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01:52:19小鳳

斬錯樹的背後

斬錯樹的背後

/林玉鳳

    春回大地,本來應該是草木欣欣向榮的時份,然而,近日兩宗與樹有關的新聞似乎都不太協調這個“主旋律”:首先是華士古公園內有數株宮粉羊蹄甲被綠化判給公司誤砍,市政署已要求該公司補植。不少市民倍感惋惜;另一宗則是松山水池斜坡處樹木倒塌,壓毁停泊車輛,幸而無人受傷。

      早於2020年審計署有報告就指出,全澳六十多萬株樹木只有兩萬多株登記入管理系統中;市政當局未有對更牽涉行人安全的斜坡樹木作詳細巡查,建議當局考慮將更多路旁斜坡樹木採用單株方式巡查及登記,從而妥善管理、及時發現潛在健康問題的樹木,避免塌樹情況發生 。 儘管未知當局改善得怎樣,但假使能完善樹木登記系統、實現數據共用,並做好監察、預防及維護等工作,樹木被誤斬或倒塌的機率也會降低。 

其實,近年內地在綠化工作上已充份實現數字化、智慧化。一些城市如武漢等為全市行道樹、綠地、森林、山體、濕地等生態資源建立了統一共用的數據庫,運用無人機、物聯網、衛星影像等先進技術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從而能夠迅速了解到樹木最近的生長狀況,大大有利於維護林木、評估植物潛在的病患和危險。此外,“數字綠化”收集到的數據和影像,更可製成ARVR實景,貢獻於生態旅遊和教育上。 

因此,長遠而言,澳門有必要借鑑外地經驗,推行“數字綠化”,這既是提升綠化管理效率,應對日後超強颱風、極端天氣來襲的環境基建,也有利開發本地生態資源、發展可持續旅遊。

 

: 原載2022310日力副刊公民有Say」專欄

: 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