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9 17:22:27Agnescat

常肚痛或基質腫瘤 每年逾百宗新症

文匯報 2010-02-01



一般人經常忽略肚痛、胃痛等尋常病痛,卻不知這是胃腸道基質腫瘤(GIST)的病徵,病因與生活習慣及遺傳無 關,令人防不勝防。現年68歲的李先生,在兩年前經常感到腹痛,亦以為自己患上輕微感冒,經檢查才揭發胃部長有10厘米直徑的腫瘤。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 全港每年有逾100宗胃腸道基質腫瘤新症,患者多為40至50歲中年人士,呼籲市民一旦出現腸胃問題,應立即求醫。

 李先生在兩年前經常感到腹痛,難以進食,最初以為自己患上輕微感冒,由於當時身在上海,便到當地 醫院檢查,醫生開刀後發現其胃部長有10厘米直徑的腫瘤;及後他回港求醫,證實患上胃腸道基質腫瘤,接受「伊馬替尼」藥物治療2至3個月,待腫瘤縮小至5 厘米再進行手術,現已康復,體重亦增加20磅。

80%個案病因屬基因突變

 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表示,胃腸道基質腫瘤是消化道最常見的腫瘤,60%至70%的腫瘤長於胃部,25%長於腸道。病徵包括肚痛、貧血、大便帶血等。他指,逾80%個案病因是基因突變,約20%至30%個案的腫瘤直徑超過5厘米,即屬惡性,切除後,仍有半數人可能會復發。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岑信棠指出,美國及加拿大自2002年向713名完成GIST手術的病人進行研究,發現每日服用400毫克治血癌的標靶藥「伊馬替尼」,一年後無復發存活率達98%,但此藥每月藥費達2至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