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03 17:34:16公車青年陳右錚
讀「法國土司」,思中美法文化異同(下)
(承上篇)
對我而言,「法國土司」這本書除了比較美、法的文化差異之外,另一層深刻的意義是:我用這些文章內容來推敲法國人和中國人的共通性,還嘗試思考它們背後的原因。雖然作者在書中曾言:「來到法國,你也許會認為(除了一些細節之外)跟許多國家(如:中國、日本)相比,這裡和美國還算相像。」她覺得:美國人和法國人之間的差異,或許還小於法國人和東方人的差異,但我認為這是由於她並未充分瞭解東方人的思想。對我而言,法國人和中國人或日本人,在民族性都有不少的雷同之處,我並大膽推測:擁有深厚長久的封建傳統,是導致中法民族共通點的關鍵。
各位可以看看,前文我舉的例子,除了對「性」的開放之外,其他幾乎都和中國人擁有相同的初衷,只是表達方法不甚相同罷了!第一,法國人的好面子,正跟中國人非常相似,許多舉止都以「顏面」為考量,也同時帶有含蓄的意味,諸如:曖曖內含光(表現得溫文儒雅、鋒芒藏於中,說白一點,就是「悶騷」);禮多人不怪(撐足面子,表示自己重視對方);不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明知對方好,卻吝於讚賞,對自己的劣處卻死不認帳);指桑罵槐(用暗喻法罵人)等等的俗話,應該可以說明了中國人如此普遍可見的心態。另外,說到好面子的個性,我也不得不想到:日本人更是個極盡注重面子的民族!
第二,法國人重視著某些規範、條理,這部分也跟中國人很像,至少表面上經常這樣宣稱。作者提到:她送孩子上學,是叮囑:「要好好玩喔!」而法國家長對小孩卻要求:「要乖乖的!」想想看在我們周遭,是否也常聽到「乖一點」之類的話語?另外,法國人們還尊崇著所謂的「節制原則」,舉例而言 :他們在公共社交場合中,有一大堆不成文、令人眼花撩亂的繁文縟節(如:很像咱們以前國民生活須知的,喝酒不能喝到醉醺醺以免讓自己難堪;禁止大聲喧嘩等等),可是這些默契卻常有例外。
而自稱「禮義之邦」的中國人,即使實際上的社會是如此無秩序、不拘小節、自私,裡面的成員(尤其是兒童)仍然被持續要求有禮,造成了許多勾當不能說、卻能做,為者仍能自稱「合法」。這樣的模式長此以往,造成未來的人格,正如前述法國人表現讓美國人傻眼的地方如出一轍。仔細想想,這一點的共通,其實跟第一點有著些許因果關係:就是面子上的考量,導致我們即使做不到的,也要盡可能說得自己有做。
法國人經常開車橫衝直撞、電梯抽煙等,或是寵物街頭任意在大便、行人過馬路對紅燈視而不見等等,雖然在美國人眼中是一件件的脫序行為,但這樣的「亂」,對中國人而言實在一點都不陌生呢!幾年前,我在巴黎街頭看到交通標線,感覺非常親切:因為他們的線畫得塗塗改改、柏油路鋪了又鋪,當下令我感覺宛如置身台北,那是一種草率執行事務的表現。
第三,對親疏的態度差異明顯,也是中法相似的一部分。在中國人的社會中,「自掃門前雪」的習性,是否和前文法國人的冷漠舉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反觀熟識的雙方,卻彷彿有一張無形的通行證,許多事情突然都變得好辦多了!攀關係、走後門、人情債等種種現象,也由此而生。如此的人際關係,也早就無形融於生活中,即使現今我們常見居上位者極力標榜「法治」、「公平」、「制度化」,仍無法擺脫人情色彩,也因此,社會很難變得井然有序。
前述這三點,可以當作中國人和法國人基本性格上的共通點,至於較具體的教育、婚姻、飲食等制度面,雖非全然相同,卻也找得到一些神似之處。教育方面,跟中國人熟悉的情形,他們法國人在學校最被重視的就是智育成績,對於生活其他方面顯然不注重,也幾乎沒有課外活動,大家也都認為上學是為了讀書,看到這裡,相信許多人都有會心的一笑,這不正是以前台灣教育的寫照嗎?法國老師在學生眼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他們沒有笑容、教學死板不活潑、具有相當的為人師表的尊嚴,對學生的要求、懲處也是非常嚴苛(如:要求大量的作業、不輕易給高分、罰站數十分鐘等作風);這種樣子的老師,豈不跟中國傳統的夫子形象非常類似嗎?還有,法國講求菁英教育,能通過重重考驗的學生,才能接受高等教育,多數是進入大學,但有少數是依喜好選擇一些專門學校就讀,當然能到這樣等級的人,是菁英中的菁英。幾乎,法國的教育方式跟一向自由、開放的美國完全相反,但卻意外地跟中國人的社會非常接近。
婚姻方面,雖然我上文提過法國人對「性」看法自由,但根據書中描述,他們其實有不少令人訝異其守舊程度的做法。法國情侶論及婚嫁時,依慣例要見對方家長,對方母親對這場婚姻掌有很大的決定權;婚姻後(包括成年子女),主動關懷、問候父母是重要的事情,丈夫在她母親眼中是永遠的孩子。從這樣的關係,我們發現:跟傳統中國社會簡直太像了,即使我們台灣逐漸朝美式作風開放,仍找得到少數這樣的保守家庭。此外,法國人的女權不若美國那樣高漲,例如:一對夫婦參與社交場合,女性常退居次位,或與丈夫唱和,不公開發表意見,只因為他們認為太高談闊論的女性是舉止失禮的。凡此諸點,都是跟美國差異較大,卻相似於中國社會之處。
飲食方面,中國和法國重視此道的程度,就更不用說了!在世界上,法國菜是少數跟中國菜有得拼的美食之一。法國在烹調或選材上,有他們極度講究的地方;另外,法國擁有的乳酪、葡萄酒等專業領域的學問,也是讓人嘆為觀止的。中國人對於菜餚,或許有重視切工、火喉等環節的一面,而且在文化調教下,不止有廚藝精湛的大廚師、甚至連一般家庭主婦都私藏幾道拿手好菜,但看看現今社會中,餐館、小吃店的品質實在良莠不齊,對料理精緻度或技術不求精確、得過且過的「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或許,中國的飲食文化並不需要用法國那樣太嚴謹的態度來傳承、延續,而有一套自行綿延下去的方式吧?
中國人對於一些特有的飲食文化,如:豆類製品、米麵食等,照理說歷經兩千年,應該已對它們有非常完備的瞭解,但是就實際上觀察,都欠缺歸納出一套系統理論,這是我們中國美食發展上的一大難題。例如:拉麵原為中國產物,在幾百年前才傳到日本,給他們改造、再發展出一套有模有樣的製作流程和品嚐標準,而強勢反撲台灣,之所以能將拉麵這種其實本來有的東西給捧紅,正是由於日本的研究精神把這東西給專業化了。
總之,在這篇文章我以舉例的方式,說明中、法、美之間的民族差異,雖然無法述說完整,但至少有幾分傳神了。看到這裡,或你讀過「法國土司」這本書,發現充滿矛盾的法國文化時,許多把法國當成嚮往中羅曼蒂克國度的人,是否會對他們的印象大打折扣呢?不過,法國人畢竟仍身處工業革命、民主政治、科學理性的發源地--西歐,他們隨興歸隨興、感性歸感性,做某些事情、研究學問時該有的邏輯思考,仍非常有條理,講求精確、真實,否則也不會在世界上多方面居於如此領導性的地位吧?
在最後要說明的的是:基於本人才疏學淺,對法國文化多限於紙上談兵,並未實際體驗當地的情況,不管我或本書作者有任何偏頗謬誤之處,都請先進多加指正了!
(原作於2003.4.27)
對我而言,「法國土司」這本書除了比較美、法的文化差異之外,另一層深刻的意義是:我用這些文章內容來推敲法國人和中國人的共通性,還嘗試思考它們背後的原因。雖然作者在書中曾言:「來到法國,你也許會認為(除了一些細節之外)跟許多國家(如:中國、日本)相比,這裡和美國還算相像。」她覺得:美國人和法國人之間的差異,或許還小於法國人和東方人的差異,但我認為這是由於她並未充分瞭解東方人的思想。對我而言,法國人和中國人或日本人,在民族性都有不少的雷同之處,我並大膽推測:擁有深厚長久的封建傳統,是導致中法民族共通點的關鍵。
各位可以看看,前文我舉的例子,除了對「性」的開放之外,其他幾乎都和中國人擁有相同的初衷,只是表達方法不甚相同罷了!第一,法國人的好面子,正跟中國人非常相似,許多舉止都以「顏面」為考量,也同時帶有含蓄的意味,諸如:曖曖內含光(表現得溫文儒雅、鋒芒藏於中,說白一點,就是「悶騷」);禮多人不怪(撐足面子,表示自己重視對方);不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明知對方好,卻吝於讚賞,對自己的劣處卻死不認帳);指桑罵槐(用暗喻法罵人)等等的俗話,應該可以說明了中國人如此普遍可見的心態。另外,說到好面子的個性,我也不得不想到:日本人更是個極盡注重面子的民族!
第二,法國人重視著某些規範、條理,這部分也跟中國人很像,至少表面上經常這樣宣稱。作者提到:她送孩子上學,是叮囑:「要好好玩喔!」而法國家長對小孩卻要求:「要乖乖的!」想想看在我們周遭,是否也常聽到「乖一點」之類的話語?另外,法國人們還尊崇著所謂的「節制原則」,舉例而言 :他們在公共社交場合中,有一大堆不成文、令人眼花撩亂的繁文縟節(如:很像咱們以前國民生活須知的,喝酒不能喝到醉醺醺以免讓自己難堪;禁止大聲喧嘩等等),可是這些默契卻常有例外。
而自稱「禮義之邦」的中國人,即使實際上的社會是如此無秩序、不拘小節、自私,裡面的成員(尤其是兒童)仍然被持續要求有禮,造成了許多勾當不能說、卻能做,為者仍能自稱「合法」。這樣的模式長此以往,造成未來的人格,正如前述法國人表現讓美國人傻眼的地方如出一轍。仔細想想,這一點的共通,其實跟第一點有著些許因果關係:就是面子上的考量,導致我們即使做不到的,也要盡可能說得自己有做。
法國人經常開車橫衝直撞、電梯抽煙等,或是寵物街頭任意在大便、行人過馬路對紅燈視而不見等等,雖然在美國人眼中是一件件的脫序行為,但這樣的「亂」,對中國人而言實在一點都不陌生呢!幾年前,我在巴黎街頭看到交通標線,感覺非常親切:因為他們的線畫得塗塗改改、柏油路鋪了又鋪,當下令我感覺宛如置身台北,那是一種草率執行事務的表現。
第三,對親疏的態度差異明顯,也是中法相似的一部分。在中國人的社會中,「自掃門前雪」的習性,是否和前文法國人的冷漠舉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反觀熟識的雙方,卻彷彿有一張無形的通行證,許多事情突然都變得好辦多了!攀關係、走後門、人情債等種種現象,也由此而生。如此的人際關係,也早就無形融於生活中,即使現今我們常見居上位者極力標榜「法治」、「公平」、「制度化」,仍無法擺脫人情色彩,也因此,社會很難變得井然有序。
前述這三點,可以當作中國人和法國人基本性格上的共通點,至於較具體的教育、婚姻、飲食等制度面,雖非全然相同,卻也找得到一些神似之處。教育方面,跟中國人熟悉的情形,他們法國人在學校最被重視的就是智育成績,對於生活其他方面顯然不注重,也幾乎沒有課外活動,大家也都認為上學是為了讀書,看到這裡,相信許多人都有會心的一笑,這不正是以前台灣教育的寫照嗎?法國老師在學生眼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他們沒有笑容、教學死板不活潑、具有相當的為人師表的尊嚴,對學生的要求、懲處也是非常嚴苛(如:要求大量的作業、不輕易給高分、罰站數十分鐘等作風);這種樣子的老師,豈不跟中國傳統的夫子形象非常類似嗎?還有,法國講求菁英教育,能通過重重考驗的學生,才能接受高等教育,多數是進入大學,但有少數是依喜好選擇一些專門學校就讀,當然能到這樣等級的人,是菁英中的菁英。幾乎,法國的教育方式跟一向自由、開放的美國完全相反,但卻意外地跟中國人的社會非常接近。
婚姻方面,雖然我上文提過法國人對「性」看法自由,但根據書中描述,他們其實有不少令人訝異其守舊程度的做法。法國情侶論及婚嫁時,依慣例要見對方家長,對方母親對這場婚姻掌有很大的決定權;婚姻後(包括成年子女),主動關懷、問候父母是重要的事情,丈夫在她母親眼中是永遠的孩子。從這樣的關係,我們發現:跟傳統中國社會簡直太像了,即使我們台灣逐漸朝美式作風開放,仍找得到少數這樣的保守家庭。此外,法國人的女權不若美國那樣高漲,例如:一對夫婦參與社交場合,女性常退居次位,或與丈夫唱和,不公開發表意見,只因為他們認為太高談闊論的女性是舉止失禮的。凡此諸點,都是跟美國差異較大,卻相似於中國社會之處。
飲食方面,中國和法國重視此道的程度,就更不用說了!在世界上,法國菜是少數跟中國菜有得拼的美食之一。法國在烹調或選材上,有他們極度講究的地方;另外,法國擁有的乳酪、葡萄酒等專業領域的學問,也是讓人嘆為觀止的。中國人對於菜餚,或許有重視切工、火喉等環節的一面,而且在文化調教下,不止有廚藝精湛的大廚師、甚至連一般家庭主婦都私藏幾道拿手好菜,但看看現今社會中,餐館、小吃店的品質實在良莠不齊,對料理精緻度或技術不求精確、得過且過的「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或許,中國的飲食文化並不需要用法國那樣太嚴謹的態度來傳承、延續,而有一套自行綿延下去的方式吧?
中國人對於一些特有的飲食文化,如:豆類製品、米麵食等,照理說歷經兩千年,應該已對它們有非常完備的瞭解,但是就實際上觀察,都欠缺歸納出一套系統理論,這是我們中國美食發展上的一大難題。例如:拉麵原為中國產物,在幾百年前才傳到日本,給他們改造、再發展出一套有模有樣的製作流程和品嚐標準,而強勢反撲台灣,之所以能將拉麵這種其實本來有的東西給捧紅,正是由於日本的研究精神把這東西給專業化了。
總之,在這篇文章我以舉例的方式,說明中、法、美之間的民族差異,雖然無法述說完整,但至少有幾分傳神了。看到這裡,或你讀過「法國土司」這本書,發現充滿矛盾的法國文化時,許多把法國當成嚮往中羅曼蒂克國度的人,是否會對他們的印象大打折扣呢?不過,法國人畢竟仍身處工業革命、民主政治、科學理性的發源地--西歐,他們隨興歸隨興、感性歸感性,做某些事情、研究學問時該有的邏輯思考,仍非常有條理,講求精確、真實,否則也不會在世界上多方面居於如此領導性的地位吧?
在最後要說明的的是:基於本人才疏學淺,對法國文化多限於紙上談兵,並未實際體驗當地的情況,不管我或本書作者有任何偏頗謬誤之處,都請先進多加指正了!
(原作於2003.4.27)
下一篇:瀘沽湖旁的摩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