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3 22:52:00靜謐旋律

藝文啟蒙





感恩心‧諸羅情

--李伯男繪畫生活回顧2

文:李伯男2007

 

【藝文啟蒙】

父親去世之後,母親除繼續從事助產士工作為人接生外,並任職嘉義市衛生所。含辛茹苦,省吃儉用,借貸購屋,遷居嘉義市興中街一處竹、木、石灰土壁合成屋。屋後,舊木板裝釘的廁所須從外惻防火巷出入,與廚房、浴室由一狹小長形房間分隔而成,行走空間只可一人通過。往前有一間餐房及一間臥室,臥室是全家共用的日式通舖。小小前廳懸掛父親遺作彩墨畫。前門以竹籬笆圍成淺淺庭院,栽植二、三盆花草亦顯美觀,養一土狗是小時玩伴。雖然簡陋,終究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在母親努力經營下,歷經颱風與一一八嘉南地震災害,多次修建,使前庭變成客聽,客廳成為臥室,鋪設地磚與木框玻璃門窗,臥室加蓋二樓變成四房。餐房、廚房、浴廁補強樑柱,結構入同一室內。空間增多,慢慢地有了舒適的居住生活。

父親生前擅於繪畫,也能演奏樂器,日治時代曾參加嘉義白樺管弦樂團,戰後樂友相聚,仍有合奏演出活動。遺留下許多包括美術、音樂、文學…等日文書籍,及一些樂器,有短笛、黑管、洞簫、名曲唱片…等。家人都喜好音樂,大哥峰男於高中時,選入學校樂隊,擅吹短笛,三哥倫男喜吹洞簫與歌唱。姊姊光子就讀嘉義師範時音樂成績優秀,來自父親的天份,頗獲音 樂 老師林東哲欣賞,免 費 教授小提琴、鋼琴技藝及音樂鑑賞理論基礎。姊姊寒暑假返家時,常欣賞西洋古典名曲及練唱聲樂歌劇。我因受他們薰染,也常高歌幾曲,自得其樂。後來也選入崇文國校合唱團,在功課平平的情況下,唱歌是唯一有自信的才藝。常幻想有一天,能被發覺培養成歌星,可以改善家計。

國校畢業,參加中學升學考試,很幸運地在不被老師看「好」之下,也考進了省嘉中初中部就讀。不過,功課還是很不理想,常使母親為我憂心忡忡,眼看著我不專心讀書,時常在橡皮擦上雕刻自己設計的圖案,並蓋在紙張或書本上。回想當初,那應該是我最早也是最純真的創作,屬於自發性的版畫製作,繪畫興趣開始萌芽。母親期待兒女們把書讀好,做個有成就的人(當時醫生就是最有成就者),而她發現我的興趣竟然走父親的路,只好帶我到 曹根 老師家學習繪畫。

1963年在母親的引領下,來到一處有木柱撐起的涼亭仔腳(騎樓),往前看去是四片落地的拉門,進入室內,看到了壁上掛滿濃厚鄉土風味的畫作,栩栩如生,不由得想起父親生前最常誇讚的畫家,就是當時嘉義市最年輕且最具潛力的曹根先生了。從此,我即接受曹老師美育的洗禮。老師為人親切,不拘小節,自然灑脫,有一份藝術家強烈的自信。指導學生繪畫,信手拈來,行雲流水。水彩畫、油畫、水墨畫、膠彩畫皆非常傑出,能拜在老師門下是我最大的幸運。畫室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學生平時可以自由進出練習,一同受教的同學有陳亮全、葉茂雄、洪正子、吳青岳、黃芳玉、楊芳碧、陳東榮、許文禎、李貴梅…等。在老師的浸染下,學習繪畫技法,也用心眼去觀察物象的結構與色彩變化,此外老師也經常告訴我們,要多充實文學、哲學的素養,使自己的繪畫表現有內涵。從老師處接觸到西洋現代繪畫畫冊:有印象派、野獸派及立體派等。多元美感薰陶,開啟我藝術領域的視野。

高中繼續就讀省嘉中,一年級參加「校慶美展」,水彩畫「瓶花」獲得西畫第一名。 從曹 老師口中聽到, 陳哲 老師評語:「雖然是用黑線條描繪輪廓,各面仍能分出明暗,呈現立體感。」對作品的表現頗為肯定,由於受到 陳 老師的鼓勵,增強繪畫信心,積極參加各種比賽。水彩畫「桌上」入選全省學生美展,省嘉中校內「防火壁報比賽」第一名。嘉義縣扶輪寫生比賽高中組第三名,嘉義縣全縣寫生比賽高中組第二、三名,「花果」入選第三屆南部七縣市學生美展。時常隨 曹根 老師、畫室及嘉中同學去野外寫生,描繪嘉義公園、蘭潭、杉池、植物園、吳鳳廟、彌陀寺、八掌溪…等市郊周邊田園風光,為繪畫能力奠基。在嘉中美術老師陳哲協助下,與呂錫堂、邱秉恆等共同籌辦省嘉中創校以來首次的畢業美展,展覽學習成果,對外開放展出。嘉女學生侯玉芳前來參觀,後來也成為師大美術系同學。

省嘉中就學其間,繪畫上除繼續在 曹 老師畫室學習之外,學校有劉景林、陳哲與 黃金山 老師的指導。有機會參與對外壁報比賽製作,常獲冠軍,從中學得許多設計技巧、構圖與主題呈現的方法。文藝方面,受學長吳文玉影響,學習新詩寫作,入選登刊「嘉義青年」多次,對於詩文有了濃厚的興趣。邀同學組織旭陵詩會,不定期自行油印出刊詩文單張彙刊,並與他校詩友張忠進(雨弦)創辦的「晨曦」詩刊互相交流。也選入省嘉中合唱團團員及八人重唱,在 詹興東 老師指導下,對外比賽屢獲佳績,有機會藉全省決賽,隨團到各地旅遊。詩、畫與音樂的陶養對我日後發展有許多影響。

受教過程中,有許多人幫助。感謝母親身兼父職、持家有方的辛勞,還有兄姊溫馨的親情與師長朋友的鼓勵。更感 謝曹 老師的教導,「吳鳳北路」的畫室是我藝術的搖籃,我在那裡成長、茁壯。老師給予我的恩惠,不是萬分感激可以道盡的。我這一生可以說 全是 老師給我。自父親去世,年幼的我正逢家道貧窮,老師視我為己出,從不收我學費。有一次我深感不安,私下問同學交費數目, 向 老師繳交束修而被老師責罵並退回:「若再交錢必拒絕教授」。內心期許自己:只有更加努力以不辜負老師苦心。

 

上一篇:畫家的兒子

下一篇:初探藝術殿堂