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8 14:39:35小鳳

短視社會

  記得很久以前看到Twins的電視訪問,記者問兩人一個類似願望之類的問題,結果二人中的一人答說:「快D搵多D錢,然後盡快退休!」

  那時心裡想,怎麼一出道便想著退休的事情,而且作為藝人,連「希望唱一首代表作」之類的專業願望也說不出來,好像她們一出道便是為了賺錢退休一樣,感覺怪怪的。最近讀了鄧萃雯的故事,忽然明白Twins的想法有其因由,有個人的,也有社會的。個人的原因可能是她們確實沒有把演藝看成是事業,只是把唱歌拍電影看成是純粹的求生工具;社會的,就是因為香港從演藝界開始,早已出現了對中年人的某種歧視,將中年人統統打成是甘草和配角,所以年輕人都特別的急躁,希望盡快成名盡快賺錢,投資者只要盡快回本圖利,所以香港早就不重視要花時間慢慢琢磨的好劇本,近年香港的影視作品,十之其九都沒有花時間把燈光調好,跟技術一日千里的日本片和韓國片相比,香港的作品不僅越來越沒有內涵,連要花一點時間的技術,像燈光,也給後起的日韓等影視工業國家比下去。

  上周提到的南華早報評論,說的就是影視工業和電子傳媒在實際運作中使用人力資源的方法所宣揚的歧視中年人的價值觀。捧年輕的,紅的時候將其可賺錢的資源以最高效的方法盡快提煉得一乾二淨,一旦過時便以裁員的方式棄置又或是像對待鄧萃雯那樣將其調往二三四五線,這樣的用人方法,最終導致年齡本來不應該是問題的行業從業員也遭殃,中年白領失業後往往沒法再次投入市場。最近香港電視台上頻繁出現的「支持中年人士再就業」政府廣告,表面上在鼓勵大家不要歧視四、五十歲的人,可是,廣告的出現,本身就說明了這樣的歧視,已經嚴重到像我們過往歧視愛滋病人、精神病患康復者和釋囚一樣,成為了顯見的社會問題,需要政府開動宣傳機器來糾正糾正。可是,當「搵快錢」的短視心態成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要糾正,又談何容易!

  回頭看澳門,我們的資本主義雖然從來沒有發展到企業要裁掉中年人而改聘工資較低的新入職年輕人的殘酷程度,可是,在賭業發展的過程中,「搵快錢」的短視心態已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