就要畢業了。
找工作與期末報告不斷地煎熬著我的想法,
《浮士德》中的魔鬼似乎在此默默地潛進我的心靈,
迷失、困惑、矛盾,顯示我正掉進他設下的陷阱。

現在,我正在泥淖中掙扎,迷惑的神情寫滿我臉,望出去的眼神放空時間變多了。到底什麼是我要的呢? 尋找...

文章中感觸的地方→
「只要是人都會脆弱,無助是正常的,人生痛苦永遠難免。但當面臨那樣的時刻,用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出口宣洩就變的很重要,我覺得那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品味跟格局。」

「人生的高低,不是在於成功時如何面對,因為那根本不需要學習,而是在低潮時如何處理自己的懊悔、失望、悲痛、寂寞跟絕望。」


以下文章轉自 立報 2007/05/29

後單身時代:荒島大考驗
■小倩(媒體人)
每次看古典音樂的網站,討論區裡一定會出現:「你會帶到荒島的一張唱片(有時候是30張)。」當大家爭辯的口沫橫飛的時候,卻沒有人挺身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荒島上有音響嗎?

就算有音響,我也不相信荒島上有電源。就算有,音響壞了給誰修?沒有文明社會的網絡,即使是卡拉揚世紀名盤最後可能還是淪為菜刀(不然要怎樣切魚?)。

不過這個假設性問題並非沒有意義。如果一個人與世隔絕,究竟有什麼東西可以安慰而且支撐一個人直到老死(此時就會很懷疑,30張唱片究竟夠不夠)?
我覺得所有人都應該有一種這樣的興趣。假設自己身處個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所有社會網絡都斷絕的場域裡,有什麼東西可以支撐自己一輩子。

人生中各種情況都可能發生,可能一個人隻身到非洲工作(如果你發願做義工),可能到瑞典求學(如果你想讀書不用錢),又或者可能進了監獄(這可能是不想上班又希望有吃住。但我也不排除有人想自願進去救人越獄,就像影集那樣,不過那得先把建築藍圖全刺在自己身上就是了)。

我記得以前聽過愛樂電台找來一個醫生當來賓,他說當初從南部北上讀醫學院,沒有親友、功課繁重、精神壓力非常大,支撐他的唯一力量就是莫札特的歌劇,他甚至為了要聽懂歌劇跑去學德文。到今天,他覺得如果沒有歌劇,可能熬不過那段悲慘的人生時刻。

人生當中難免會有這種情況,既孤獨又壓力大,又或者感覺人生沒有出口。如果沒有一樣能撫慰自己的興趣,內心的空洞總會找其他出口宣洩。通常,性是最方便的出口(根據我的觀察,有中年危機的人很愛用外遇逃避內心的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要用古典音樂來度過這樣的時刻,釣魚或其他嗜好也不錯(這是許文龍級的品味)。人生可以在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選擇耽溺某樣事物,不過這樣嗜好最好不會讓生活搞出更多問題。我沒聽過有人買古典音樂CD買到破產的(我見過收藏3萬張CD的人,人家生活過得好好的),但如果從外遇找出口,卻可能搞出人倫大悲劇(這種人從身旁朋友到社會版都有)。

只要是人都會脆弱,無助是正常的,人生痛苦永遠難免。但當面臨那樣的時刻,用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出口宣洩就變的很重要,我覺得那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品味跟格局。

人生的高低,不是在於成功時如何面對,因為那根本不需要學習,而是在低潮時如何處理自己的懊悔、失望、悲痛、寂寞跟絕望。
而且,我一直相信,做好最壞打算的人才能過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