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銅馬茶座復活
假如銅馬茶座復活
文/林玉鳳
我大概是趕上了澳門悠閒氣息的那一代,中學時曾經在“銅馬茶座”喝過一瓶芬達橙汁汽水。那年代,澳門人不富裕,“銅馬茶座”最耀眼的是夏日的白背心和紅色格仔短袖裇衫,額頭細細冒出的汗珠,映照三輛車經過時響起的一陣陣清脆車鈴聲,茶座好像有音樂,從黑色的收音機響起,唱和著美好的八十年代。
茶座位於“銅馬廣場”,上世紀三十年代填海而成,因為放置了澳督亞馬喇(或“亞馬留”)策馬躍起的銅象而得名“銅馬廣場”。從前的廣場、銅象和茶座,是南灣重要的一景。九十年代,銅象在回歸討論中因為象徵殖民主義而被拆送至葡萄牙,茶座成為老澳門的集體回憶,廣場之後成為不斷整改的亞馬喇前地,巴士站明明人滿為患,但地面圓形地卻像與世隔絶,長期乏人問津;地下商業配套長期空置,形同“浪費空間”。
疫情三年,因為無法外出旅遊,澳門僅有的休憩區和公園,假期時都人頭湧湧,可見本澳休憩設施需求甚殷。亞馬喇前地和圓形地現有的兩層玻璃幕商業中心聚人無果,應是設計和管理問題。當年沒有冷氣的“銅馬茶座”對居民和遊客也有莫大吸引力,其實是否可以重新規劃整個亞馬喇前地的配套,讓“銅馬茶座”復活,建小型圖書館,引入文創小店,添置休憩、遊樂設施,營造文化和休閒娛樂氛圍,既解決長期閒置的尷尬,也真的為澳門人多闢一個好去處。
文: 原載2022年5月12日力報副刊「公民有Say」專欄
圖: Cyber CTM
上一篇:五月羽絨與十一月颱風
下一篇:“澳門受騙”與“澳門騙局”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男人的秘密武器:http://twzy19.com/goods.php?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