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發現與靈長動物擇偶行為直接相關的基因
本報訊 遠在DNA發現之前,達爾文就提出性別是一種強大的進化動力。這表示動物在努力適應生存環境的同時,還不得不和同類競爭贏得異性的青睞。美國生物學家最近 首次發現,靈長動物的性相關行為模式,將決定一個名為“SEMG2”的基因的進化速度,進而影響其在向異性求偶時的競爭優勢。
和雄 孔雀“開屏”吸引雌孔雀注意相類似,動物努力改變性別選擇結果的行為無處不在,但在基因層面証明這一過程的証據一直付諸闕如。為尋找動物性別選擇的基因基 礎,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進化生物學家Bruce Lahn的領導下,一個研究小組將目光鎖定在決定雄性靈長動物生殖成敗的SEMG2基因上。在很多靈長類物種中,雌性動物的地位都在雄性動物之上,“她們 ”憑借較為複雜的性關系保証受精卵的質量。對于雄性靈長動物來說,SEMG2基因能編碼一種蛋白質,它們在精液中鏈接成串凝結成團。進入雌性靈長動物體內 後,這些凝結物在另一種蛋白質的作用下分散開來,釋放出的精子馬上向卵細胞展開“衝刺”。這種先凝結後釋放的行為,被認為是雄性靈長動物力圖在“受孕機會 爭奪戰”中搶占優勢的一項戰略。
Lahn研究小組檢測了各種靈長動物體內SEMG2基因突變的數目,對象從黑猩猩、大猩猩等類人猿起,直到疣猴、短尾猿等普通猴子。他們猜測,如果性別選擇真的在基因層面決定動物的進化方向,那麼隨著雌性動物的混雜居住,SEMG2基因系列的變化將不斷累積。
研究小組在將于12月份出版的《自然─遺傳學》雜志上報告說,研究結果顯示,和生活“嚴謹”的靈長動物相比,雜居靈長動物的SEMG2基因確實進化得更 快。例如,雌性黑猩猩在每次排卵期內,都按一比八的平均比例和雄性黑猩猩“婚配”生活,它們的SEMG2基因進化得最快。而這一基因的進化速度最慢的,就 是一夫一妻制的長臂猿了。與之相比,人類SEMG2基因的進化速度處于中間位置,但Lahn強調由于長期以來的文化發展,要將人類直接納入這樣的系列進行 比較顯得有些困難。他表示,這項研究首次指出,不同的性別選擇行為,會影響到生殖基因的DNA系列。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Willie Swanson發現,這一研究結果令人信服但“講述”的故事並不完整。他表示現在研究者需要展開進一步研究,找出一種精子擁有更大競爭優勢的“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