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2 00:00:00小鳳

我不像,但我也要有

(此文為「澳門。家國」系列之延續,因為之前沒空上載餘下的文章) 文/林玉鳳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談論加拿大人身份認同的文章。文中三言兩語就道出了加拿大人的身份困惑:加拿大人永遠只知道自己跟美國人有何分別,知道自己跟英國人有什麼不同,可是,問他自己是什麼模樣的,卻說不出來。 

  那段文字,看一次就記住了,因為太像澳門人的境況:我們永遠都知道自己跟香港人有何分別,也知道自己跟內地人有何分別,可是,說起自己獨有的特性,就會顯得格外安靜。

  這種現象,其實發生在不少有強鄰而這個強鄰又與自己有文化淵源的地方身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德國旁邊的奧地利和瑞士,英國旁邊的愛爾蘭,只是程度不如加拿大和美國與英國之間那般明顯,因為奧地利有自己在歐洲歷史上重要的角色,近代史裡有仙樂飄飄處處聞,行銷世界的有水晶;愛爾蘭的宗教史斑駁多彩,行銷世界的有啤酒;瑞士不僅有巧克力,還有雪山,手錶和宜家傢俬。 

  所以,澳門,特別是回歸以前和申遺成功以前的澳門,更像加拿大: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強鄰,和文化上的母體有所差異,卻因為媒體的話語權都比不上這兩個地方的強大,永遠像個弱勢的對話成員,一直在聽人家說自己如何如何,心裡明白自己和人家有何差異,卻因為聲音小而不敢莽動,習慣跟著別人的邏輯行事,要尋找自己,最容易的方法是說出自己與別人有何不同:“我不像香港人那樣……”。

  可是,在“我不像”的同時,因為早已習慣了別人的邏輯,很容易下意識的尋找別人身份構成的符號,希望在自己身上也找得到。幾年前開始寫澳門人本土意識與身份認同的文章,常常用香港做參照體,那時把文章貼到自己的博客上,總有網友留言說:“我們也需要有自己的故事”,“我們也需要有自己的歌”,“我們也需要有自己的獅子山下”。在“我不像”和“我們也需要有”之間,其實是在尋找本土身份認同的過程中,借著他人的邏輯行事。那看上去“不再靠別的地方灌注”,實際是卻是別的地方早已把思維方法和邏輯推斷都灌注到我們的根上,我們屬找的,只是能讓自己,在“別的地方”面前,面子好過心裡舒服的一種認同物。 

  只是,這種想法,在八十後身上可能有點不一樣,因為,他們是在熊貓樂園長大的

(我們的世代.之三十八)

文:原載20101028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big5.huaxia.com/uniwaysimages/200507/ldy201335012.jpg

上一篇:想要建立的一代

下一篇:熊貓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