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9 10:41:15小鳳

三角花園,曾經有夜市


 

文/林玉鳳

 

  看到失業工人到勞工局外抗議的畫面,想起了很多人,都是五十後和六十後的

 

  我常常覺得,澳門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是很特別的歷史時期,那除了是個“工廠妹”會去美加多跳舞的年代,也是個澳門夜市林立的時代。從八十年代開始,套用經濟學者的口吻,那是澳門製造業飛速發展的時代:炮竹、神香早已式微,製衣、毛紡、玩具日益蓬勃,漸漸取代原子粒收音機和畫碗工場,還有小時候很多人家裡都有做過的穿珠仔和絲花。那個年代,五、六十後出生的,本地出生的抑或移民過來的,外加一點七十後的童工或暑期工,再加一點最早期的外勞,是整個製造業的支柱。那時,整個製造業還是勞動密集型的,不過能帶回家做的手工越來越少,進工廠的人越來越多。

 

  這就造就了工廠的輝煌歲月。那時,在毛紡廠工作的表哥常常要加班加到凌晨,在製衣廠工作的姐姐也是長年加班的一族,就是我們這些在玩具廠打暑期工的,標準上班時間是早上八點三到晚上十點半,中午小休一小時,傍晚休息十五分鐘,一周工作七天,周日五點三放工。

 

那好像是個全民皆在工廠揮汗的年代,因為工時長,有些人下班後會在回家的路上找吃的。那時有銅馬茶座,紅街市和下環街還有很多大排檔,不過,我最熟悉的,是圍在三角花園邊上的那一列。那時的暑假,幾個掛在公園鐵欄的大燈泡,總會照著紅紅爐火,廚師幾個“拋鑊”的姿勢後,香噴噴的乾炒牛河就會放到面前。賣菠蘿冰紅豆冰的攤檔前面,總是濕淋淋的;粥檔那幾個爐頭之上,生滾及第粥的小鍋邊上,總是結了一層又一層粥衣,好像每次粥滾的時候,裡面的材料,都曾經是滿溢的。那,也是個春節前來來商場會摩肩接踵的年代,北區,因為製造業興旺和人口密集,曾經很像市中心、有很多人在消費。

 

不知道三角花園夜市是什麼時候消失的,只知道,到了九十年代中,曾經在街上碰見幾個工廠年代認識的朋友。長得很高大的碧姐,在工廠式微後到地盤打工去了;叫阿巧的外勞朋友,趕上「三二九大赦」,變成澳門人,沒有工廠了,就當家庭主婦去;一個叫蓉姐的,製衣之後賣衣服,賣了兩年跑去做腳底按摩,之後,在去年選舉的時候,在街上重遇,她在收時薪替別人派傳單。她們,都是五十後和六十後的澳門人。

 

(我們的世代.之十二)

文:原載2010415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image.wenweipo.com/2008/10/24/ec1024i5.jpg

小鳳 2010-05-18 10:43:35

我也很好奇啊!只是,留下的記錄太少了,希望我們的口述史可以補充一下!

溫柔的風`~ 2010-05-12 10:48:57

相信"北區曾經是市中心"會讓不少未見識過的人震撼,可惜是,今天北區一幢幢棄置了的工業大廈,大都半死不活的停留在塵封的年代.同時,曾在工廠內揮灑過汗水的工友們,相信今天已在別的行業別的領域內.
澳門雖然未至於是大型的工業城市,但今天不少"五十後,六十後"的父母輩都曾經歷其中的繁榮,我更好奇,當經濟轉型時他們的心態及後來他們的生活狀況.雖然澳門由小工業過渡為全服務業,但畢竟,流水線上的手工技術該是沒有別處可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