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00:00:00小鳳

從“澳門街”到澳門


(此文為「澳門。家國」系列之延續,因為之前沒空上載餘下的文章) 文/林玉鳳

上周提及,抗戰以前,澳門的中文報章,其實沒有明顯的經營或定義澳門人的形象。抗戰期間《朝陽日報》和《大眾報》等發起組成四界救災會,將“澳門人” 首次定義為“愛國的”,願意為抗戰付出的可是,這樣的定義其實只有短暫的幾年時間。抗戰結束後,受國共內戰影響,戰火漫延至澳門中文報章的言論,媒體才剛經營起來的本土意識,就被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黨爭意識取代,這種情況一直維持至1966年“一二三事件”時期。

受內地文革思潮影響,“一二三事件”期間的報章,曾經短暫的將“澳門”定義為被葡萄牙“欺壓”的殖民地,為了鼓勵當時的華人抵制葡人,“澳門人”被賦予“愛國、反殖民和反帝國主義”的特質,報章經常會出現“堅決打倒”這類澳門報刊上少有的激烈言詞。事件過後,國民黨勢力在澳門正式消減,社會在一片混沌中需要重新建立秩序,此時,有報章繼續受文革的激烈文風影響,也有報章開始遠離對政權政治的討論。用了十多年時間,到八十年代初期,中文報章多數變成採用類似十九世紀末《鏡海叢報》的操作,“澳門”被建構為“數百年來中葡和平相處的地方”以及“既由葡人管治又受內地政權影響的地方”,“澳門人”的概念模糊地體現為“在中葡兩國之間默默謀生的沉默、樸素的人群”,這種情況,一直維持至澳門回歸前後

  除了這種與政權相關的政治身份的定義以外,“澳門人” 的概念,還有一層空間上轉變。上回提及1913年出版的《澳門通報》,很少投射澳門人的形象,更多的是在建構“省城”、“香港地”和“澳門街”的世界觀。這樣的世界觀,澳門的中文報章其實用了大半個世紀才調整過來。比《澳門通報》晚一點出版的《澳門時報》,很能代表這種“澳門街”的空間想像《澳門時報》從創刊開始,有約三十年時間是澳門最暢銷的報紙之一,它的版面分為「中外新聞」、「粵省新聞」和「港澳新聞」,前兩者都佔很大篇幅,幾乎是各佔一大版,後者所佔篇幅則較少,通常只有三分一版。在只有三分一版的「港澳新聞」中,通常是香港大篇幅,澳門小篇幅。這樣的版式,在澳門流行了數十年,幾乎也是在“一二三事件”前後,才出現徹底的明顯的改變,澳門新聞漸漸的成為不同報章的常設頭條內容,到了八十年代,已經沒有報章在經營“省城”、“香港地”和“澳門街”的空間意識。用了大半個世紀,澳門人才漸漸從媒體上走出“澳門街”,此時,中葡談判已經到來,“在中葡兩國之間默默謀生的沉默、樸素的人群”究竟是什麼人,開始惹來討論。

(我們的世代.之三十二)

文:原載2010916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www.cits.com.mo/uploadfile/2009/0716/200907161119454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