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2 09:01:11小鳳
英語教學
圖片來源:http://www.millan.net/anims/giffar/englishlesson2.gif
文/林玉鳳
怎樣是學習英語的好環境?從這幾年澳門不少中學均有聘用俗稱“外教”的外籍教師看,聘請英語為第一語言的教師,應該是比較多人認同的方法。
可是,“鬼佬”教英語是不是一定比較有好?一兩年前香港有一系列很好玩的補習社廣告,都是以師資做賣點的,暗喻不負責任的補習社找來街邊的“寫信佬”做中文教師、街市女小販做數學老師,還有兩個在尖東海傍的“鬼佬”做英文教師。廣告開始時好像是先有一個“鬼佬”在海邊唱歌,然後有另一個“鬼佬”走近,兩個人都有點衣衫襤褸,其中一個先說:“I am hungry”,另一個立即答到:“We’ve got no money”,之後,兩人中的一人眼睛一轉,說:“Lets teach English”。廣告暗喻有學校隨便找來香港人俗稱的“尖沙嘴窮鬼”來當教師,意指不理這等外國人是什麼人,有什麼學歷,反正是“鬼佬”就可以了。這樣的廣告,在有些人眼中當然有歧視之賺,可是,說廣告好玩,因為它的暗喻其實非常“到肉”。
如果可以採取二分法,我想在整個東方或亞洲的外國人應該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任何角度看都是好人,他們說英語,很尊重自己的語言,但同時不會只以英語作為評定一個人全部價值的標準,不會因為你的英語好覺得你高級一點。這種人,一般在剛到東方時,都會有學習地方語言的衝動,想學習工作地方的語言希望與當地人溝通,如果多年後還學不會,他會對你說聲不好意思,就像我們遇見問路的外國人而又不會回答他們的問題時會說聲不好意思一樣。另一種從某些角度看很好人,在另一些角度看可以令人相當氣憤。他們在說英語的同時,會覺得英語是世界上最高級(不是最重要的國際語言)的語言,所以會用英語的流利程度和詞匯量來衡量一個人的整體智力(不是語言能力)。這種人,很少有興趣學習工作地區的語言,他們有時會很憐憫東方人,覺得要東方人學好英語實在為難,所以教東方人懂得最簡單的日常應對便可以了,深層次一點的內容,他們可能會很體恤的說一句:“Its too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這一類人,表面上理解別人,實際上滿腦子是白人至上主義,以殖民主義式的歧視將不會英語等同為文化低下需要特別照顧的低等人。
(英語啊英語.之二)
(原載2005年7月《市民日報》)
文/林玉鳳
怎樣是學習英語的好環境?從這幾年澳門不少中學均有聘用俗稱“外教”的外籍教師看,聘請英語為第一語言的教師,應該是比較多人認同的方法。
可是,“鬼佬”教英語是不是一定比較有好?一兩年前香港有一系列很好玩的補習社廣告,都是以師資做賣點的,暗喻不負責任的補習社找來街邊的“寫信佬”做中文教師、街市女小販做數學老師,還有兩個在尖東海傍的“鬼佬”做英文教師。廣告開始時好像是先有一個“鬼佬”在海邊唱歌,然後有另一個“鬼佬”走近,兩個人都有點衣衫襤褸,其中一個先說:“I am hungry”,另一個立即答到:“We’ve got no money”,之後,兩人中的一人眼睛一轉,說:“Lets teach English”。廣告暗喻有學校隨便找來香港人俗稱的“尖沙嘴窮鬼”來當教師,意指不理這等外國人是什麼人,有什麼學歷,反正是“鬼佬”就可以了。這樣的廣告,在有些人眼中當然有歧視之賺,可是,說廣告好玩,因為它的暗喻其實非常“到肉”。
如果可以採取二分法,我想在整個東方或亞洲的外國人應該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任何角度看都是好人,他們說英語,很尊重自己的語言,但同時不會只以英語作為評定一個人全部價值的標準,不會因為你的英語好覺得你高級一點。這種人,一般在剛到東方時,都會有學習地方語言的衝動,想學習工作地方的語言希望與當地人溝通,如果多年後還學不會,他會對你說聲不好意思,就像我們遇見問路的外國人而又不會回答他們的問題時會說聲不好意思一樣。另一種從某些角度看很好人,在另一些角度看可以令人相當氣憤。他們在說英語的同時,會覺得英語是世界上最高級(不是最重要的國際語言)的語言,所以會用英語的流利程度和詞匯量來衡量一個人的整體智力(不是語言能力)。這種人,很少有興趣學習工作地區的語言,他們有時會很憐憫東方人,覺得要東方人學好英語實在為難,所以教東方人懂得最簡單的日常應對便可以了,深層次一點的內容,他們可能會很體恤的說一句:“Its too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這一類人,表面上理解別人,實際上滿腦子是白人至上主義,以殖民主義式的歧視將不會英語等同為文化低下需要特別照顧的低等人。
(英語啊英語.之二)
(原載2005年7月《市民日報》)
So much I envy those living in Macau! In many places, including HK, it is illegal to call people "gweilo" or "ah Cha" as these are against the law against discrimination. In Macau, people are still free to use any derogatory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