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0 11:44:08小鳳

不要擠迫的堅持

同事去年往日本做研究,一年後歸來,說在日本幾乎時時刻刻都有culture shock。日本是亞洲國家,與中國文化有深厚淵源,但給他的文化衝擊還是很深。日本人每年在各地都有大大小小叫“祭”的慶典,他說當初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在這些“祭”裡,日本人都如此認真的把人和物這一切一切都裝置得漂漂亮亮。到最後,他忽然明白,漂亮或曰“靚”本身,原來是不需要理由的,因為漂亮不一定是手段,因為漂亮讓人賞心悅目,漂亮本身可以是就是目的。

  聽同事這麼說了才踏上往日本的飛機,對日本人的精緻便有不一樣的感受。因為是參加婚禮的關係,先是見識了穿和服的一絲不苟,然後是喜宴上的每一道菜,大至一塊天婦羅,小至甜點旁的佐飾,都悅目得捨不得放進嘴裡。有一道前菜是幾片小點心旁邊綴上一小串葡萄狀的七彩炸粉團,紅黃綠紅黃綠的三種粉色小球,像石榴果子裡的小核一樣的大,看到令人想起童話裡在草原奔跑的小女生穿的衣裙,歡樂之中滿是甜美。

  只是,這些裝置細節僅是值得稱道的日本文化的一小部分。婚禮前的一天,因為下雨,我們一行五人被迫在地鐵上蓋商場的一家飯店吃飯。登記姓名和人數以後,我們乖乖的餐廳門外等位。半小時過去了,看到餐廳內圍在大鐵板邊的角落有四個位置,跟店員說我們可以坐那裡,店員說不行,因為那些座位太窄,著我們多等一會。又十五分鐘過去了,看到店內空出來一張四人小桌,又跟店員說可以坐到那裡,結果店員還是說不行,理由是那裡會令我們有擠迫的感覺。跟她說我們不介意,她卻說,就是我們不介意,在空桌旁的食客也會有擠迫的感覺。說得沒好氣的時候,另一張二人桌空了,店員才請我們五人分桌而坐,直到四人桌的旁邊空了,才替我們把桌子拼好,五個人重新聚在一塊。

  跟澄子說餐廳裡的遭遇,她說自己去買蛋糕的時候,店員問她一小時內能否抵達吃蛋糕的目的地,澄子說不可以,店員便堅決不把蛋糕賣給她,理由是一小時以後,蛋糕便不會在最好的狀態。原來為了保持吃的時候蛋糕仍然有最高的水準,為了讓人吃飯時不覺得擠迫,日本人寧可不做生意。

  無論你對日本的感情如何複雜,由他們的堅持所成就的文化,還是值得學習的。

原載2006年8月31日《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