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0 04:38:47Agnescat

ICBD:fMRI可以區分重鬱症與雙極性精神異常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2009-07-10 01:35)

  July 1, 2009 — 一項使用神經造影技術的研究已經找出區分初期雙極性精神異常的憂鬱症與重鬱症的不同,且可能可以提早確認出使用精神治療改變疾病進程的高風險病患。
  
  賓州匹茲堡大學情緒異常功能性造影主任與精神學教授Mary L. Phillips博士,在第8屆國際雙極性異常會議中討論到這項影像檢查研究。
  
   Phillips博士向Medscape精神學表示,如果病患以憂鬱症表現,且沒有躁鬱或是興奮病史,雙極性異常經常是不容易診斷的。因為這可能會造成 以抗憂鬱藥物進行不適當的治療,且延遲以情緒穩定藥物治療的時程,接著可能會使躁鬱期延長。我們已經知道以功能核磁共振造影(fMRI)進行的神經造影技 術可以用來區分重鬱症與雙極性異常的憂鬱症狀。
  
  Phillips博士與其同事們找出與雙極性異常有關的情緒失調區域在杏仁體與眶 耳道前額皮質(OMPFC)。當比較被要求標記快樂與悲傷面像情緒強度受試者們的掃描結果,研究者們發現罹患雙極性異常患者,其腦部變化使OMPFC的杏 仁體左側調控降低。他們推測,這可能代表情緒高漲與躁鬱。
  
  相對的,罹患重鬱症病患,他們的杏仁體在面對正面情緒刺激時過度調控,這可能造成對正面情緒的反應能力下降。這些受試者們對於負面情緒刺激也有過度的反應。
  
  Phillips博士表示,雙極性憂鬱是雙極性精神異常最常見的表徵,且35%的雙極性異常病患,在症狀發生10年間,並沒有正確的診斷,因此可靠的非侵入性診斷檢查將會有重大的臨床應用。僅有20%的雙極性異常病例,在病患尋求治療的第一年接受正確的診斷。
  
  被診斷罹患雙極性異常病患所生的後代,有同樣異常的風險比一般大眾高出10倍。Phillips博士表示,她的研究團隊目前正在以fMRI檢驗雙極異常病患的後代。
  
   Philips博士指出,我們有數據顯示,特定fMRI異常在除此之外健康的後代上與我們在罹患雙極性異常成人病患身上看到的類似。我們現在追蹤這些兒 童,看哪些後來會演變成雙極性異常。如果這些神經顯影標記確實可以找出這些病患,將可以讓我們早期以精神療法介入,且試著介入異常發育途徑,或許可以預防 或是降低這些疾病的嚴重度。
  
  Phillips博士與David Axelson與Boris Birmaher博士合作進行這些神經險象研究。
  
  【找出那些處於風險的病患】
  Jonathan Savitz醫師向Medscape精神學表示,Phillips博士的發現可能對於研究以及臨床醫師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馬里蘭班賽斯達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機構的情緒與焦慮異常計劃神經造影部門的Savitz醫師表示,以神經顯影來找出高風險群個體將會是個非常好的進步,因為這將會告訴我們某些有關這個異常的神經病理學,且協助我們了解基因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