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5 09:03:47小鳳
語言與權力
圖片來源:http://images.pearsoned-ema.com/jpeg/large/9780582414839.jpg
文/林玉鳳
記得回歸前曾有葡人朋友說,他覺得在澳門的葡萄牙人比不上在葡萄牙的葡萄牙人,他說:「本來在葡萄牙時很好的葡萄牙人,來了澳門也沒有在葡萄牙時那麼好!」為什麼?殖民地為殖民者提供的權力環境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那時,朋友從葡萄牙來澳只有兩年,他自言自己還沒有變,還是像在本土時一樣的好,可是,他卻目睹了好些在葡萄牙認識的朋友來澳工作後的轉變,很多人沒有了葡萄牙教育中強調的平等自由的理念,有了特權後很容易無緣無故的看不起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一個人如果可以只因為血統便比其他人多一點甚或大量的權力,當然比較容易腐化。
可是,殖民主義對世界的影響絕對不是局限在殖民者的品德變化當中。很多殖民地或後殖民地研究都顯示,對某種特定語言的使用和認同,也與殖民主義有直接關係。在社會語言學家眼中,語言從來都可以反映權力,像“朕”這種自稱的方法曾幾何時只可以由皇帝一人使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會議,即使參與雙方都會說流利的第三語言(如英語),可是,大家在正式會議上只會用自己本國的語言發言,即使要花時間讓翻譯說話,也要堅持各自用本國語言發言。殖民主義與語言權力的關係卻不一樣,它的最重要特徵,大家其實都很清楚,回歸前在港澳,單靠流利的英語或懂葡語便可以成為升官捷徑,就是例子。
在這裡,我無意忽略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重要性,可是,英語在港澳甚至整個華人社會,從來都不只是用來與“國際人”溝通的語言,它還象徵著權力、文化、社會地位、教育水平,有時甚至是品味和型格,絕對不是我們與外國人交流溝通時所用的工具那麼簡單。要不然,為什麼一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到中餐廳點菜時,我們只會覺得他盡力表達自己時很可愛,而一個中國人到大酒店扒房時不會用英文點菜就成為沒有文化的表現?我們的電視劇,不就是用上面的兩種情節來表現一間地道茶餐廳跑進“鬼佬”來時的樂趣,以及一個低下層男主角與富家女女主角到高級餐廳吃飯時的窘態嗎?
(英語啊英語.之三)
(原載2005年8月《市民日報》)
文/林玉鳳
記得回歸前曾有葡人朋友說,他覺得在澳門的葡萄牙人比不上在葡萄牙的葡萄牙人,他說:「本來在葡萄牙時很好的葡萄牙人,來了澳門也沒有在葡萄牙時那麼好!」為什麼?殖民地為殖民者提供的權力環境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那時,朋友從葡萄牙來澳只有兩年,他自言自己還沒有變,還是像在本土時一樣的好,可是,他卻目睹了好些在葡萄牙認識的朋友來澳工作後的轉變,很多人沒有了葡萄牙教育中強調的平等自由的理念,有了特權後很容易無緣無故的看不起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一個人如果可以只因為血統便比其他人多一點甚或大量的權力,當然比較容易腐化。
可是,殖民主義對世界的影響絕對不是局限在殖民者的品德變化當中。很多殖民地或後殖民地研究都顯示,對某種特定語言的使用和認同,也與殖民主義有直接關係。在社會語言學家眼中,語言從來都可以反映權力,像“朕”這種自稱的方法曾幾何時只可以由皇帝一人使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會議,即使參與雙方都會說流利的第三語言(如英語),可是,大家在正式會議上只會用自己本國的語言發言,即使要花時間讓翻譯說話,也要堅持各自用本國語言發言。殖民主義與語言權力的關係卻不一樣,它的最重要特徵,大家其實都很清楚,回歸前在港澳,單靠流利的英語或懂葡語便可以成為升官捷徑,就是例子。
在這裡,我無意忽略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重要性,可是,英語在港澳甚至整個華人社會,從來都不只是用來與“國際人”溝通的語言,它還象徵著權力、文化、社會地位、教育水平,有時甚至是品味和型格,絕對不是我們與外國人交流溝通時所用的工具那麼簡單。要不然,為什麼一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到中餐廳點菜時,我們只會覺得他盡力表達自己時很可愛,而一個中國人到大酒店扒房時不會用英文點菜就成為沒有文化的表現?我們的電視劇,不就是用上面的兩種情節來表現一間地道茶餐廳跑進“鬼佬”來時的樂趣,以及一個低下層男主角與富家女女主角到高級餐廳吃飯時的窘態嗎?
(英語啊英語.之三)
(原載2005年8月《市民日報》)
crystal
2008-07-18 11:11:49
那麼...每一個人都很需要別人的認同呀。應該是尋找存在吧!有一天在書店看見一本書的書名為《下輩子不要做中國人》(不知有沒有記錯),頓時覺得那個人非常勇敢喔!但有時自己也會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恥。
雖然別的地方別的人種也會有醜陋的一面,但...中國給我的感覺實在太強烈了。
crystal:
不好意思,現在才看到這個留言。中國的確有很多很多問題,幸好她也在改進中,希望有一天,你會以做中國人為榮啊,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